第十七章 算一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肖道人想收吴宁当徒弟,而且是吴宁不干都不行的那种。   你不同意我就三五不时的来找你,厚着脸皮来烦你,甚至昧着良心来忽悠你。   什么一朝吾道,遨游太虚啊!   什么学得文武艺,天下任尔驰骋啊!   什么吾道长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啊!   你特么当这是仙侠啊?当我是孙猴子啊?   ......   吴宁就想不明白了,五年前救下李显那一夜,孟苍生第一眼见到穿越之后的吴宁,也曾生出收徒之意,被吴宁拒绝了。   盛世天唐,又不是《诛仙传》,我学什么道?   哪成想到了房州,他师父又来。   你们有那么“饥渴”?   ......   ——————————   吴宁不知道,还真有!   真正的道门收徒,可能比《诛仙传》里的仙山福地挑选门人更加的严苛,也更加艰难。   ......   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讲的是众生,只要肯向善,连魔鬼都可以加入我们,所以佛门弟子遍及天下。   多到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得经过严格的政府审查才能上岗,否则都去当和尚就没人交税了。   而道教讲求的是修身、无为,说白了就是清高,自己玩自己的。   所以,即使历朝历代信道求长生的皇帝一茬一茬的,尊道教为国教的时代也是不胜枚举,可再怎么兴盛,也从未达到过“南朝四百八十寺”那般庞大的规模。   且道教不像佛教,其入门的门槛也是极高的。   刨去那些欺世盗名、混水摸鱼之辈,真正的道家高人基本都是“全才”。   不但要知阴阳懂易理,而且琴棋书画、知医辨药、经史子集、寻龙观相,这些都是必修课。   医命相卜也是基础,历史上留名的那些个道士,哪个不是上可知天文,下能晓地理,茶杯装世界,袖里蕴乾坤的人物?   这里面随便挑出一样儿来,就够普通人学一辈子了,更别说全知全懂,全学全精。   正统的道家传人,没有一点天分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道家一般都是师父找徒弟,遇上一个勉强有些资质的已经算是运气好,若是运气不好,可能终其一生也找不到传人。   孟苍生也好,肖道人也罢,好不容易碰上吴宁这么个“奇葩”,你说能轻易放过吗?   ......   可是话说回来,肖道人这么想,吴宁可不愿意。   肖道人看他是奇葩,他看肖道人可不也是奇葩?   说起来,吴宁勉强也算活过两辈了的人了,即使这样,纵观前世今生,再把古今中外都扫看一遍,他也没找出一个比肖道人更无耻、更俗、更爱钱的道士了。   首先,看看他住那个破道观,问仙观!   这明摆着告诉香客,这是寻仙问卦的地方,得花钱。   而且,这老道无耻地对外宣称,问仙观从前秦开始就在房州接引天君,享受香火了。那些平头百姓无不趋之若鹜。   屁!这个牛皮吹的,吴宁都无力吐槽。   还前秦就在此地接引天君?道教的起源无论是太平道,还是天师道,那都是汉朝的事儿。   老、庄被请上神坛更是魏晋以后,儒教妖魔化道教之后才兴起的。   还先秦?你家天君都还没出世呢,哪来的问仙观?   ......   吴宁宁可当逃户摆他的地摊,挣他的小钱,也愿不跟在这个既贪财又猥琐,还臭不要脸的贼道人身边,受那份清规戒律的活罪。   “孟大哥。”   对于肖道人吴宁懒得搭理他,走到孟苍生身边,压低了声音,“怎么把你师父也带过来了?”   孟苍生低着头,抬眼皮偷瞄了一眼肖道人,小声嘟囔:“他要来,我哪拦得住!?”   “......”吴宁一阵无语。   你可是叱咤江湖的那个孟道人啊!   “不是,我就纳闷儿了!”   吴宁斜眼看着孟苍生一脸的鄙夷,“你也是提剑可杀人,伸手能接生,张嘴就是学文道理,把丘神绩喷的跪在地上喊救命的人物啊?怎么见了肖老道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   哪成想,孟苍生一听吴宁的话,面容一肃,“停!”   “和你说过多少次,不要再提丘神绩这个人,小心惹祸上身。”   “不提也行。”吴宁答应的很是痛快,“那你告诉我,丘神绩去哪儿了?”   五年前,吴宁一醒过来,就见到孟苍生吓退丘神绩,给韦氏接生。   这事儿孟苍生干的是风轻云淡,而官面儿上也是风轻云淡,好像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吴宁就算再怎么不懂历史也知道,这特么是一个风轻云淡就能了事的吗?   丘神绩是什么人?那是武则天时期最显赫的几大酷吏之一!   孟苍生能一下子抓住他的命门,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本应该被丘神绩勒死的前太子,也就是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居然就这么活下来了,到现在还在巴州过得好好的。   等于说,吴宁一睁开眼,什么都没干,只一个眼神儿,大唐的历史和原本就不一样了。   特么老子本来就不太熟,你还给我改剧本儿,不合适吧?   而这些都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在那日渡口接生之后,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才是吴宁最害怕的。   那天晚上,李显感恩孟苍生施救,报答吴宁赐袍裹婴之恩,本来是把吴宁三人邀请到驿馆同行同住的。   至于丘神绩,除了渡口与孟苍生有过交集,那一夜还来找过孟苍生一次。   吴宁就在旁边,二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一清二楚。   后来发生的事,才是吴宁这五年不敢放手施为,甘愿以逃户之身窝在下山坳的主要原因。   “我的孟大哥啊!”   吴宁压低了声音,“官府的公文告示贴的满世界都是。”   嗣圣元年夏,有左持剑妖道夜袭庐陵王驾辇于驿,伤侍卒十余人,左金吾卫将军丘神绩奋勇退敌,追袭十数里,伤重坠涯以身殉职。   圣后震怒,悬重金缉拿。   ......   左持剑道人是谁?就是孟苍生。   而且,吴宁知道官府告示上没出现的东西。   那就是,丘神绩根本没死!   “你把他藏哪儿了?我心里不踏实。”   “呵呵。”孟苍生淡然一笑。   “有什么不踏实的?当好你的逃户就是。实在不行,答应我师父做他的徒弟啊,他能保你周全!”   “滚!”   吴宁暴了粗口,每回都这样,有意思吗?   见肖老道,还有祖君他们都看了过来,吴宁也不好再与孟苍生多说。   忧心重重地假施一礼,把话头儿引回来到上梁上面。   “那就有劳肖道长了!”   “这就对了嘛!”孟苍生没搭话,肖道人却是大乐,“你我师徒之间,还哪来那么多客套?”   “......”   无语,吴宁只剩无语,这老货又学会顺杆爬了。   胡乱支应着,心里却还在想着五年前那一晚,丘神绩深夜来访,求孟苍生救他一命的事情。   ——————————   上梁请神挂符,不但在大唐是修屋建梁必须遵循的规矩,就算是在后世,也是不可或缺讨个吉利的步骤。   吴宁虽然不信这些东西,可是入乡随俗,也省了老祖君的絮叨,自然也就任由肖道人折腾了。   先是开坛设法,又是焚香,又是供奉;随后摇铃辟邪,请三清下凡镇宅。   这一点倒是和后世有些区别。大唐梁上供的是三清道祖,而后世农村的房梁上供的却是姜子牙。   至于为什么?   那是因为,现在的姜太公还只是姜太公,还没左手封神榜,右手打神鞭的开始《封神演义》呢,那是明朝的事儿。   大唐的姜太公可没那么神,只有劳烦三清道祖多多帮忙喽。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都快中午了,肖道人才算收了神通。   若是换了别人家,这时候就该掏钱了。可到吴宁这就不一样了,他才不和老道士客气呢。   不过,饭还是要吃的,饿了一早上的众人此时也终于可以入席用饭了。   “酒呢?”肖道人往那儿一坐,就开始要酒。   “为师忙了一早上,总不能连酒都没有吧?”   吴宁不和他客气,他自然也不和吴宁客气。   “还能短了你一顿酒水不成?”吴宁不情不愿地抱来酒坛。   “且先说好,道长也是远近闻名的半仙之躯,莫不可再狂言妄语。”   在老道士身边坐下,一边给大伙添酒,一边嘟囔:“我可没答应认你这师父。”   大伙在一旁边吃饭,边看热闹。   这肖道人在房州也算个人物,可是偏偏和吴宁犯冲,这一幕在坐的各位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哈哈。”肖道人那边大笑出声。   “现在不认没关系,早晚的事,贫道掐指一......”   “停!”   又来?吴宁实在受不了了。   “跟你说,别在来那套!”   一指身后起到一半的土房,“真想算,给我算算我这客店时运如何,可否财运亨通?”   “客店?”肖道人斜眼反问。   “呵呵。”   “呵.....呵?”   吴宁又不淡定了,特么“呵呵”是个什么卦象?你不知道“呵呵”在我们那里有别的意思吗?   “你要在下山坳开客店?你说能不能财运亨通?”不等吴宁再有动作,肖道人却是又开口了。   “能啊!”吴宁一梗脖子,“我还真能财运亨通。”   “呵呵。”   又是一个呵呵,“能赚钱才怪!”   “要不这样吧。”肖老道突然严肃起来,使得吴宁头皮一紧。   经验告诉他,肖老道要坑人。   果然,“你我师徒赌上一局如何?”   “赌什么?”   “就赌贫道给你这客店起一卦,看算的准不准。”   “好啊!”   吴宁打定主意,要是老道说不赚钱,那就用赚钱打他的脸;若说赚钱,那拼着客店不开了,小爷卖包子去也不给肖老道当徒弟。   ——————————————   头疼得很,写完已经是深夜两点了,你们嫂子睡了,无人校正,早晨再发吧。   借着起点给了一个大封专题帮助苍山推广新书的机会唠叨几句。   ......   有的书友问苍山为什么叫《獒唐》,甚至有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说是不是《狗唐》?   其实,也没什么太深层的意思,熟悉唐代历史的客官回想一下也就明白了。   从李渊开始,这老货生在一个乱世,上面有杨广,旁边有王世充、窦建德、宇文氏.....杀出重围始建唐。   李世民,弑兄杀弟,逼李渊退位,方得君临天下。   李治,虽然这哥们不够狠,可也是在熬死了李承乾和李泰,才成了长孙皇后三个儿子之中唯一的继承人。   再往下数的武则天,这老娘们儿一路走来,见了多少血,踩碎了多少垫脚石,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然后是李显。   他和李治一样,不够狠,而且还有点窝囊。可事实证明,在这个没有父子亲情的家庭里,他前面的李弘、李贤,包括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是他两次登基的铺垫罢了。   可是,也正因为他的不够狠,有点窝囊,所以李显远没有他爹、他娘,还有他爷爷来的干脆,因为他漏掉了自己的亲兄弟李旦。   于是,李旦和他的儿子李隆基,又开始重复祖辈的循环。   李显、韦氏、安乐、太平,这些人又成了他们晋级之路的祭品。   ......   在苍山看来,择君如择獒,九死一生,百炼成獒。   李氏江山这整整五代人,都是獒群之中最后胜出的那一只弑亲鬼獒。   所以,当开始构思这个故事的时候,《獒唐》这个名字也就定下来了。   狗唐就狗唐吧,我们自己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行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