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零章 飘起来的武承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承嗣此举,还是有些效果的。   不但逼宫成了救驾,所有的锅都扔给了武承业和武延秀兄弟,而且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给这个太子之名找了一个正当理由。   这让外人觉得,是因为他救驾有功,才被老太太投桃报李,册封为太子的。   多好?   失了一弟弟,三个儿子,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这就是所谓的大局为重!   ......   但是,话说回来,吴老十毕竟杀了他两个儿子,武承嗣不会怀恨在心吗?   当然会!可是,他无可奈何。   且不说穆子究掌管着大周财权,将来还要仰仗于他。单是一个长路镖局,就已经让武承嗣为之忌惮了。   想想,吴宁去阳关救人,三个月不接镖,使大周朝乱成什么样子。   想想,他手下万人镖队,竟然将禁军打的大败而归。   现在谁敢动他?至少武承嗣没这个胆量。   他现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好好利用这个入主东宫的机会,直到位极九五。   ......   ————————   至于其他人对今夜之变如何反应?   懵的!   从狄仁杰到李千里,没有一个人不是懵的。   包括第二天早朝,大伙儿听闻武承业谋反被擒的消息,还是懵的。   用狄仁杰的话说,这比骗老夫吃素还要不靠谱。   岑长倩、豆卢,还有李千里,也都是这么想的。   而且,几人不约而同地早出门了一会儿,相互通过气。   特别是从李千里那里听闻,陛下昨夜的旨意,还有李千里之前得到的那份密报来看,肯定不是这么回事儿啊!   “陛下不会被武承嗣挟持了吧?”   岑长倩说出一种可能,岑老爷子可是坚定的“李党”,怎么能容忍武承嗣当了太子?   “有可能!”豆卢亦是附和。   这是最合理的解释。   在他看来,只有武则天被武承嗣挟持,宫里才会传出这种旨意,这场逼宫大戏才会不了了之。   “那怎么办?”李千里眼神之中现出犹疑,“要不...呆会儿上朝,咱们一并上请,让陛下出来见见群臣?”   “也唯有如此了!”狄仁杰点了点头。   别看胖子平时不靠谱,可是关键时刻,他是众人的主心骨,大伙儿都要看他行事呢!   结果,等监国太子一出来,狄胖子果然不靠谱,秒怂。   为什么呢?   因为有人抢在他前面,先承认了武承嗣的合法地位。   卢嵩之!   卢嵩之是没等武承嗣站稳,就出班大礼,恭迎太子殿下。   狄胖子一下就反应过来了。   他可是清清楚楚地知道,卢嵩之那可是吴宁的人啊!他为什么会第一个承认武承嗣?   于是,狄胖子明白了。   他是何等聪明的人,一下就想通了。   这肯定是吴老九搞的鬼啊!要不然,卢嵩之跳出来做甚?   赶紧打消了出班质问的念头。   结果,狄胖子秒怂,岑老爷子和豆卢一看狄仁杰没动,那咱们也别动了。   就剩一个李千里,没有这帮老狐狸心眼儿多,再加上手握重兵,他怕个蛋球!?   愣头青似的出班问武承嗣到底怎么回事儿,还非要让武则天出来,让大伙儿看一眼。   结果,还是卢嵩之,破口大骂,把李千里喷的晕头转向。   大意就是:你要干嘛?太子新立,你身为皇族,还手握兵权,却第一个跳出来捣乱,是何居心?   陛下重病不朝,本就是为了养病,你非要让陛下出来见你,你要干嘛?   可怜李千里,哪是卢嵩之的对手,被喷的嘴都还不上,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这可把武承嗣乐坏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啊,本来这个太子来的就不踏实,上朝之时还有点踹踹难安,结果有卢嵩之给他站台,让他心安不少。   而更心安的,还在后面呢!   一个早朝下来,几项朝中政务,本来身为监国太子,那就是应该他处理。   可是,武承嗣心虚啊!   这一宿他也想明白了,终归是武攸宁和武三思的苦情牌起了作用,老太太立他,不是因为他行,也不是因为他逼宫,而是心疼武家子孙。   所以,武承嗣可不敢托大,把早朝议的几项朝务恭恭敬敬地亲自呈到两仪殿,请武则天拿主意。   用意明显,你看侄臣可不是大逆不道啊,依然以你为尊。   好吧,武承嗣是怕啊!   经过此次,他明白一个道理:老太太不好惹!今天能立了他,也能立了别的武氏子孙。   但是,让武承嗣没想到的是,老太太连殿门都没给他开,隔着门告诉他:   “你自己拿主意吧,以后也不用来与朕禀报!”   “......”   武承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太太什么意思?真的认可他了?   带着这种踹踹之情,第二天武承嗣依旧捧着朝务,到老太太这来报道。   结果和昨天一样,武则天依旧让他自己拿主意。   第三天,武承嗣又来了。   这回不但带了朝务,还把武承业和武延秀谋反被羁押之事,说与老太太听。   这回,武则天倒是没有推脱,“那是你的骨肉,你的血亲,你又是太子,主理大小事务,万事由心而定,何必忌惮朕的意思?”   稳了!   武承嗣心说,这回可算是稳了!   连这种最敏感之事,老太太也让他自己拿主意,由心而定。   那说明,武则天算是真真正正的放权了。   由心而定....   真由心而定的话,武承嗣当然是想直接放了武延秀和武承业,毕竟武延秀那可是他的专用背锅少年。   别忘了,不光这次谋反是武延秀背的锅,上回派个男人去突厥做上门女婿,那也是武延秀一马当先。   上回武延秀去突厥,大周就把突厥打败了。   这回武延秀背了造反名声,他又得了太子。   简直就是个锅中极品,儿中福将是也。   打心眼儿里,武承嗣是不想杀这个儿子的。   但是,老太太这关过了,还有朝臣呢!   武承嗣思前想后,决定还是稳妥一些,最后判武延秀、武承业剥去王爵,贬为庶人。   武延秀发配洪州拘禁,武承业发配括州。   呵呵,武承嗣打的一手好算盘,只要人活着,到底是庶人,还是王侯,那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出京躲上几年,等老太太一走,他得了大位,再受封归京,又有什么难的?   再说,也可借此试探朝臣,是不是真的认可他这个太子。   结果让武承嗣十分满意,朝堂之上,竟无一人反对,就这么定了。   武承嗣幸福的哟,活这么大就没这么通透过。   他可不知道,这一朝臣子都是在这儿陪着他“玩儿”,只当是自己终于得偿所愿,那个天子之位触手可得。   于是,武承嗣又开始纠结另一个问题,另一个老问题。   那就是:   穆子究,我该拿他怎么办呢?   ......   。(求月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