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肥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四千万亩的耕地......   好吧,确实烫手!一般人是不敢碰的,甚至连武则天都有点挠头。   怎么处理呢?   老太太确实对世家藏地的事情心里有数,而且不是灭了世家之后才有的数儿,而是早就知道。   事实上,对于贵族以各种名目把土地转移,进而逃避国家税赋的做法,只要是个皇帝,心里都有数。   可是,武则天知道归知道,她想的是,利用这个罪名给世家最后一击。但是,老太太可从来没想过,这么多地到了她手里,要怎么去利用。   而且,武则天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四千万亩,把老太太都惊的头皮直发麻。   当真是不抄了世家的老底儿,你永远也理解不了什么叫“千年世家”啊!   可是,怎么用这四千万亩地呢?这才是难题。   当做公田,全部收归朝廷?   不可能。   要知道,这些地名义上是世家的,可是地里都有人头的啊,是有佃户去耕种的。   如果收归朝廷,万一处理不当,使得山东农户没了地种,那不彻底乱套了吗?   那么,发扬一把爱民之情,把地全分给那些无产农户?   也不行。   四千万亩啊!老太太舍不得。   好吧,这么大一笔财富,换了是武则天,也不能坦然处置。   那到底怎么办呢?   武则天没招儿了,只能好好想一想对策。   当然,顺便老太太又把吴宁在心里骂了一遍。   这个该死穆子究,找事儿啊!本来世家已经死的挺挺的了,让他把这四千万亩地揪出来,老太太现在只能是以不杀为本,从轻处理了。   ......   ——————————   武则天那纠结的不行,吴宁这却轻松惬意得多。   王师凯旋,再加上,京中那些权贵都指望着“武川侯”的长路镖局能助他们在山东各州有所作为呢。   所以,嗯,吴宁其实也挺忙的。   “武承嗣下了贴子,邀你官宁教坊听曲儿。”   “李贤稍了话,上次郊游狩猎未得尽兴,看看什么时候再出城一游。”   “武三思明日也在邀月楼摆了酒,派人来问,你去不去。”   “连岑长倩都请你过府,以家宴相待。”   吴启抖着手里一摞一摞的请贴,一边给吴宁念,一边撇嘴吃味。   “本公子这个状元的风头却是被你抢光喽。”   “呵。”吴宁干笑一声,“要不,你替我去出这个风头?”   “别!”一说让他去,吴启立马怂了,直往后躲。   “这种好事儿,你自己消受吧!本官尚有公务缠身,挺忙的,先走一步。”   一旁的太平公主慵慵懒懒地歪在矮几上,翻了个白眼,“真是新鲜了,昭文馆里的校书郎也能忙起来了。”   “怎地?馆阁里的那些学究老儒可算抓了一个眼神儿好使的,把活都教给你了?”   昭文馆也就是大周文馆,专司收录文史,校雠典籍,订正讹误之职。   说好听点,那是大周的官方图书馆。说不好听点儿,那就是养老院。   李贤年少时掌管了一段时间的昭文馆,可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从他之后,昭文馆里就没有下过五十岁的学究儿。   也不知道武则天是怎么想的,把吴启这个新科状元不但留在了京城,还扔到了昭文馆。   按常理来说,明经得中,一般都是下放地方,任一职地方官。而且是那种九品小官儿,屁事儿不管的那种。   县令是不可能的,能混个主簿开头儿,已经是万幸了。   但吴启却直接留京了。   虽然昭文馆校书郎也只是个从八品的芝麻官儿,但再怎么说也是门下省所辖的文馆之职。算起来,也算是直入中枢了。   可是,吴启说他忙,那就过分了。   那可是养老院,半年不去上班估计都没人知道。   “没办法。”吴启摊着手,“谁让陛下就稀罕咱呢?留在中枢,那是要好好培养地!”   “切!”吴老八倚着门框,瞪了吴启一眼。   “她要真稀罕你,那应该把你送到控鹤监去当供奉啊!”   “滚!”吴启脸色一白,“你才去控鹤监呢!”   控鹤监是什么地方?   说两个人,大家就都明白了。   张易之和张昌宗那两个小白脸儿就是控鹤监供奉。   “控鹤”,也就是武老太太养男宠的地方。吴启这白白嫩嫩的,挺合适。   “说正经的。”   太平直起身子,看向吴宁,“这么多请贴,你到底要赴谁的约啊?”   吴老九把请贴往案上一摔,“这么多,哪赴得过来?约在一起吧!”   “老八,你去邀月楼问问掌柜的哪天方便,包场一天。不都是为了山东行商的事儿吗?一并解决便是。”   “行!”吴黎起身就往出走。   可出去又回来了,“那总得有个名目吧?总不能说就是给京中勋贵分大饼的吧?”   “笨呢!”吴宁骂了一句,看向吴启。   “这不有一个考上状元一直没宴请达谢的吗?就说是办文会,顺道给老十疏通关系。”   “好嘞!”吴老八应声儿,去了邀月楼。   吴启在一边倒也没说什么,只补了一句,“既然是文会,是不是要请些同年过来冲冲场面?”   “你看着办吧!”   ......   太平在一旁也道:“你这就要把山东那块肥肉分出去了?”   吴宁闻言:“那不然呢?我自己一个人吃得下吗?”   “你吃不下,姐姐吃得下啊!”   太平直了直腰,“这等好事,你还不想着你姐我?”   说着话,一脸可怜,“我那公主府人吃马嚼的,可都快揭不开锅了呢。”   “我不管!山东那块肥肉,你得先可着我来,我还要大头。”   “......”   吴宁一阵无语,心说,太平以前真不是这样儿的啊!   好言道:“山东你最好别碰。”   “为什么?”   “那是给武承嗣留的。”   “嗯!?”太平一愣,“武承嗣?这又为什么?”   “呵呵。”吴宁冷笑一声,“谁先进山东,谁就能占得先机......”   “这等好事儿,怎么能不先可着太子殿下呢?”   “......”   太平无言,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依当下的形势来看,立武承嗣为储君的可能已经是极大了。   一来,世家一倒,朝中相当一部分官员也受到了牵连,等于是倒了一大势力。   而陇西李氏为首的关陇门阀,原来是比较支持李贤的。可是出了这个事儿,陇西李也成了惊弓之鸟,生怕武则天连他们也一锅端了,支持立储的呼声也就弱了下来。   而此消彼长之下,在立储问题上最关键的一个人物,也就是武老太太,却是迎来了最佳时机。   其实老太太表面上没说,心里还是想传一个姓武的。毕竟老太太岁数大了,考虑的问题也就多。   她是从李家篡来的天下,如果皇位重回李家,那她百年之后的事儿,谁也说不准。   唯有传一个武姓皇帝,她才能放心。   所以,老太太应该是趁着这个天赐良机,加快立储的动作。   而武承嗣,必然就是首选了。   ......   而吴宁说要把山东之利的大头给武承嗣,其实就是在给武承嗣挖坑。   说白了,山东那块肥肉,放在别人嘴里是“真香”。可放在太子嘴里,那谁也说不准到底是不是毒药。   别忘了,皇位上坐的是老太太,太子过于强壮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哪天一个不高兴,就能要了太子的命。   ......   “那我不要了。”想到这儿,太平还是很懂事的。   原本以为无关大局,自然可以借着吴宁的优势给自己落一点便宜。   可是,既然已经在吴宁的算计之中,太平就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   “怎么,殿下缺钱了?”吴宁反问一句。   “那倒不缺。”太平慵懒道,“只不过,谁也不嫌钱多不是?”   “放心。”吴宁笑了,“我给你留一块更大的肉!要吗?”   “真的?”   “当然是真的。”吴宁煞有其事。   “武承嗣那厮都能占了山东,我姐那还不得给找一块比他更肥的地方?”   “哪儿!?”   “川黔广!”吴宁吐出三字。   “殿下若是有兴趣,我把川黔那一大片,都给你!”   “川黔广?”太平一愣,“我不要。”   狠狠地瞪了吴宁一眼,“当是什么好处,一个岭外蛮獠之地,土匪窝子,却想起我来了。”   “你看看。”吴宁撇嘴,“现在是土匪窝子,不代表以后也是土匪窝子。”   “可是......”太平还是不依,“那什么都没有啊!”   “什么都没有你才说了算,什么都没有才能大有可为!”   “......”   太平公主沉吟起来,看吴宁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他这么说,那就是肯定有他的道理了。   川黔广,也就是巴蜀西南,还是黔州、桂林(后世贵州省、广西、广东加越南北部)那一带。   那可是比山东还大的一片区域啊!   思索良久,最后太平还是摇了摇头。   “不行。”   “怎么不行?”   太平公主一苦,“我没钱。”   太平也不是没钱,在京城这些皇亲贵胄之中,已经算是挺有钱的了。   可是,再有钱,她也吃不下川黔广那么大一片啊!   要知道,山东诸州那是现成的,可是川黔广那可是什么都没有。   她要从头开起作起,投入之大,根本不是太平能够负担得起的。   “你没有,我有啊!”吴宁大方道,“我借你本钱。”   “你有?你有多少?”   “你想用多少?”   “这......”太平再次沉吟起来。   如果想在岭外立足,那最起码在几个主要的州郡要建立起巩固的据点。   这不光是防御的问题,还有成规模的商业,甚至要把中原的人口向南迁。   也就是说,她要建起一座座城池来。   “没有几百万贯,不可能。”   太平最后艰难摇头,这个数字太大了,不是个人所能拥有的。   “嘿嘿!”   却不想,吴宁贱贱一笑。   “我给你想办法!”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