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误了卿卿性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传讯速度,确实太慢。   清安亲王岳乐兵败于沐水以东自刎,清廷居然尚未得到消息。   竟派济尔哈朗来交涉谈判,以换得东、西两路大军安全返回。   这算盘确实打得不错,条件也开得挺诱人。   他们还在想着,吴争这人贪钱,就算捉了岳乐,只要银子给得多,肯定也得放岳乐回去。   甚至不惜于主动暴露对江南商会中隐匿的实力,来逼迫吴争就范。   吴争倒是真迟疑起来了,如今的江南商会,就象一只巨大怪兽,庞然大物啊!   数以百万的股东,天下人口才刚及千万户,也就是说,平均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江南商会股东,这,可以相当可怕了。   吴争一直在纵容,不,准确地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奈啊!   吴争太需要江南商会为他的“宏图大业”输送血液了。   总不能捧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吧?   如果不是岳乐死了,数万清军被沈致远这货给……那啥了,吴争还真说不定就“从”了。   奈何人死不能复生,一旦清廷知道竹篮打水一场空,就算达成协议,恐怕也会立即撕毁。   有意思吗?   没意思!   吴争不做这种顾头不顾尾的事。   当然,被威胁,这挑起了吴争心里隐藏很深,向来不轻易示人的好胜心。   大将军府如何?   江南商会又如何?   既然都是自己一手创建自己的,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不成?   既然是赤条条地来,那就无所谓牵挂!   这让吴争想起,当初在嘉兴官道上,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该做的事,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   监国大将军令,以十八路缇骑送出。   江北已经高达十五万之多的北伐军各部,动了!   兵分三路,东路、西路,还有,海路。   海路,才是吴争真正的杀手锏。   水师除了拦截南来北往的商船船队,一直蛰伏。   这是吴争在朝廷向清廷宣战之后,调整的部署。   原因只有一个,进可攻,退可守。   这就是吴争为防止出现不可测之事,隐下的一步后着。   三大水师,除了施琅的水师纵横于长江东西,王一林、张名振的水师一直在待命。   或许,他们该等急了。   吴争给王一林、张名振的命令,只有一句话,十日内,天津三卫若还有成建制清军抵抗,那就自己跳海游泳去吧!   这不是吴争矫情,而是这两支水师,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实力。   第一军一万二千人,已经登上两大水师的运输船。   虽不敢称为陆战队,但吴争绝对有把握,三天之内全军登陆天津,七天之内,横扫三卫。   所以,王一林、张名振的水师,真正要担负的,只是扫清第一军登陆的障碍,这其中包括满清倾囊组建的“大清水师”。   一夜之间,原本已经开始扎营准备休整的第一军和诸卫,同时开拔,目标只有一个……北!   吴争是这么对诸将说的。   “……人活着,这辈子很短,一眨眼,便是白发苍苍……穷尽一生,做对一件事,不,准确地说,是做成一件事……足矣!”   “……想必诸位都已经风闻……罢了,这些糟心的事,不提也罢……孤今日只要求你们一件事,一月之内,兵临敌都城下……借用陈子龙伏法前的一句话……向北,向北,一直向北!”   数百员将领,静静地注视、聆听着他们的主帅,近乎于发牢骚般地战前动员。   他们的眼睛里燃烧着一抹火焰。   军人嘛,存在的意义,就是杀敌。   天下太平了,就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越是国泰民安,越没有军人地位,从古至今,皆如此。   这是最后一仗,虽然有些突然,但,也在诸将的预料之中。   只是,他们不免地踌躇,如果破城,收复京都,吴王殿下能否顺天应势,入主太和宫?   这很重要,甚至比他们的性命更重要。   因为,这关系的前程,还有,留给后代的福荫。   吴争看懂了这一双双眼睛后面的人心,他咧嘴笑道,“诸位在担心什么……是怕一朝天子一朝臣么?”   “不!”吴争用力地挥手向下作斩势,“知道孤为何将我军命名为北伐军,而不是吴家军……你们,还有你们……不是为孤在打仗、流血牺牲……你们是为了这片土地,还有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无论之后如何,此战,汝等功在社稷……没有人会忽视你们的功绩,更不可能有人敢糟践你们的功绩……!”   十五万大军拔营北向。   吴争没有去应天府,也没有回杭州府,而是安坐徐州。   去,做什么?   何用?   人心若不在我,去之何用?   既然叫不醒装睡的人,不妨让他们睡去。   只要北伐军在手,天下我有!   吴争自觉,这就叫稳坐钓鱼台,下一步叫——愿者上钩!   ……。   杭州城,城南靠西,有一座山,名为紫阳山。   紫阳山东侧,有一座重阳庵。   名为庵,里面可不是尼姑,供的是三清,而不是佛祖。   绿水青山,一座小亭,一群人,十数杯冒着袅袅白气的新泡绿茶。   山风拂过,诸人衣摆、须发,皆微微飞扬。   哪怕是个俗人,那也瞬间成了仙。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象啊。   人,不是一般人,说出来,得吓死一群人!   “恭请王爷北上监国……!”   怎么着,吴争回杭州府了?   这世上,不,这建兴朝,除了吴争,还有人敢在杭州府里称监国?   那又是谁,在恭请这个王爷北上监国呢?   地上跪趴的三人抬起头来,为首之人赫然是熊汝霖,后面两人,一个是刚从徐州返回的张国维,另外一个,竟是吴争的岳丈——钱肃乐。   而他们跪拜之人,竟是被吴争“流放”于陈钱山令水师看管的鲁王——朱以海。   人心哪,海底针!   恐怕老天爷,也琢磨不清啊!   “诸公心意……孤心里明白,可此事体大,万一……孤倒不是怕他,可他手中北伐军……若他闻讯回师南向,到时……机关算尽,误了卿卿性命……何必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