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家国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真不是张国维等人熟视无睹,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这点。   因为公主是女子,从性别上来说,就被他们选择性地忽略了。   任何人拥立任何一个皇族,先想到的是未来,是传承。   女子为帝,如何传承?   传给外姓?   所以,被吴争这么一点,三人都低头思考起来。   好一会,张煌言问道:“吴贤弟,如果拥立公主监国,日后大业有成,拥立谁来登上尊位?”   就是这个问题困扰着张国维和钱肃乐。   他们抬起头来,将目光投于吴争脸上。   吴争正容道:“山河破碎,国之将亡。在此之际,似乎不该想得那么长远,如今最紧重的莫过于如何抵挡来年清军南下。生死存亡,迫在眉睫,这大雁还在天上飞,诸公就在想着清蒸还是红烧,岂不荒谬?”   以问代答,吴争巧妙地避过了张煌言的质问。   经过这些日子,特别是今日得知朱以海弃国而逃,吴争就打定了主意。   举旗反清是大义,拉拢一切可拉拢的人壮大自身实力是手段。   与志同道合之人,一起打出一片汉人天下,才是最终目的。   与其听从一个瞻前顾后之人宣调,不如选一个自己可以信任的人效忠。   吴争信任朱媺娖,一个心中干净的人,最适合定对错、判是非、定方向。   如今的朝廷,就缺少这样的主上。   张煌言不再问,他知道再问也没有用,许多话,就算心知肚明,也无法说出口。   张煌言不完全认同吴争所说,大明立国三百年,天下人心还未丧绝。   至少各地义军举旗反清,都需要以皇族为名。   大义,不可或缺。   但张煌言觉得吴争有一句话说得对,大雁还在天上飞,就在想着清蒸还是红烧,何止荒谬?   所以,张煌言沉默。   张国维已经清楚吴争用意,在他看来,吴争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最多不过是个身具异禀的毛头小子,往往敢说的人,危害不大。   为官数十年,张国维最怕的就是尔虞我诈,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   张国维对吴争没有敌意,甚至视为子侄。   同时,张国维认同吴争其中一句话,朱媺娖是先帝嫡女,她所拥有的名份,远比朱以海这般皇室子弟,更具大义。   所以,张国维也沉默。   只有钱肃乐一脸悲愤,他悲愤的不是吴争满口胡言乱语,而是他一直引为知己的张国维,视为弟子的张煌言,居然沉默。   沉默代表着默认,至少是不反对。   钱肃乐是崇祯十年进士,曾授太仓知州。   年近四十的钱肃乐,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根除不去。   在他的世界里,非黑即白,奉朱以海监国,为得是延续大明的一线生机。   如果与抗清相比,在钱肃乐看来,社稷的存亡更重要。   也就是说,如果在延续明室维持现状和北伐复兴相较而言,钱肃乐更看重前者。   这就是区别。   象钱肃乐这样读圣贤书的人,更注重的是传承。   “可笑,本官还从未听说女子监国的前例。”钱肃乐嗤声道。   “有。”张煌言面无表情地说道,“前元阿剌海别公主就曾为监国公主。”   “那是外族!”钱肃乐激辩道。   吴争补刀,“就是这个外族,统治了汉族上百年。”   钱肃乐怔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视为弟子的张煌言会站在吴争一边。   钱肃乐悲愤,悲愤则口不择言,他脱口而出,“长平公主身份固然尊贵,可毕竟是女子,是女子就得出嫁。吴争,莫道老夫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救公主殿下于危难,少年男女,一见钟情,此例多不胜数,公主监国之后,若与你有了私情,他日你窃取天下,易若反掌。小小年纪,城府、权谋竟如此之深,可谓其心可诛!”   此言一出,气氛立变。   张国维阴沉地看向吴争,其实这点,张国维也已经想到。   乱世之中,武臣窜起极快。   往往一场胜仗,就能连拔数级,而且手中军队翻滚着扩张。   这一点,从吴争身上就能体现,回来数月之间,从一个从七品哨官晋升到正五品千户。   可谓一飞冲天。   谁能保证,公主监国之后,二人郎情妾意之下,不将江山社稷、官职爵位私相授受?   张国维心性沉稳,原本不想点破此事,其原因一是不想破坏四人之间紧密的关系。   二是他还是相信吴争,小小年纪,不会有如此城府。   可如今,一旦被钱肃乐点破,张国维就不能不正视此事。   所以他以阴沉的目光注视吴争。   张煌言很坦然,钱肃乐的话对他造不成任何情绪波动。   他相信吴争,打心底里就信任。   张煌言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何与吴争相识区区数月,就会对他的人品有如此信任。   但有一点张煌言可以肯定,吴争真的在做事!   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张煌言依旧沉默。   吴争犯难了。   他自己也认为钱肃乐的担忧是可能的。   自己一旦拥立公主监国成功,那官职势必火箭般地窜升。   有拥立之功嘛,很正常。   那时内有公主监国,外有自己手掌重兵,要是二人之间真生点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吴争清楚自己真没有这个想法,可被钱肃乐说破,就开始有了这个想法。   这想法很……具诱惑。   家国天下!   可吴争来自后世的一点灵台清明,瞬间熄灭了这个极具诱惑的想法。   就象刚刚自己说的,大雁还在天上飞,就在想着清蒸还是红烧,何等荒谬?   这小朝廷在惊涛骇浪之中,说灭就灭。   一旦在座四人心中彼此有了猜疑之心,由此分裂而酿成内耗,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如镜花水月。   与其将目光放在这危卵之上,不如放开胸怀,去拥抱更大的江山。   面前这三人,是吴争所知道南明抗清最坚决的人。   自己在前方与鞑子拼杀之时,背后,绝不能失去这三人的支持。   还须是完全信任的支持。   吴争的眼神变得坚定,他坦然地面对着钱肃乐噬人的目光,还有张国维猜疑的眼神。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