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吴争遇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随着人数越聚越多,手上分寸也越来越无法控制。   慢慢地就演变成了对殴。   尽管如此,双方士兵的理性并没有全部丧失,至少没有越过持械相击的红线。   可这个时候,董应第等人率军赶到了现场。   虽是黑夜,可斗殴现场已经在无数火把的映照下,如同白天。   董应第带来的近卫军士兵,从服饰上就与普通明军不同,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本来,近卫军的到来,极大地缓和了对峙双方心中的戾气,毕竟是监国近卫嘛,不买谁的帐,也不能不卖监国殿下的帐。   这在两军将士心中,都是心照不宣的。   要知道,丰惠一战,朱媺娖、吴小妹、周思敏三女对受伤将士比着赛无微不至地照顾,将士们是非常领情的,在将士心中,这三个女子就是天使。   而现在近卫军的到来,使得正在斗殴的士兵缓下了手。   原本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问题是,董应第一行肯吗?   董应第带人向前,厉声喝道:“吴争何在?”   此时的吴争正在“殴打”沈致远,不过下手已经不重,这是吴争想为沈致远脱罪。   此时远远闻听有人喊他的名字,抬起头才发现,斗殴的场面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吴争以为误会有所缓解,于是也松了口气,应声向前走去。   这个时候,士兵才明白,他们的主帅就在他们身后,一时间,如长刀划过水面,无数人向两侧让开,给吴争空出二尺过道来。   吴争走过通道,发现是董应第,也没做它想,拱手道:“董大人,此事起于误会,可由钱大人为吴争及手下将士作证……。”   说到此处,吴争左右四顾,想从中寻找钱肃乐的踪迹。   而这时,董应第厉喝道:“奉殿下谕令,靖海候吴争桀骜不驯、目无君上,今日公然举兵谋反,罪不容赦。来人,将吴争拿下。”   这话一出,不说董应第带来的士兵傻眼了,吴争麾下将士“轰”地一声炸了锅。   开玩笑,这个时候的军队,往往是知将不知君的。   往往一支部队,被冠以主帅的姓氏,譬如戚家军。   而吴争这支嫡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支军队的前身是梁湖卫所一部分,然后是原平岗山山匪,还有一部分是钱肃乐曾经解散的义军。   说难听点,这些士兵从未拿过朝廷一文钱,对于朝廷的淡漠,可想而知。   而朝廷进入山寨,带来万人大军,这自然会压缩原部队士兵的生存空间和福利。   可吴争不在,陈胜等人的官职根本无法与朝廷那些重臣抗衡,从山寨的主人沦为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可有可无的三等人,这如何让将士们心甘?   矛盾由来已久,今日是导火线,而此时董应第的话,就成了点燃导火线的香火。   试想,今日这场骚乱,如果主帅吴争都被拿下问罪,可想而知,吴争以下的将士,将受到何种惩罚?   于是,混乱再起,声势较之前更为强烈。   好在吴争神智还清醒,急忙按捺住身边士兵。   这个时候,吴争的身份已经非常清晰,所以吴争的命令对士兵情绪的遏制,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可问题就出在这,吴争回头按压鼓噪士兵,后背要害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在近卫军身后,一枝无声无息的弩箭扑面而至,直冲吴争背心。   眼见吴争就要喋血当场,说是迟那时快,一道身影飞扑而上,直将吴争撞了个趔趄。   然后这道身影发出一声闷哼,如折翼的大雁般坠落于地。   吴争回头一看,才看清是沈致远。   沈致远不是个蠢人,打小与吴争混在一块,所谓发小,自然心有灵犀。   吴争除了第一脚确实用了些力,之后的拳打脚踢,是一下比一下轻。   沈致远明白吴争的苦心,自己确实犯了军规,这罪过可大可小,关键还是在于造成的后果大小。   所以,当吴争殴打于他,他是非常配合地大呼小叫。   当吴争听到董应第喝问现身时,沈致远早已一骨溜起身,追赶吴争了。   对峙的场内,光线最亮,沈致远由黑暗至明亮处,看得最清楚。   对面一点异常的亮光一闪,沈致远心中就大呼不妙。   可以说,这山寨中,吴争麾下将领中,沈致远最有灵性。   他一察觉异状,便想都不想,向吴争飞身扑上。   这换作是别的将领,必定会有一丝犹豫,毕竟这种亮光或许是来自于钢刀与火光的映照,而且扑吴争,这毕竟是种不敬,万一被吴争亲卫发觉,或许会以为自己图谋不规,白挨上一刀都有可能。   可沈致远不一样,他没有这种顾虑。   正是沈致远的果断,救了吴争一命。   而沈致远被射来的弩箭贯穿了左臂,闷哼一声,整个人如同破麻袋一般,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说时迟,那时快,变故的发生就在短短一瞬间。   场面士兵经过短暂的惊愕,随即暴发出巨大的声浪来。   “刺客!”   “保护大人!”   而吴争此时的愤怒已经无以言表——竟想要老子的命?!   在这一刻,吴争心里如燃烧起来的火药罐。   去他x的大局,去他x的忠义!   “听本官号令,杀!”   这一声,就如同宣判了对方的死刑。   不用说近卫军士兵了,就连董应第也脸色惨白。   他根本不知道,也没有按排刺杀。   实际上,董应第根本不需要。   以他尚书之官,拿下吴争,理所应当。   虽说今日他假传了监国谕令,但这在董应第看来,只是小节。   胜利者永远不会被追责。   只要拿下吴争,那么山寨中的形势就会瞬间扭转,就是对朱媺娖最大的忠诚。   没有君王会去追究忠诚于他、且刚立下大功的臣子。   就算是追究,那也是装装样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所以,在董应第的谋划中,只要出其不意,拿下吴争,就是胜利。   当然,事实上董应第想得太简单了,这不怪董应第,没有带过兵的人,永远无法想到,同生共死的将帅与士兵之间那种情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