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越国的总总表现,很快被大周获悉。   叶庆早以悄然从洛阳出关,经过颍川然后到了南阳襄阳城。   “陛下,一切如我们所愿,楚越国熬不住了,开始撤走了一半的兵马。”狄青将最近收集来的信息表递交了上来。   “按陛下的嘱咐,我们并没有调动兵马,所以楚越国方面的防御也松懈了不少!”   叶庆粗略过了一眼,这才道:“那楚越国国都方面,守备如何了?”   “陛下开始确实有些紧张,楚越国怕我们从襄阳出兵进攻江陵,所以在江陵也布置了重兵。   不过现在也撤走了外调入城的大军,维持在原来的基础之下!”狄青如实汇报道。   叶庆这才道:“这一次出兵,你们不是主攻,你们的主要目的是牵制楚越国边境的大军,为天玑集团军攻下楚越国创造机会与时间。”   “是陛下,我等明白,一但江陵被天玑集团军攻下,蓝口聚的楚越国大军必然奔溃。   肯定会回援江陵,那时才是我朱雀集团军南下的时机。”狄青头脑清晰的回道。   虽然首功会归天玑集团军。   但是歼灭敌军的重要战功,还是留在了朱雀集团军。   而且他就是想争功也不行。   朱雀集团军没有什么战船。   一但到了江陵附近,朱雀集团军的优势就丧失了。   相反天玑集团军的优势更明显,到时攻打江夏等郡也是同样如此。   楚越国的水军才是这一次大周重点要打击的目标。   楚越国的水军可不是新兵蛋子。   全是精锐的老卒。   …………   楚越国,荆州城!   这是一个坐落在江陵西边不远的城池。   同样是在大江的北岸。   乃是江陵的卫城。   不过与江陵不一样的是,荆州东边还有一条荆水,荆州就夹在两河的中间。   楚越国方面在此驻防有少量水军。   主要的目的还是警戒。   不过因为大江上游没有敌人。   西蛮人了不出山,出山也不会沿大江划船东下。   所以这里的守备相当松懈。   夜静悄悄的。   不管是守城门的还是城中的楚越国人,都纷纷睡下。   城中的河庙里,突然石像转动。   发现石头摩擦的声音。   守庙的老者,听到动静,点了一根蜡烛,小心翼翼的推开了庙门。   顶着风,护着蜡烛朝着石像方位打量过去。   看到石像移动了,老人眨了眨眼,接着又揉了一下。   还以为昏花了,于是继续朝前走。   结果看到确实是石像底座被移开了。   一个竖井开始显露出来。   待老者还想继续勘察。   这时一个黑影猛地的飞出。   老者手中的蜡烛被劲风吹灭。   老者惊得双眼一鼓,下一刻就晕厥了过去。   黑影移形换步到了庙门,见外面没有动静。   这才学猫叫了几声。   然后更多的黑影从竖井里爬了下来。   “查过了,整个庙里就这老人一个。”   “应该是世代的守庙之人,看情况,这庙还算维护得可以!”   “出口在这么一个地方,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担心什么?以后都是我大周的地方,寻个由头封掉这河庙就是了,大不了再盖一座新的。”   “这到也是,开始行动吧,今天这事做漂亮了,事关a目标,如果我们这里出错了,那是万死不足以谢罪!“   “明白!”   荆州,这是攻下江陵是最为关键的卡口。   能否顺利偷袭江陵,全看今晚上的行动成败。   等所有人员上来了,这才分批次出庙,向着各自的目标而去。   为了今天这一刻,大周的将士还有高手们预练了不下十次。   很快城中各处要点,被大周的人袭击。   荆州虽是卫城,但是高手并不多。   何况叶庆将聂盖等人都派了过来。   不管城中有多少高手,躲得过第一波袭杀。   但是躲不过第二波。   半个时辰后。   荆州城县衙里。   聂盖等人纷纷聚拢了过来。   “城东清除!”   “城西清除!”   “城北搞定!”   “城南搞定!”   众人纷纷点头。   “很好,既然如此,从现在开始封城,任何人员都不能进出城,封锁消息,大家继续穿上楚越国的盔甲与衣服。”   “同时麻痹好江陵方向。”   “最后,等着我们的水师大军过来,期间会有西边逃过来的楚越国人,一律拦截斩杀!”   与此同时天玑集团军周瑜、韩世忠、关羽、甘宁等人尽起水路大军五万,浩浩荡南下。   其中天玑集团军四万,一万摇光破军集团军。   战船无数。   一路由西蛮人领路,穿过重重的大巫山的峡谷江面。   一路东下,众人看到两边的情况,皆发出感叹。   “都说大巫山大江两岸,皆是绝壁,今日一见,果真是如此!”   “如此秀丽风光,可惜两岸无法立城池,不然这一路便有补给,还能停下来修补什么的!”   “万里大巫山,万里大江水路,困了巴蜀之地与荆扬两州的交流不知道多少年月。   今日终于在我大周的手里,在陛下的手里,以及我们的手里实现了。”   “各位,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必被记录史册。”   众人无不赞同。   周瑜盯着两岸的峭壁一路指指点点。   卧龙诸葛亮走过来道:“公瑾,是有什么想法?”   周瑜道:“我觉得这两岸并非不能立城,完全可以沿山势,修一些崖城,最后通向山顶。   现在有水泥这种好东西,在水里也能建码头。   万里水路,不能光靠随行的补给,至少在大巫山水路上要弄三个城。”   “如此,工程就很浩大了,需要消耗很多的民力、物力、财力,目前我们大周可消耗不起,撑不了这样的工程。”卧龙诸葛亮半眯着双眼道:   “我到是有一个主意,可以利用岐山阁的阵,在大江两岸布置那种加速又而稳船的法阵,来保证行船安全,以及缩短通行的时间。”   “如此就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物资,布置时间也短,可以很快投入使用。”   韩世忠道:“我觉得卧龙先生说得很有道理,通行时间缩短,势必可以加强巴蜀与荆州、扬州的商贸,繁荣两地,实现经济大踏步的增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