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杀鞑大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者注:孙可望原名孙可旺,文中为阅读方便,皆用后来名可望。   ......   信是贺珍写的,也是贺珍派人送来的,但信中内容表述还不如说是李自成接班人陆文宗口述,贺珍执笔。   信中全篇,陆文宗都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俨然就是晚辈模样。   开头,便盛情称赞自家岳父李自成同张献忠领导的反明斗争是正义的,是代表亿万百姓利益的,给了无数活下去的百姓一盏指路“明灯”,更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东李西张,可称双圣”。   尔后,向张献忠正式通报大顺皇帝李自成于襄京壮烈殉国,及陆以淮侯身份得大顺太后及诸将百官拥戴于西安监国的过程。   “....侄闻先帝被围,救援无及,师次西安,意图光复,以断鞑虏后路,实围魏救赵之策,然西安光复之际,襄京凶闻传来,地坼天崩,川枯海竭。嗟乎,人孰无君,虽肆法于市朝,以为泄泄者之戒,亦奚足谢先帝于地下哉!...大顺军民如丧考妣,无不抚膺切齿,欲悉西北之甲,立剪凶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言辞痛切,溢于纸上。   紧接着,陆文宗抛出送信目的,便是希望能与大西军合作抗清。   “大王与先帝共起兵,同世好,今中国有满洲大敌,明室南渡,北方沦陷,你我两家当再度联手,共襄抗清盛举,合师进讨,问罪北京,共枭贼鞑之头,以泄敷天之愤...大王若允,当于汉中大会群雄,共商大计,此举必照耀千秋,侄知恩图报,惟力是视...”   陆文宗直接了当提出在汉中召集西北群雄共商抗清大业,仿当年荥阳大会一般定下抗清策略,聚集北方有识之士共为中国挽此沉沦危机。   若大西方面愿再度与大顺联手,除两方世通盟好,齐心协力外,顺军将放开汉中通道让大西军入陕,并提供部分粮草。至于两家如何合作,战略部署,则需待杀鞑大会举行之际同商同议,所谓“搁置争议,共同救国”。   “杀鞑大会?”   张献忠有些拿不定主意,将信递给义子可望。孙可望看后不发一言,又将信递给边上的二弟李定国。   “这位陆闯王是何许人?”   李定国看过信后心头最大的困惑就是陆文宗何许人,为何从前不曾听闻,如今却突然成了顺军那边的新领袖。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李瞎子死了,他顺军总得推一个人出来吧,好比你们老子我要是战死了,老大就得顶上,老大死了老二顶...不过咱就没想到他顺军能推一个外人,嘿,李过怎甘心的?”   说到这,张献忠看向义子可望,问他道:“老大,你怎么看这事?”   孙可望微一沉吟,道:“父皇,从这封信上来看,那陆闯王似真心想同父皇联手抗清。”   “咱和他老丈人平辈,当年一块造的明朝反,说是同袍也不为过。如今他老丈人死了,他顺军又不如从前,当然想和老子我联手了。”   由于情报的缺乏,张献忠根本不知道这一年多时间东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若不然知道那位陆闯王除了占据西安外,还据有山东、淮扬之地,更阵斩了近万颗辫子兵首级,怕是就不会这么笃定顺军现在是矮了他大西,好像求着他大西合作一般。   事实上,大西军突然北上抗清不在陆四的意料之中,当时从马科那里听到这个消息时也很吃惊。   因为,没有大西军,陆四也能把多尔衮按在北京揉虐,将那位玉儿肚子弄大。   不过张献忠既率军北上抗清,有家国民族大义,陆四自也不会将这位八大王当成敌人看待。   眼下,多个帮手总是好的。   “儿臣以为如今满洲人势大,李自成又刚死,其气焰必不可一世的很,若我大西独力抗清,首先须图陕西,如此则要同他顺军冲突,于抗清大业不利...”   孙可望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是可以同顺军联合。   力量上,顺、西联手,肯定要好过两家任何一家单打独斗。   局面上,顺、西联手也能使大西军将士轻松入陕,从而以陕西为根据或入中原,或入山西,或复西北。不然,顺军只要堵住汉中入川的几条道路,大西军想要入陕麻烦也大。   “父皇,儿臣以为如今这局面倒像从前的三国。”   李定国插了一句。   “噢,老二说说看。”   张献忠示意两个义子别站着说话,都坐下。   众义子中,他是很喜欢可望和定国的,尤其是前者,要不然也不会封可望为平东王,加监军节制文武,位列诸将之首了。   他如今已是四十岁,唯一的幼子又被他下令斩杀,所以这大西朝将来肯定是留给可望了。   想想也是有趣,李瞎子的家当归了女婿,他八大王的基业将来要归义子。   真是时也,命也。   不过张献忠没什么好遗憾的,他亲手培养出来的义子们个个都是人杰。真要留了那襁褓中的幼子,将来也不可能是这帮义子们的对手。   兄弟残杀,又何苦呢。   同样由于情报不明,李定国不知淮军,故而以为满清如今占据了大半个北方,又有关外广袤之地,实力最是强悍,当是三国时的曹魏。   而大西军只据有四川三府之地,如同蜀汉。大顺那边虽光复了西汉,但兵马不如大西,当是那个孙吴。   “当年曹魏一家独大,蜀吴皆弱。儿臣以为若我大西同顺军各自为战,难免一盘散沙,迟早会被满清各个击破。当下既然顺军主动提出联手,父皇可允之,待两家共逐满洲之后,再定北方归属。”   李定国随后指出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四川根本不足以养军,必须利用顺军合作意愿马上出川。   形象的比喻就是大西将士入川之后便等同猛虎入囚笼,难以施展,因此无论如何也要进入西北之地,成猛虎下山之势。   “老二说的很有道理,另外儿臣以为还可以同明朝联合...”   孙可望提出一个更加大胆的建议,就是与顺军联手的同时也与明朝势力联手,争取大西主力出川后,西京等地不失。   “老大这是痴人说梦了,明朝那帮人当年恨不得老子饿死,视老子是流贼头子,哪里会和老子联手。”   张献忠对明朝那帮人看得最透,真要在鞑子和他张献忠中间选一个合作,明朝那帮人铁定选鞑子。   “既然你们都说行,那老大替咱回信给那个姓陆的小子,就说老子我去汉中同他见见。”   说完,张献忠起身搓了搓手,又补了一句,“老大信中得写明白一件事,就是老子同他小子合作也行,不过得问问这小子认不认老子这个天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