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又,又,又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子安和李义府这一对师徒的故事,只是大唐晚报掀起的风暴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插曲,而外面,整个长安已经彻底的炸了锅。   百年望族,王家郡望。   天下姓王之人,几乎无不以能被列入王家族谱而自豪。   温良敦厚,诗书传家。   人才辈出,温文尔雅。   ……   就算是偶尔出几个败类,大家也认为那不过是害群之马,不肖之徒,自动把这些人排除在真正的王家子弟之外。   几乎是所有场合,只要有王家子弟,必然会被主人邀请至上座,并引以为荣。   就算是出仕,王家子弟也是一个金字招牌。   向来只有王家子弟愿意不愿意出仕,而没有愿意出仕,而朝廷不取。   这就是王家的声威。   数百年积累起来的名望。   所以,王家勾结边将,向吐蕃走私上万斤百炼钢的事情,一经报道,顿时如同引爆的蘑菇云,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向着四下飞速传播。   人群炸了。   第一个反应就是怎么可能!   第二个反应是怎么可能?   但大唐晚报这几个月来,在百姓之中早就潜移默化的树立起了一个品牌。   凡是大唐晚报报道的,必然诚信无欺。   愿意很简单,大唐晚报所有的新闻都有朝廷背书,就算是大唐晚报的广告,也都是良心推荐,无一不是有口皆碑的门店。   要么就是,虽然名气不大,但货是真的好。   甚至就连街头巷尾这种花边新闻,你只要细心打听,都能找出出处。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可怕的。   所有,大唐的百姓震惊过后,马上就陷入到一种类似被人背叛的情绪中。   王家,竟然是这样的王家。   欺世盗名,天下之贼,大唐之耻!   所以,之前对王家有多推崇,现在对王家就有多愤怒。   王家辜负了我们的感情——   这种情绪,在读书人心中尤其明显。   若是平日里,或许还稍微好一些,现在的关键是,长安城里聚集了许许多多壮怀激烈,立志报国,准备参加高考的读书人。   这其中,大部分还是热血未冷的年轻人。   这就很可怕了——   所以,大唐晚报的报道,无意在长安城里扔下了一颗原子弹。   尤其是文章的最后,还用一副痛心疾首的语气写道:   此事之后,我们才恍然惊觉,不知不觉之间,王家的家产已经遍及各行各业,华屋广厦,良田万顷,王家子弟,出则香车宝马,入则锦衣玉食,数百年间,早已经聚集起了让普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想象的巨大财富。   然后,我们不得不深思,王家的这些惊人的财富到底是从何而来。   是节衣缩食,还是朝廷俸禄,亦或是经营有方?   今日之事,或许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   然而,这只是是被我们所知道的。   当然,我们也真心希望这只是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起前不久,城西别院那些无辜死去的冤魂,还有那些尚未成年,就已经化为白骨的孩子。   嗟乎,痛哉!   人心可骗,上天难欺。   诚如是哉!   这不足三百字的短评,就如同在烈火上泼了一桶热油。   无数人拍案而起——   谷/span“王家,欺世盗名可乎,祸国殃民可乎!”   王家。   王珪心神恍惚地回到书房,正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破局之法,想着要不要亲自登门,拜访一下其他几位家主,甚至是割让一部分利益的时候。   就见几位家族中的族老,捏着报纸,脸色惶急地冲了进来。   “家主,大事不好——”   王珪:……   扫了一眼他们手中的报纸,王珪心中已经有了判断。   很显然,这是那位陛下的手段。   王家的丑事,已经被大唐晚报公布于众了——   想到这里,他嗓子一甜,一口老血险些喷涌而出。   得亏他向来修身养性,遇到大事极有静气,才硬生生又给咽了回去,扶着桌子,强自稳住心神。   “何事惊慌……”   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走私百炼钢和勾结边军更糟糕的呢?   “家族,外面,外面——”   一个族老神色惊慌失措,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沉稳,说话都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王珪不由微微蹙眉,露出不快的神色。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外面都在议论我们王家之事?那又如何?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王家诗书传家,天下望族,怎么会做出这等丑事?”   说到这里,王珪云淡风轻地摆了摆手。   “放心,天塌不了——朝廷已经下令三司会审,定然会还我们王家一个清白……”   如今局势,王家已经是岌岌可危,再也经不起任何的动荡了。   所以,王珪觉得,身为家主,就得在这个关键时刻,起到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   而且,他是真觉得,王家未必会输。   第一,王家亲朋故旧遍布朝野,各大世家同气连枝,绝不可能袖手旁观,顶多付出一些代价。   第二,也是最大的一个缺陷。   这一笔交易数额实在是太大,看上去非常致命,但也恰恰给了王家一线生机。   王家哪里来的这么多精铁?   只要三司中的自己人,顺着这一条线查过去,就十有八九可以把王家从这案子中摘出去。最多就是舍车保帅,扔出王纲和几位家族管事。   问题不大。   几位族老,几次想打断王珪的说话,都被王珪摆着手给直接摁了回去。   族老们:……   “天已经塌了——”   一个胡须花白的老爷子再也忍不住了,几乎是咆哮着打断了王珪的表演。。   “外面,外面,我们王家又被人包围了……”   听到这个“又”字,所有人都不由内心酸楚了一把。   这短短的一冬天,这都几次了……   真是听者心酸,闻者落泪啊。   太惨了——   王珪:……   身形一晃,险些一头栽倒在地。   又,又,又来了!   我们王家这到底是怎么了!   挣扎着从坐塌上站起来,王珪只觉得身子发飘,如在云端一般,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前院,隔着门缝往外一看,整个人顿时就觉得眼前一黑,一口老血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喷薄而出。   王家,完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