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什么情报来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准备在滕县守着川军大战刘紫曼,接到命令,靠近几个英美记者。   让他们了解川军的太湖之战,娘子关战役,了解十八集团军的敌后抗战。   同时了解鬼子的残忍和灭绝人性。   尽可能的把第一手的资料,交给这些外国记者。   一方面让国际上了解川军,十八集团军的战绩,一方面尽可能获得国际上的同情。   她哪里知道,欧美几个记者看着她身边的警卫,提供了一马车的资料,连滕县也舍不得离开。   这些原始的文字,照片,影像,顿时让她成为新闻界的焦点。   几乎所有的徐州记者,都围绕在她身边,倒是省了周小山后来劝离记者的功夫。   不得已,跟着几个记者一起到了徐州。   把自己携带的很多原始的稿件,照片都带到徐州,给他们阅读,挑选,摘录,希望尽可能多的报道出现在国外的报纸上。   这些资料在新闻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中央社跟无数报社,都在派人前往徐州,   李长官称刘紫曼为华夏第一战地记者。   还在回答几个欧美记者疑问的刘紫曼,收到周小山电报,顿时兴奋的叫起来。   “各位,鬼子集中了第2,第4师团的主力,加强了一个重炮联队,在今天早上,对我中国军队收复的大汶口,进行两个小时的炮击,炮击结束,鬼子在二十架飞机,两个战车中队的掩护下,派出一个联队攻击我大汶口56阵地,56军弟兄们英勇顽强,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击毁鬼子战车五辆,击毙鬼子数百名,鬼子退却以后,更换号称樱花双雄之一的第2师团攻击,伤亡近千人以后,再次被我56军打退!”   “真的吗?”   “消息准确吗?那可是两个多师团的精锐日军。”   鬼子两个多师团的兵力进攻大汶口,这个消息很多记者都知道了。   “56军是第三集团军下属的军吗?”   “是的,56军军长谷良民兼任22师师长,跟74师师长李汉章都给孙桐萱司令发电报表示,钉在阵地上三天三夜,誓与阵地共存亡!”   刘紫曼化身前线百晓生,详细个几个外国记者,介绍第三集团军的渊源,建制。   听的几个人频频点头。   庞炳勋在临沂创造的奇迹,在大汶口延续。   杂牌对抗日军精锐,向死而生的战斗。   中国军队这是怎么了,华北战场连战连败,到了徐州,靠在勇猛的川军附近,一个个杂牌都成了铁血的友军。   这帮记者就住在司令部旁边。   几个敏锐的记者看着外面李宗仁现身,里忙飞奔过去。   “李长官,对56军承受鬼子两个小时,三个炮兵联队的炮击,然后两次打退鬼子坦克,装甲车,飞机组成的立体进攻,你有什么要说的?”   “李长官,你准备给56军什么样的支援呢?”   李宗仁都傻了,56军忙着打仗,只汇报了遭遇鬼子炮击和进攻的事情,两次打退鬼子进攻,都没有上报。   消息这么快?   徐祖贻连忙开口。   “你们的消息哪里来的,准确吗?”   “刘紫曼说的!”   又是川军,肯定是真实的战报,川军打的很多仗,因为受情报等方面限制,刘紫曼根本没有详细报道,李宗仁跟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贻都无语了。   人家56军在打仗,你们还派人去观摩。   这么重要的情报,都没上报战区,你们就给捅了出去。   大汶口那么远,老子怎么增援?   委员长又来徐州了,他在二十兵团帮薛岳撑腰。   李长官还赶过去见他,被记者堵住。   看见刘紫曼从屋子里出来,李宗仁哭笑不得指点着她。   “我现在去忙一点军务,刘记者跟我一起去,回来我在专门抽时间,回答你们的问题,到时候我让刘记者通知你们!”   李宗仁转头,又让人把邓锡候叫上,他在路上再询问一下前线的战事。   一起去见委员长。   邓锡候也刚接到孙震和刘湘发来电报。   被叫出门以后,徐祖贻心领神会的让刘紫曼上了他的汽车,主要是叮嘱刘紫曼不要随便透露战事。   搞的战区很被动。   邓锡候一到车上,就兴高采烈的给李宗仁汇报大汶口的战况。   李宗仁明白了,川军是同时给刘紫曼和邓锡候电报。   邓锡候没来及给自己送来。   “李长官,有件事很重要,川军获得一份准确的情报,鬼子第18,第8两个精锐师团,在两个航母舰队护航i啊,昨天已经在黄海外海汇合。”   冯天魁曾经两次跟李宗仁谈话都透出了鬼子可能在海州附近海域登陆的可能。   李宗仁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尽管他做了防备,还是希望鬼子不要从沿海登陆。   因为这样,把青岛方向南下的日军作为目标,就会落空。   这个情报对他打击有点大。   “什么情报来源?”   “国府的保密现状跟筛子一样,吼一嗓子,就可以把我们情报人员置于死地,就是委座在这里,我也只能告诉他,这是真的,比真金还真!”   委座都抬出来了,李宗仁有点郁闷。   两个师团的番号有了,查证还是很困难。   18师团离开华东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第8师团在东北,动向要证实虽然难,也不是做不到。   最怕的是,这两个师团调回本土了。   就没法查证了。   他庆幸把邓锡候叫上了汽车。   待会面见委座,能第一时间通报这个证实的猜想。   鬼子要是从海州登陆,沿着淮海线西进,这个仗,就不好打了。   “晋康,天魁和郭勋祺,有没有给战区什么建议?”   “他只是让我提醒你做战备,我建议跟滕县学,把海州到台儿庄的铁路,全部给拆了,公路而已破坏了,合适的山口,路口,全部埋上炸药,这事滇军和黔军就可以去干!”   一寸山河一寸血。   说是焦土抗战,可是像川军干的那么彻底,还是要委座拿注意。   “无论我们要歼灭鬼子任何一路,淮海线都不能失守,要立刻命令滇军和黔军做最坏的准备,还要给他们增援!”   听着邓锡候的提醒,李宗仁表情严峻的点了点头。   侍从室还妄想着鬼子在淮海线的尽头,给华北留下一个港口。   现在看来,只怕宋子文当初花了大力气建设的港口,全部便宜了日本人。   战略设想被打破,自己想钓鬼子的鱼,变成了鬼子想钓自己的鱼。   他满脑子都是地图上的态势。   中央军想歼敌一部,在五战区获得大胜,哪里最合适呢?   狂生坐夜,鬼子八面来袭,我只一路去,究竟哪一路的日军,最适合啃下一块肉来。   太难抉择。   军委会等着中央军打一个打胜仗。   没有一个交代,委座哪里说不过去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