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他让你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6军军官没有大吃大喝的习惯,没有财主兜底做东,今天饭菜还是很简单的。   饭菜刚上桌,陈诚和周小山没有谁有心思动筷子。   不过来者是客,人家还是长官。   周小山没必要得罪人,给陈诚盛了一碗饭,招呼他吃饭。   陈诚也很客气,结果饭碗问了冒失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小山,知不知道,川军这次什么述求?”   “邓长官,潘长官本身是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因为统一抗战,很多事情,前期看见了,也没说,忍了,可是军委会很多人,以为大帅殉国了,川军群龙无首,就变本加厉!现在看来,国家民族名存一线,他们不得不站出来了!”   周小山说话的态度诚恳,没有一点居功自傲,在年轻将领里很罕见。   陈诚也发现,尽管他拒绝了自己邀请去黄埔军校的事情,并不让人讨厌,何况他本身在川军中地位超然,去跟一帮学生混在一起不合适。   他性格也不错,不想说,不知道的就会不开口胡说。   没有骗他。   “说具体点!”   “长官先吃饭!你吃,我说!”   干货来了,陈诚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这小子很谨慎的处理跟自己的关系,不愿意失礼。   怪不得刘湘喜欢他,哪怕知道他是冯天魁副官也要抢。   还有刘湘那首大英雄,词曲粗鄙,可是接地气啊,四川百姓现在还广为传唱,可惜委座没有那样的歌。   真是一个可造之材。   “日本是一个工业化完成的国家,日寇凶残,国民政府退入四川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从一年多的情况看,各方面都很混乱。不止是用人不当,王缵绪组建的省政府管理混乱的问题!化肥使用没有完全推开,征发粮食过度,征粮队不乏中饱私囊的。工业生产恢复的速度也非常有限,武汉迁入四川的设备,至今很大一部分都没有投入使用,闲置浪费!四川的民众对部分国府官员的腐败,已经难以容忍,甚至影响到了征发兵员!”   陈诚从九战区卸任,不仅仅是武汉会战背锅,后方一些军政事务,一样落在他身上。   周小山心中所说,何尝不是他心里的痛。   “为了打败日寇,凝聚国力,四川需要有序的生活,生产环境,明明永州行政专员公署就做的很好,国府却不愿意效仿,还想干涉,破坏永州稳定的局面。一群怨人穷不怨人富的混账掌权,这是让整个民族看不见一丝胜利的希望啊?”   “有详细的计划,整改方案没有?”   “没有,只有大致的设想。委座建领四川省主席,任用川军高级将领以及四川知名人士统筹制定四川的战事律法,试点依法治理四川,保障四川长治久安!”   什么川军的实力和抗战贡献和目前的政治地位不对等。   什么要中央执行委员。   都还不是空穴来风。   陈诚终于明白了,这是在为变革凝聚力量。   可是川军将领,一群只知道刮地皮的军阀,有那个能力吗?   “小山,要知道变革可不都是成功的,历史上变革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川军用前线撤军,兵临重庆威逼委座,委座可不会支持!”   陈诚说的是实话,可周小山不是傻子,不能因为你说实话,就把刊物的事情说出来。   而陈诚认为贺国光挑唆川军之间的关系,已经令川军反感。   自己跟周小山推心置腹,仿佛知道了川军手里底牌。   既然重庆械修所的事情要找犹太人谈,他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小山,你光顾着我吃饭了,你也吃不好,帮我下去看看邓主任走没有走,我想找他聊聊!”   “遵命!”   开会不顺,陈诚会找人聊天。   邓锡侯是有预料的,抗战后方提倡节约,一顿便饭很快吃完,吃完饭他都没走。   看着周小山出来,迎了上去。   “他找你谈什么?”   “第一是想让我去读黄埔,开出了学生总队队长的这样类似教员的条件,我没答应,第二为我们的目的,我给他说依法治川,没透露刊物的事情!”   邓锡侯就知道,周小山会把棋子摆在明面上,有些人还是看不出来。   “他让你上去!”   这个邓锡侯也是预料到的,感觉又回到了鲁南的日子,打仗的事情,周小山策划驱动,到了前线还是要自显本领的。   “我跟文华都等着他召见,贺国光在哪里跟文华做工作呢!”   邓锡侯嘿嘿一笑,转身上楼去了。   秦国梁和楚天舒对着周小山招了招手。   周小山干脆跟着他们上主楼去了。   “小山,我们国家真的可以像你文章里说的那样,人人守法受法律保护,安居乐业吗?”   “要依靠国民党来执政,做不到!”   楚天舒指了指北边,低声问。   “我们组织能做到吗?”   “一定没有问题!只不过需要时间。”   “太好了!”   秦国梁和楚天舒都喜形于色。   “为了这个目标,做再大的牺牲都值了!”   “小山,光是舆论,蒋某人不一定会重视,四川的试点还是不能展开!”   “几场整备好没有?张瑞芬,李卿霞,带着海外华侨捐献的飞机过几天要回来了!”   “多少架飞机?”   “我们自己买了三十架,大米粒坚华人和飞行员募捐买了十架,南洋陈先生捐赠了三十架,转道苏联飞回来!”   66军向大米粒坚先后派了两个团的人。   刘湘派出了当初川军在重庆的部分飞行员和地勤,连跟周小山一起去北平公干的李科长都去了。   其中一个团,专门学习飞机驾驶和后勤。   为了跟苏联人借道,又专门买了三十架飞机,也派了一个团去。   他们打鲁南之战的时候,这些人都在过外训练,还没摸到飞机,根本没有成军。   永州飞机场连山体机库都修好了,楚天舒还不知道这个事情。   “买的什么飞机?”   “轰炸机,运输机都没什么用,我们最需要的是护航的战斗机,米国回来的是P40,陈先生在苏联买的是伊16,我也不想维护两种类型的飞机,海岸线被封锁了,借道苏联,人家狮子大开口,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70架飞机并不多,但是这个时候,正是民国空军损失殆尽的时候。   也是苏联人开始减缓援助的时候。   哪怕是当初被嫌弃的女飞行员领军。   国府也不可能放弃这批飞机。   成都,重庆,都驻扎了苏联援华的飞行队。   永州上空什么都没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