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厥和智罃谁当元戎对阴氏最有利呢? 这个需要吕武好好地分析一波。 现在的情况是,国君只能在韩厥与智罃中选一个当元戎。 以功劳来论? 韩厥只能说四平八稳,没有建立过值得夸耀的军功,亦没有犯过什么明显的错误。 他还有几个优势,没有参与过卿位家族的倾轧,等于谁都没有得罪。 不过,那是之前。 一旦展开对元戎的竞争,韩厥什么都没干也会跟智罃成为竞争对手。 另一个优势在于韩厥从来不争不抢。 说是不争不抢,实际上就是什么都不参与。 这样的一个人一旦成为元戎,没有改变行事作风的话,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泥塑。 而作为泥塑肯定是国君所欢迎的。 智罃则是有大功劳的。 光是晋国发生动荡总理国务的贡献,谁都抹不开。 可惜的是,智罃总理国务之初表现得太过于贪婪,其中包括没有将离开“新田”的韩厥邀请回来这一项。 智罃不分权给中行偃倒是做对了。 毕竟,中行偃有弑君的嫌疑,没有洗清为前提,不适合再干什么事。 智罃的贪婪不止是在攻打郤氏和栾氏期间,包括一拿到权柄就开始吞占郤氏和栾氏在“新田”的财货。 利令智昏说的就是初掌握国政的智罃,幸好及时醒悟做了一些补救。 问题是,后来攻打郤氏和栾氏时,智罃的贪婪再一次没有控制住。 智罃无视了六四分成的规矩,什么好东西都往自家扒拉,甚至还克扣了应该属于中小贵族的战利品。 智氏要庆幸不光自己那么干,范氏的表现同样没好到哪去。 一个是好像什么事都不管,又摆出无欲无求的韩厥。 另一个是能管事又爱管事,并且摆明了比较贪婪的智罃。 事实上,吕武比较喜欢有所求的人。 想要获得什么,代表可以进行某些PY交易。 碰上那种只看规章办事,没有半点人情可讲的人,为了求稳会比较合适。 对于国家? 吕武也在这一层面进行过思考。 晋国历经大乱,一下子没了两个实力强大的卿位家族,其余各家在攻打郤氏和栾氏时期多少损了一些本来实力,有所增强也需要时间来进行消化。 等于说,晋国已经实际上进入衰弱阶段,怎么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来喘口气。 那么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元戎的工作量不但会很大,还要有足够灵活的手腕处理邦交事务。 韩厥明显不是一个能总控邦交事务的人。 相反,智罃有足够的手段! “来人!”吕武对外喊了一声,一边将写好的竹简弄进套筒,再捆好加盖封泥。 凌走了进来。 吕武递出套筒,说道:“亲自送到下军将手中。” 凌接过套筒,严肃应:“诺!” 这位吕武曾经的戎右,已经为吕武服务九年。 吕武在“霍”地选了一个四边周长十里的土地,已经对凌进行了封臣仪式。 简单地说,凌已经可以叫霍凌,也是一名有自己封地的小贵族了。 这是吕武进行的酬谢。 另外还有宋彬、梁兴、葛存三人,吕武同样选了规格不一的土地,先后进行封臣仪式。 吕武的康概很是激励了手下的众人。 那些人成为贵族却没有脱离阴氏,依然是选择作为吕武的家臣,获得的封地交给自己的子嗣或族人进行打理。 吕武这是在开历史倒车吗? 从长远目光来看,的确是在开历史倒车。 问题是,要看现在是什么历史阶段。 有功不得赏,历来就是大忌。 老吕家用十年的时间发展到现如今的规模,哪怕其中九成九的功劳来自吕武的布局和总控,该奖励有功人员的事情还是必须做。 通透一点的讲,稳定了内部的人心,还是一种千金买马骨的行为,吸引有才能又有抱负的人来加入到对老吕家的建设。 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吕武用封赏自家有功之臣的行为,对外展示自己的大方。 任何时代,人设的运营都相当重要,吕武不会忘记这一点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吕武跟国君聊天时,会有意无意地分析到韩厥和智罃的行事作为,聊到国家内部需要以及对外邦交的操作,实事求是地认为智罃更有能力。 国君尽管很有主见,却是一个很善于接纳正确意见的人。 哪怕他察觉到吕武比较倾向于智罃,还是需要承认吕武讲的都对。 “‘苦成’久攻不下,如之奈何?”国君刚接到汇报。 负责攻打“苦成”的是中行偃,打了将近五个月依然没有攻下。 吕武可算是找到操作的机会,说道:“国中尚有多处难以攻下?我听闻‘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若各处得知君上宽仁,不攻而下也。” 做人留一线吧。 那么多地方难以攻下。 难道要打个数年? 要不,赦免某个谁,再做出裁定,能避免再流血,也能得到个宽仁的名声,对您建立威望会很有用的。 国君的几个执政理念都展现出宽仁的一面。 等于是他要建立这样的人设。 吕武又说:“郤氏所恨者,栾氏是也。栾氏弑君,不存矣。” 对于国君来说,还真是能放过郤氏,独独不会愿意放过栾氏。 无论怎么看,郤氏都是这一次动荡的受害者。 郤氏的不幸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压根就是属于咎由自取。 而栾氏不但是始作俑者,还干了弑君的事。 放过郤氏展示出宽仁的一面。 严惩栾氏维护为君的尊严。 两全其美哦! 国君做出了选择,说道:“国中不可再乱。” 得了。 小小年纪就这么懂话术的运用。 不就是愿意放过郤氏,却不允许郤氏有翻身的可能嘛。 对栾氏则是要赶尽杀绝。 国君笑呵呵地问道:“武因何为郤氏求情?” 吕武表情自然地说:“我救温季,得之遗命,郤氏因此不抵抗我的进攻。” 国君露出了很假的意外表情。 吕武接着往下说:“栾书、栾黡之死,武有所帮助。” 这一下,国君倒是真的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干么要自曝? 只因为吕武很懂得取舍。 只要参与者超过两个人,世界上就没有绝对能藏住的秘密! 别人自己去查。 又或者哪个二五仔告密。 跟自己说出来,还是有选择性地说,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吕武也是故意主动递上给国君能抓住的把柄。 说是把柄,其实压根没太大的用处,顶多就是让吕武的名声受损。 国君果然在意外之后主动扯开话题。 现在的情况是,郤氏哪怕继续存在,也不再是那个能怼天怼地对空气的家族;栾氏则会覆灭。 只要吕武能保住郤氏的一支,就算是对郤至完成了契约,以后谁都不再欠谁。 栾氏? 吕武相信国君不会将刚才那些话透露出去。 哪怕透露出去,吕武也欢迎栾氏的残余来报仇。 没有仇敌,人生该是多么的寂寞,也会一点都不像个贵族。 吕武很满意的是智罃开始进行补救。 他给智罃送去了书信,提示是那么的明显。 要是智罃还当死老扣? 吕武从此以后会跟老智家形同陌路。 智罃估计是一边流泪,一边不得不将吃下去的东西再吐出来? 老智家拿出了先前吞占的财货,一一上缴给了国君,也将本该属于中小贵族的战利品送回去。 他们的这一举动惊呆人几乎全部人。 士匄在家摔东西,破骂智罃就不是个人! 韩厥知道智罃在做什么之后,昂天叹息了一声。 不怕狐狸狡猾,就怕狐狸懂得审时度势,又愿意进行取舍。 有点察觉元戎之位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韩厥,一点多余的事情都没有干,着实是让韩无忌、韩起和赵武急得团团转。 倒是杜溷罗深知韩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连劝都没劝。 在某一天。 国君的登基仪式在周天子派来的公卿,以及列国使者的见证下举行。 完毕后,国君先是邀请中行偃、韩厥、智罃、士匄这些健在的“卿”商谈,后来又喊上了吕武、魏颗、士鲂、张老、解朔、赵武等拢共二十家贵族,又再喊上祁奚和羊舌肸。 这么一搞,不但晋国的贵族翘首以盼,连带人在“新田”的各国使者也是密切关注。 还能是什么呢。 新君即位,肯定是要对卿位的人选进行安排,也要补足卿位人选。 吕武进去一扫早就在的众人,他们的座位排序很有讲究。 国君肯定是坐在主位。 下面的座位排序则是智罃、韩厥、中行偃和士匄。 看到座位安排的人,一个个对智罃进行了瞩目。 智罃脸上带着潮红,一副强自按耐激动的模样。 看来,他是将元戎拿到手了? 坐在第二顺位的韩厥看上去很平静,却不知道是不是假装的? 新进来的众人对国君行礼,又对几位“卿”进行见礼。 下一秒,他们看向那些空位。 吕武发现智罃在对自己眨眼睛。 中行偃在对自己展露微笑。 士匄挤眉弄眼的同时,张口无声地说了句什么。 看口型,好像是在约定PY交易? 国君缓声说道:“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陵谷;国之理政,各司其位;皆不可缺也!” 一句话,哪怕知道自己成为“卿”可能性很小的几个人,还是忍不住呼吸变重,眼眸里出现了渴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