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戴胄去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正和李丽质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孩子……   听到王鼎这话,李世民把身体的重量全部放在身后的靠背上,低声说道:“宗正寺那边是什么意思。”   王鼎小声说道:“宗正寺对长安令和长乐公主的议论很多,甚至有人说李正根本不喜长乐公主。”   “李正不喜长乐?”   李世民颔首说道:“若是李正真的不喜长乐,也不会把小兕子和稚奴照顾得这么好,青雀也会看得出来。”   王鼎点头,“老奴也这么觉得,若是长安令真的不喜长乐,说不定当初就会对这门婚事顽抗到底了,就像是当初的五姓招揽,长安令可是没有丝毫的动摇。”   注意到李世民看自己的眼神,王鼎又惶恐地退后一步,“是老奴多言了。”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没有多言,你说得很对,这世上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动摇李正的。”   有些人可以控制,有些事情也可以拿捏在手里。   李正此人油盐不进,若是不能真正地控制李正,李世民打心底里还是有些不放心李正。   而且如今的李正越来越富有。   真到李正富可敌国的那一天,李正会壮大到什么地步。   收起思绪,李世民长出一口气说道:“你去宗正寺把李孝恭给朕叫来。”   王鼎点头道:“喏。”   戴胄去世的当天下午,李世民召见了宗正寺的李孝恭。   王鼎一直守在甘露殿安静地听着殿内,当今陛下与李孝恭的对话。   长安城内,段纶又回到了长安城。   这一次随着段纶而来还有数百名士子。   这些士子也是跟着自己脱离世家的。   走在朱雀大街上,段纶带着这些士子来到自家的院落中。   许久不回来的家中,空落落的只有几个仆人收拾着这里。   和高密公主的婚事就是一纸婚约而已。   虽说自己也是一个驸马,但也名不副实。   只有段纶自己明白这门婚事有多么地虚假。   段家也是有些底蕴的。   段纶从自己的府邸中取了一些银钱,光是养着这几百名士子作为门客还是很有压力。   安置好这些士子之后,段纶又找到了在长安的许敬宗。   如今的许敬宗也蓄起了胡须,段纶看着他说道:“许兄,好久不见了。”   许敬宗也看着他说道:“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段纶低声说道:“长安令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两人各自问了一句,也相视一笑。   段纶说了这些日子他在关中各地看到的情况。   许敬宗也向段纶讲了这些日子长安的情况。   段纶拿出一份借条说道:“我打算向长安令借一些钱。”   许敬宗接过这份借条,“你要借五万贯?堂堂段家已经沦落到这一步了吗?”   段纶低声说道:“我知道长安令这个人,想要借钱就要写借条,我也不想白欠长安令的。”   许敬宗收起这份借条说道:“我会和长安令说的。”   “多谢。”   等段纶走了之后,许敬宗推开身边的女人,起身站在楼台上,看着平康坊街道上的路人。   戴胄去世后的第三天,李正坐在村口看着一队人从泾阳的路口路过。   那些人穿着一身白衣,扛着棺材。   是给戴胄送行的。   大牛站在李正的身边,看着老师拿出两个杯子,又拿出了一壶酒。   给两个杯子把酒倒满。   平日里老师都是不喝酒的,可以说是滴酒不沾。   李正把一个杯子放在自己的面前,另外一个杯子放在石桌的另外一端。   举起杯子,李正朝着远处的那队为戴胄奔丧的人敬了一杯酒。   大牛小声说道:“老师,学生还记得当初戴胄老先生来泾阳质问你的事。”   看了一眼大牛,李正说道:“如今的你就快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大牛说道:“学生已经十五岁了。”   李正重新坐下说道:“河道的勘测如何?”   大牛低声说道:“很顺利,应该不出几日就可以做出规划的图纸了,还有养猪场的下一次改建已经设计出规模了。”   李正又给自己倒上一杯酒水,一口喝下说道:“最近的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   大牛点头,“今年的冬季来得真快。”   奔丧的队伍已经越走越远,一炷香的工夫不到已经不在视野中了。   李正站起身准备回村子里。   大牛跟在李正的身后说道:“老师,上官仪想要见你。”   “上官仪?”   大牛点头说道:“他说不想在书院里教书。”   稍稍停了停脚步,李正改变了方向朝着书院而去。   如今新建的泾阳书院可以容纳至少一千个学子,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宽大的平地作为操场。   如今书院里还有不少的孩子正在上课,如今讲课的褚遂良,正在教孩子们写字。   李正跟着大牛,来到上官仪的办公室。   此刻的上官仪正在打瞌睡。   大牛推了推上官仪说道:“上官夫子,老师来了。”   上官仪睁开眼,见到站在面前的李正又匆忙起身。   看着他的神情有些慌乱,李正笑着说道:“听大牛说你不想在书院做夫子了?”   上官仪稍稍行礼,再怎么样李正也是堂堂一个郡公。   又擦了擦嘴,上官仪说道:“长安令,我确实不想在这个书院里了。”   李正找了一把椅子坐下说道:“我听听你的想法。”   上官仪躬身说道:“在书院里,李淳风可以教数术,褚遂良可以教孩子们写字,孙思邈可以教孩子们医术,阎立本也可以教孩子们做工匠。以前我不觉得,但是现在随着书院里的孩子越来越多,就觉得我能够教给孩子们的,没有其他人能够教给孩子们的人多。”   大牛也看向李正的脸色。   李正说道:“那你想要做什么?”   说到这里上官仪又沉默了下来。   李正再次说道:“我大致都明白了,泾阳县令的位置已经空缺许久了,你可以做泾阳的县令,管一管泾阳的闲杂事,你可愿意?”   上官仪躬身说道:“可以。”   “你先尝试做个县令看看,我也看看你的能力,若是你的能力够好,我可以让你去朝中办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