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风动长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2章风动长安   “陛下,那份书信臣如今还留着,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说道:“朕最近一直在想科举的事情,科举是关系到天下读书人的大事,如今朝中处处缺人。”   杜如晦说道:“陛下,科举确实事关天下读书人,但科举一事也并非小事。”   房玄龄也说道:“陛下,科举一事确实是天下读书人的大事,可朝中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做之前还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李世民点头,“中书省拟定章程,这件事可以从长计议但也刻不容缓。”   “喏!”   杜如晦和房玄龄齐齐行礼说道。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这一份密报,又拿起另外一份,这也是王鼎让人送来的。   李正打算查清楚佛门与权贵之间的关系。   一旦佛门与权贵之间的利益被揭开,佛门一定会出现大动荡。   看到这份密报,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更浓。   在房玄龄和杜如晦受到李世民吩咐的第二天,要开科举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朝野。   坐在东宫的李承乾听到这个消息很意外,“父皇真的要再开科举了。”   东宫的侍从说道:“据说这一次的科举要和以往不一样。”   “不一样?”   李承乾好奇问道:“如何不一样。”   东宫侍从说道:“说不上什么地方不一样,现在中书省也在商议,不过房老正在来东宫的路上,要来给太子殿下上课。”   李承乾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东宫的侍从,这些侍从办事越来越不得力了,无奈说道:“你们先退下吧。”   侍从退下之后,不一会儿房玄龄便来了。   李承乾礼貌地向房玄龄行礼,“见过老师。”   房玄龄稍稍点头说道:“太子殿下,老夫就开始讲课了。”   李承乾正襟坐下听课。   马上就要到贞观十年的新朝了。   阿史那还是和往常一样打扫着朱雀大街,也和朱雀大街上那些经常叫骂的小贩子混熟了,从来没有表明过自己的身份,就算是现在和他们说自己是东突厥王廷的血脉,是当初薛延陀的可汗,想来也没有人会相信了。   在长安这么多年,阿史那知道了关于大唐很多事情。   更知道了如今中原局势的变化。   正扫着地,阿史那听到一旁酒肆里有人在议论重开科举这件事。   大唐要重开科举了,大唐的读书人更多了。   抬头看向天,阿史那心中感到很无力。   大唐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大唐的国力会更加强大。   这几年大唐风调雨顺,粮食年年丰收。   大唐也越来越富裕了。   中原已经这么强了,它还是一步步在往更加富裕,更加强大的方向而走。   阿史那心中泛起一丝悲凉,如今的突厥呢。   突厥还是如此的蛮夷,还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如今的东突厥人活在中原人的庇佑下。   心里还有那份东突厥的王室的血脉,让阿史那从内心里感到自卑,在中原都城的长安,阿史那的心中那种自卑更甚往昔。   看到从驿馆出来的禄东赞带着一群吐蕃人路过。   阿史那更是低下了头,生怕对方会认出自己。   扫了一段路,阿史那坐在路边的石头休息。   从一旁的小贩子那里买了一张饼。   阿史那一边吃着饼,一边消化着今天听到的消息。   李正要扩建印书坊,这是要五姓世家宣战了。   朝堂要重开科举。   关外诸国的使节又要来长安向李世民朝贺了。   其中还是没有高句丽的使节,似乎高句丽已经很久没有和中原有联系了。   阿史那的嘴里依旧吃着饼,执失思力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活着。   应该是回东突厥去了吧。   正吃着饼,阿史那见到一个人走到自己的面前。   抬头看见是如今的京兆府少尹李崇义。   李崇义递给阿史那一个水囊说道:“不要光吃饼,喝口水。”   接过李崇义递来的水囊,阿史那看到李崇义身边也没有官差,随即放下了心。   和阿史那坐在路边,李崇义说道:“最近过得还好吗?”   阿史那点了点头,“听说火烧大慈恩寺的事情,是你们在查?查清楚了吗?”   “没有。”   李崇义又站起身说道:“我还要去一趟家里,告辞了。”   阿史那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关于和李崇义的交情要说自己第一次来长安扫地开始。   平日里李崇义也会过来和自己说几句话。   阿史那更怀疑其实李崇义的京兆府官差是在盯着自己才会。   直到近两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就连执失思力来自己这里住过一段时间,京兆府也没什么反应。   甚至还尝试着走出长安城。   那时候离开长安城三天三夜也不见官府来追查。   当初是在外面饿得不行,这才回到了长安。   这才确认了,根本就没有人盯着自己。   当初也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想要斩草除根,被带到长安的那一刻自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没想到刀还没架在脖子上竟然让自己扫地。   这个决定像是突然做出的。   能想到这种主意的人也就只有李正了。   阿史那又凶狠地咬下一口手中的饼。   长安的另外,段纶知道了李正要扩建印书坊的消息,此刻心中有些忐忑,也很兴奋。   等了这么久,筹谋了这么久,李正终于打算出手了。   朝中也终于打算要出手了。   一直以来五姓就控制着读书人。   这种日积月累的控制迟早反噬他们的自己。   眼下这种反噬可能就要来了。   消息散布朝野的三天之后,中书省对科举事宜一直还举棋不定。   唐玄奘终于来到了承天门前,要来面见李世民。   而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到了泾阳。   如今房玄龄是李承乾的老师。   又是陛下亲封的,作为房玄龄的学生,李承乾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了科举事宜当中。   几人通过禀报之后,有几个泾阳护卫队的带路下来到了马圈。   在这里远远就可以看到远处忙碌的泾阳的村民。   房玄龄说道:“每一次来泾阳,老夫总觉得泾阳像是换了一个面貌一般”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