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饿很心急,遇见机会他就要搞一搞。 但是王不饿也不太心急,每一次搞的时候,他都会精打细算。 虽然让人觉得有些太急了,但却从来不会感觉到唐突。 想要否定,却又找不到什么更好的理由来否定。 吏部的工作效率很高。 得益于秦朝时期的各项制度。 对于工作,你只能做的比要求更加严谨才行。 秦朝的行政级别最小只到县一级,也就是说,朝廷会一直管到县这里。 县再往下,那就是郡县管理的了。 从严格意义来说,县官是官,县以下的官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员。 他们更像是地方性质的临时工,决定权在于县里面,不上报朝廷,也不走朝廷的财政。 所以,刘邦当年的亭长就是这么来的。 直接通过主管群吏进退的主吏橼萧何走通关系,直接搞个亭长当着玩玩。 而即便是亭长,大小也是个官府的人了。 可即便如此,不事生产的刘邦依旧被人嫌弃。 这一次的变动暂时不会牵扯到乡亭一级,所以对于吏部来说,无非就是找合适的人麻烦了一些罢了。 但那也是要分时候的。 汉建国以来,吏部除了忙碌正常的事情以外,就是对现有的官员进行分级管理。 何为分级管理? 汉军在攻占一座县的时候,就会对地方上的官员进行摸排调查,从而得出一个上中下的评论。 吏部在归档的时候,会将上中下三个评论的官员归档在一起。 同时,又对上中下三个档次,进行了更加细腻化的分档管理。 按照年龄,潜力,对每一个档次在细分一个上中下档次。 所以,上上未必就是最好的,上下又未必是最差的。 级别越低,年纪越大,潜力就越小,这样的人哪怕风评为上,最终也只能拿个上中或者上下。 因为这个年龄已经不再具备继续培养的意义和价值了。 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的任免升迁。 这一套制度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汉国官员太少了呢。 而每一个国家在建国开始的一段时间,都会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 官员的组成分为三个部分,一类是之前的老旧官员继续担任,二类是军功将士上任官员,三类是新提拔的人才。 其中一类和二类差不多要占据九成以上,这九成中,一类又会占据七成以上。 所以,王不饿为了能够加速人才培养与发现,就下令组建了这套体系。 放在现在,那就极为方便了。 吏部直接打开了存放上上官员的库房,然后又找到了,官员以及吏的档案。 通过档案的调阅,加上王上下达的命令要求,吏部很快便挑选出了合适的人。 其中每一个位置都有至少五个人选。 县令是从县丞和县尉中挑选出来的。 县丞,则是从主吏橼中挑选的。 县尉,是从狱橼中挑选的。 主吏橼,是从主吏橼手下的吏橼中挑选的。 每一个官员,都是从吏中挑选的,这些人年轻,经验或许会有所不足。 但实验性质的,最不怕的就是出错。 况且平阴县位于洛阳旁边,不论是吏部还是王不饿,都会派人时刻盯着。 淮阴! 最近淮阴城内的气氛很热闹。 淮阴人茶后饭余之间,也更是多了一些谈资。 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他可以选择性的遗忘一部分记忆。 比如说当年,韩信曾受屠户胯下之辱,这件事情就让淮阴百姓谈论了很久。 以至于一个个谈起韩信,无一不是一脸的不屑,然后说一句,哦,那个没蛋子的憨货啊,俺知道,就他那怂样,估计早不知道死哪去了,恐怕尸体都只剩下骨头了,不对,可能骨头也剩不下。 然而现在。 城内人再说起韩信的时候,无一又不是伸出大拇指,一个个恨不能将他吹到天上。 而当年的那个屠户,听闻韩信成为了汉军的将军,甚至还在灭楚战争中独统一军,立下不世之功的时候。 这个屠户的心态就崩了,紧接着就是原本强壮的身体,突然间就像是被抽空了一般。 再然后,韩信亲自带着数万汉军来到了淮阴。 屠户甚至不敢上街去看一眼,只是听人说起那日的场景,就吓的浑身瑟瑟发抖。 紧接着,一病不起。 至于韩信,似乎早就忘记了这个屠户,连派人打探这个屠户的消息都懒的去做。 反而是进城的第一时间,便派人去当年救助自己的那位老妇家中。 得知老妇依然健在,韩信便放下一切,亲自登门拜谢。 拜谢当然不是说句谢谢就完事的,韩信还带去了极为丰厚的礼物作为回报。 韩信的成功,让很多人都备受鼓舞。 哪怕成功的不是自己,出去吹个牛逼也行啊。 大汉将军韩信是俺的同乡,当年俺还跟他一起聊过天呢。 然而,高兴的高兴,郁闷的郁闷,还有人则是不高兴也不郁闷,就是家里面快要翻了天的。 看着家里面快要吵翻天的洪闵,恨不能摔门而去。 但是看着今日的出场阵容,他还真不敢就这么一走了之。 “你说你也是的,这脾气多少年了都改不掉,你说你这些年来得罪了多少人?亲家好不容易才把你抬上去,结果三个月不到你就被撸下来了,现在好了,事情都是你做的,功劳反倒是成了人家的。”洪成看着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几乎是每天都要来数落他两次才行。 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准时准点,如同上了发条的闹钟一般。 然而,老父亲话音刚落,岳父的教诲就来了。 “你不愿意改掉你的脾气,这事老夫也不怪你,人贵在有坚持,尽管你这些年得罪了那么多人,老夫能帮衬的还是在帮衬着你,但是这一次,你不能再由着性子了!” “妇公,当年小婿只不过是帮他说了两句话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现在就这么找上门去,岂不让人看轻?”洪闵愁眉苦脸的看着自己这一家人。 反正咋说都是自己没理,谁让因为自己的脾气,这些年两家没少给自己擦屁股呢? “什么看轻不看轻的?当年那么多人都在看着,除你之外,可曾有人为他说过话?说话之后你得罪了多少人,现在为什么越混越差,你心中难道就没点数?”岳父听着这话就来气。 指着洪闵继续说道:“今天你若是不去,老夫便是豁出去这张脸不要了也得去找他,你之所以今天混的这么落魄,全因当年的那两句话。” “就是,老子这张脸也不要了!”洪成同样气呼呼的看着洪闵。 洪闵觉得自己的脑袋都快要炸掉了,他能理解两位长辈的疯狂,而家里面的其他人甚至比他们俩还要疯狂。 那可是韩信啊…… 大汉的统兵大将啊…… 当年养了她一段时间的老妇,如今得到了什么? 老妇家中早已无人,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她能不能养韩信都还是一回事呢。 韩信打算接她跟自己一起去洛阳,然后在洛阳为她养老送终。 但老妇却拒绝了,她不想离开这里,不想离开他的亲人太远距离,这样就不能经常去看他们,他们的坟墓会变成野坟。 然后韩信便送了十亩大宅一座,往后吃穿用度,全由韩信来负责。 他们一家人倒是没想过让韩信像对待老妇那样对待他们。 所求也不多,就是希望韩信能够将四处受到排挤,打压的洪闵带在身边就行了。 “老洪!老洪!哟,叔伯们都在呢?”门外探出了一个脑袋,笑嘻嘻的看着院子中的情况,也不见外的打了招呼。 “是你小子啊……”洪成看了眼来人,有些无语。 这俩狐朋狗友的,混的都不咋地,倒是脾气很相投,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好友。 “嘿嘿,老洪,快跟俺走,县令找你呢!” “找我?”洪闵愣了下,县令找自己干啥?自己虽然经常在县府,但也经常一个月都见不到两次县令,说话的机会更是全无。 估摸着县令也就是知道本县有洪闵这么一个人在县府当差,至于干啥的,可能就要打个问号了。 “应该是好事,我看到有上面的人来找他,然后他就让俺来找你了,连对俺的态度都不一样了。” “快……快去……”洪成和岳父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催促着洪闵。 然后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甚至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意思,是不是韩信找到了他? 一个时辰后…… 微微醉,浑身带着浓郁酒气的洪闵回到了家中。 两位长辈还在苦苦的等着自己,甚至几案上还放着饭在等着自己。 闻到身上的酒味,两人瞬间大喜。 被县令叫走了,还喝了酒,肯定是好事无疑了。 “儿啊,县令找你何事?”洪成连忙上前问道。 洪闵看着自己的两位长辈,脑袋瓜子一直嗡嗡嗡的闹个不停。 好事倒是好事,可到现在他都还一脸懵逼的不知道,到底是哪路神仙在帮自己? 韩信? 不该啊,若是韩信在帮自己,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想不通…… 真的想不通…… 洪闵将调令从身上取出递给两位长辈,然后开口道:“吏部调儿去三川郡平阴县任主吏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