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赵佗的试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眼将来,肯定是南边更重要,毕竟航海经济嘛。   但是放眼现在,西边绝对比南边重要一万倍。   因为西边几乎就是现成的经济体系,而南边,则大多为原始环境,尚未开发。   部族人群过度分散,又是以部落为主,很难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所以,随何去南边虽然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但实际上在王不饿的思想中,南边已经回来了。   赵佗根本不可能做出任何抵抗意识的。   而有这种想法也绝不仅仅只是因为装逼,而是抽丝剥茧之后,通过现实情况推断出来的一个结果。   其一是赵佗虽然在南边站稳了脚跟,但是这些年也还是被当地土著搞的有些焦头烂额。   其二便是秦朝倒台以后,虽然给了赵佗机会,但同时也断绝了赵佗的后路。   再看现在,当初赵佗带去的那些人,也渐渐的老了。   其实现在赵佗的身上,遭遇了跟匈奴人一样的困境。   那就是没有足够多的女人为他们生育下一代,而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土著又对他们极其的仇视,正常的通婚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战争去掠夺对方的女人,然后为自己生育后代。   但即便是这样,新增人口也是远远跟不上的。   其实历史很简单,特别是古代的历史,根本就没有什么纯粹的大义存在。   有的只是利益。   赵佗为什么臣服汉朝?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得不臣服了。   一旦拒绝了汉朝,他的南越就别想再有任何后路了。   随着老一代将士的年龄增加,加上南边气候恶劣,对人的身体会产生潜意识的伤害。   基本上可以说,不论男女,到了四十岁以后,大多数人身上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了。   五十岁往后身上的病症就更多了。   迁徙人口想要彻底的适应一个地方的环境,并不是说一二十年就能适应的,而是需要两代人,三代人才能初步完成这个适应的过程。   或者说需要几次的生育,才能渐渐的优化这部分基因,让他更适合在这里生存。   所以说,赵佗若是不归顺汉朝,那么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很单一了。   已经提不动刀的岭南军团,以及人数根本跟不上用的下一代,会遭到岭南土著的疯狂攻击。   而这个时候,他已经失去了任何反击的机会。   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丢掉现在的地盘,然后渐渐的收缩到一座城池中。   或许能够在这里苟延残喘下去,或许会被土著消灭。   又所以,赵佗的归顺,并不是因为汉军主力没办法去到岭南,仅仅只是因为他自己扛不住了。   需要汉朝的这张虎皮来为他撑场子。   所以,不管是刘邦的汉朝也好,亦或者是王不饿的汉朝,还是其他人的什么朝代也罢。   到了现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随便派个人过去,只要能好好的跟他聊一聊,结果都不会差。   而与此同时,历经千辛万苦的随何,终于是来到了岭南,来到了番禺县。   也正是赵佗的南越国都城,而此时的赵佗,年仅四十余岁。   虽然这个年纪已经能被称之为老汉了,但赵佗这个人又是一个特别能活的人。   历史上活了一百多岁,也就是说,哪怕是今年出生的一批人,可能有一半人都熬不过赵佗这个已经活了四十岁的家伙。   此刻的赵佗,双手扶于背后,眼神不断的瞥向北方。   他在等!   南越这个地方虽然环境恶劣,虽然不如内地。   但这毕竟是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远的地方虽然还没能控制,但是番禺附近,已经完全被自己控制了。   而且这里也随着岭南军团的到来,带来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基本上可以说,对于番禺周围的初步开发,已经完成了。   而汉朝皇帝突然遣使来番禺,目的是什么?   对于赵佗来说,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大王,有结果了!”   “如何?”赵佗满脸平静的问着。   “完全打不过……”属下犹豫了下,又说道:“从过程和结果上来看,汉军似乎更像是这里的土著,对于丛林作战很熟悉,也有不错的配合,如果不是我们的人及时赶到,他们恐怕就要被一锅端了。”   赵佗紧紧的皱着眉头,这个情况有些超出自己的预计啊。   自己刚来的时候是啥情况?   号称五十万大军啊那可是,就算有点水份,直接对半砍,二十五万大军还是有的。   可那时候自己是啥情况?   还不是被这些当地土著追着到处打?   因为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而秦军士兵又不善于丛林作战,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可没少在这上面吃亏。   装备精锐的秦军,被拿着木制骨制的装备打的到处乱窜,就算是追击,也绝不能掉队,否则十有八九就出不来了。   当初他们吃尽了苦头,为何现在汉军却能如此轻松?   “告诉他们,嘴巴紧一些,这件事情若是敢透漏出去,本王饶不了他们!”赵佗语气平淡的警告道。   ……   遭遇袭击是几天之前的事情,后来赵佗的军队刚好赶到,双方一阵PY,就此休兵止戈。   对方虽然不满,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随何则带着使团,跟着赵佗的军队,一路来到了番禺。   这糟糕的天气,又湿又热,不过雨水倒是挺充沛的。   除此之外,还让随何发现了一个重点。   那就是这里的谷物,可以一年三熟。   虽然吃起来味道没有北方的香,但这年头谁管你香不香啊?   一年三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朝廷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了。   就是这路况让他很捉急,虽然这次出行准备万全,但实际上这一路也是遭受了不少波折的。   这真要是开发出来了,就是粮食也不好往回运输的。   “有没有看出点什么异常?”一间院子内,随何看着自己的使团校尉韩进。   “异常肯定是有的,我发现番禺城内有不少的土著往来,似乎赵佗跟他们有密切的联系,另外就是当日的事情,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总感觉这不像是一场意外。”韩进说道。   随何微微一笑,道:“你总算是想起来了,这事本来就不是一场意外!”   “随使何出此言?”韩进愣了下。   “很简单,我们当日的路线,并没有偏离道路,那些土著若是以打劫的名义攻击我们,反倒不会让老夫有所怀疑,但他们偏偏说我们越界了,那条路虽然不明显,但也是有人经常路过的痕迹的,走在路上都能说是越界?况且这两天的观察,那似乎是条主路!”随何依旧笑眯眯的说着。   “陆使是说?这事跟赵佗有关系?”韩进这才恍悟过来。   番禺城内有不少的土著,而且有些明显是在这里置办了房产的,让他们像普通百姓那样生活在这里或许不大可能。   但是作为联络,还是很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随何也观察到,在城外的一些村庄内,似乎有土著的身影。   这意味着赵佗已经收拢了一批土著,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搬进村庄,开始按照汉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了。   “不错!正是如此!”随何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其实当日赵佗的军队出现的时候,老夫就有所怀疑了,我们是越界,难道他们就不是越界吗?为何土著见了我们二话不说直接开打,而他们过去三言两语这事就解释清楚了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语言不通吗?恐怕未必!”   当种种迹象摆在面前的时候,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这就是一次有目的的攻击,亦或者可以看做是赵佗对于他们的试探性攻击。   至于目的?   随何心中大概是有数的。   告他一状?   也没有这个必要,那样未免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不利于自己的这次谈判。   不过就算是随何,也不得不承认,其实赵佗的这一次试探,反倒是帮了他的大忙的。   单单凭借着一张嘴,是很难让赵佗相信自己说的那些话的。   而在这种外交场合中,往往最管用的其实是拳头。   现在双方已经亮剑了,而赵佗对于汉军的战斗力也应该有些数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这其实是有利于自己接下来的计划的。   韩进就是出自南郡大营的,他的手下也全部来自南郡大营。   而南郡大营就是针对岭南这种丛林环境特意训练的一支军队,先前王离没少在训练上面下功夫。   钻山林,过沼泽,不带任何食物和水进去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的都是常事,基本上每个人每年都要体验两三次这种生活。   而汉军所作出的努力其实也不仅仅只是这些,他们的兵器也跟其他地方的兵器有很大的不同。   每人配备两把刀,一把是比骑兵刀短了半个手掌长度的主战刀,一把是宽大厚实的大砍刀用来开路什么的。   另外就是没有配备弓箭,而是人手一把手弩。   手弩得体积更小一些,弩箭的长度也更短一些,但是在丛林这个环境,并不需要太远的射程,短小而有力就行了。   韩进想了想,很是认真的说道:“要打就打呗,现在来看的话,咱们主力过来以后,他们还真未必是咱们的对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