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生活模式最重要(第二更) “当初不曾想过,棉花的作用竟如此大。”李成器还记得棉花种子是他给弄到的。 大唐有钱人把棉花当花养,同时又知道白叠子是由棉花制作而成,却没人种。 一者不会种,二者是占用粮田,三者觉得不如养蚕和种麻,习惯了。 直到现在,百姓终于明白棉花能够用来做什么了。 棉布倒是其次,最好用的是拿棉花当保暖填充物和制作棉线缝衣服。 皮衣暖和,皮少,衣服贵,又是军械制作的材料。 “尤其是盖的被,比丝绸沉,但比皮子轻,又保暖。” 李成器提到被褥,夏天他也盖一个薄的棉被。 “今年收获之后,把棉花种子带到西北地区,当地种植、收获、纺织,那里有百姓。” 李易不想在大唐好的地推广棉花种植,一旦放出去,大家保证会觉得粮价变低了,不如种棉花。 粮食价钱再低,也得让百姓种,或者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不包括棉花。 如甘蔗、油菜、芝麻,取糖、取油。 “可耽误种粮?”李成器担忧那边的地方种多了棉花,粮食不够吃,那里打仗,后面运送粮草成本高。 “收拢外部部族的人,给开高价,让他们补充,他们放牧过程中有空闲时间。” 李易对此早有准备,大唐的边关乱,一些部族当墙头草,随时可以叛变,随时又能归顺。 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叛和降是形势所迫,不管是那一种,他们始终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只在于打不打仗的问题,有的小部族不想打仗,给人家当炮灰死了不值得。 沙陀族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原来距离吐蕃近,吐蕃要求他们打大唐。 他们一看情况不妙,赶紧跑,归顺大唐,然后在一个角落里呆着繁衍生息。 历史上他们繁衍着就变成国家了,别人都打废了。 欲让各部族真心归附,必须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牲畜可以继续养,再有土地种作物,作物的收入稳定,有了地和房子,他们不需要叛。 还有处在李易那时蒙古地方的各族,他们整天就吃肉、喝奶、喝茶、喝奶酿制的酒。 根本不种田,逐草而徙,然后跟大唐换茶叶,有时候也换点米回去煮着吃。 整天这样生活,指望他们安稳下来,呆在一个地方不动,不现实。 不与大唐人在一起生活,哪有归属感? “大哥,一同农耕,才是推动民族融合的最好措施。不能是继续放任,必须引导。” 李易提到居住地稳定和民族融合的关系。 不然生活习惯不一样,对方今天跑过来猫个冬儿。 等春天又带着牲畜去好几百里之外,许多个月不回来。 对于那些人来说,猫冬的地方不是家,他们的家是帐篷和亲人。 “若他们不愿,该如何?”李成器觉得李易说的话有道理。 可是就跟京兆府百姓种大棚一样,最初没有人种。 哪怕李家庄子种了之后赚许多钱,百姓依旧观望。 直到在各县里建了试点,百姓真正拿到了收入,其他人才跟风。 今年收了种子送过去,按照京兆府百姓的办法,需要耽误好几年时间。 李易点下头:“想到了,给钱,雇他们种,一天给个二十钱,他们就愿意。 或者用发酵茶、烧烤的调料与他们折算钱交换。 然后咱们去收,收的价钱高,他们就会琢磨,我种的地里出产的东西能卖那么多的钱? 第二年不用说,他们自己就愿意种了。头两年给的价钱高点,等种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下降,但还是有很多利润。” 李易针对那边的人采取的是另一种方法,诱。 一旦种上了,种习惯了,觉得比较稳定,哪怕之后的价钱低了许多,看到比自己放牧容易,他们还是会坚持。 能种棉花,自然也会尝试着种蔬菜吃。 外面草地中的野菜,哪有经过多年栽培出来的蔬菜好吃? 至少没有黄瓜和白菜、茄子、豇豆什么的。 李成器认真地听,决定回头跟三弟说一下,有利于大唐统治。 …… 京兆府的百姓在努力干活,豆虫出来了,不,蛾子出来产卵了。 同时报纸上说了战争的情况,苏禄带着突骑施叛变了,引白衣大食和吐蕃去打大唐的地方。 不过咱们大唐也跟着出兵了,一定不会叫敌人得逞。 前方的将士在保护大唐不受欺凌,大家应该努力工作,种出更多的粮食,给前线的将士们送去。 以前边关打仗,朝廷不跟百姓说,百姓不知道。 只有大唐打胜仗了,有了战报回来,报喜的人一路骑马冲,一路喊,百姓才了解。 现在变了,报纸上会说,还很煽情的那种,培养民众拥军的思想。 豆天蛾出来,百姓开始盼,不去打扰,等豆天蛾产卵,再根据报纸上介绍的方法养。 种葡萄的人家也等着,等别人家豆地里的蛾子飞过来产卵。 不能让豆虫把葡萄叶子全吃了,却可以选择性地养一些。 报纸上介绍,葡萄种植要打尖,又叫抹芽,等坐果时要掐尖,掐下来的尖扔嘴里吃了就行,酸酸的。 人不吃,用来喂豆虫,豆虫都说了,和吃鸡蛋一样。 “大家现在呢就是看着,在蛾子没有产卵之前不要驱赶和捕捉,即便蛾子也能吃。” 小兰的庄子,有二十亩大豆地,永穆公主今天没去闻恬兰香阁,休息。 闻恬兰香阁送完了婴儿背带后,每旬营业两天,百姓们都知道了。 越是如此,越显得闻恬兰香阁尊贵,人家不需要天天营业。 永穆公主最近生活得很快乐,她自由了,不用呆在宫里。 有时在自己庄子教孩子,有时去店中,有时跑到李家庄子。 她不愁赚钱,把过日子当成了玩儿。 别的未出阁的女子会幻想自己未来的夫君是什么样的,万一嫁错了郎怎么办。 她不想了,知道是谁。 现在她教邻居们如何养虫子,邻居边听边问,不怕错了。 邻居已经知道这个美女邻居是谁的人,李东主。 李东主的女人一定是得到真传了,不会差。 “等产完卵,能够看到一只只小虫子的时候,摘豆叶喂,要摘背阴一面的,向阳一面的摘了影响大豆生长。” 永穆公主继续说,脸上是甜甜的笑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