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来心知父亲的脾性,言出必行。 怕他受旁人谈论,在朝中,也极少谈起父子间的关系。 故在六部,极少有大臣知道,他们是父子关系。 “儿子知道了。” 夜里,刘健总觉得睡不安稳。 李兄和谢兄的儿子,不就是碰见严成锦后,仕途发生改变吗? 且严成锦怎么会如此好心,弹劾了他,还邀请去都察院当官。 正常人也不会如此吧。 翌日,来到都察院值房。 刘健坐下后,忙不迭对李东阳和谢迁道:“严成锦有古怪,昨日我儿弹劾他,他竟让我儿去都察院当御史。” “万万不可去!”谢迁道。 李东阳倒是好奇:“为何如此突然?” “老夫也想了一宿,终究是我疏忽了,来儿有抱负,不想在中书舍为官。”刘健长叹。 当初落榜,刘来郁郁不得志,无处可去,才选了中书舍。 中书舍平日只是替陛下写诰敕,醮斋的告文,难有作为。 如今严成锦让他去都察院,就不安分了。 刘健这么一说,李东阳和谢迁就懂了。 “怕是难以挽回了,可六部不缺可以当御史的言官,严成锦要刘公的儿子做什么?”李东阳不解。 三人相视一眼,总觉得严成锦在谋划什么。 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翻看修好的大明律,再温习一遍。 姜文三人经过培训,基本能批阅十四道的疏奏,分担他的职责。 此时,文吏快步走进来:“大人,刘公来了。” 严成锦抬头,就看见穿着大红蟒袍的刘健,风风火火走进值房。 “刘公来我都察院……” 刘健黑着脸,急切道:“老夫也不跟你兜圈子,你让我儿来都察院做什么?” “写弹章,纠察朝野,刘来虽考不上科举,但弹章写得严谨。” 严成锦直言不讳,说出了他的第一层想法。 听有人夸自家儿子,刘健脸色更黑了:“你休想拍马屁,老夫才不上当,你究竟想做什么?!” 在朝堂争斗多年,区区马屁,岂会听不出来。 刘健善断,果然难忽悠啊,严成锦仔细思索片刻:“两京十四道,设立御史衙门后,传回的疏奏比以往多,需要填补御史的名额。 若非刘来弹劾本官,本官也不会看上他的弹章,刘公要怪,就怪刘来。” 刘健指着严成锦,气得说不出话来:“你果然……果然是报复!” 身为内阁大学士,这样中伤同僚不好,但他忍不住了。 可此子又没有可以弹劾之处,气死他了。 严成锦摇摇头:“本官不会逼迫。” 刘健气得习惯性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怒道:“本官不同意,你休想调人。” 大明的都察院机构简单,御史所做之事,还是写弹章。 想要大明趋于兴盛,必须各司纠察至细微之处。 像六部那样,设立四司,分管要务,就是明智的做法。 “本官岂会为了一个中书舍人,坏了都察院与内阁的关系。” 啐! 老夫信你个鬼,刘健气咻咻地站起身,想来此子不会说,便转身走了。 大清晨,刘来早早来到严府。 刘来去惠民药局抓药,休养三日后,身体堪堪恢复了些。 望着严府的大门,朱漆掉尽,露出黑黄色的木头,门匾也没有。 三品大员门前,通常会放石狮子镇宅,可严府也未见。 不禁疑惑,严成锦身居高位,怎会住这样破败的院落? 他轻扣门扉:“下官是中书舍人刘来,想求见严大人。” 门内传出声音:今君为我千万弹。 这是暗语? 刘来想了想,只好红着脸,羞愧道:“下官是内阁大学士之子,刘来,还请开开门。” 府门没有反应。 正在此时,严成锦正身穿软甲,在新院练习最近学的抢术。 门子来禀报:“少爷,门外有一人说是刘公之子,要求见您。” “不见。” 刘来在府外等了许久,只见,一顶破旧的轿子,停在府门前。 严成锦刚坐上轿子,就听轿外响起声音。 “下官想去都察院,严大人可否调动下官?” 刘来低着头面红耳赤,站在轿子旁作揖,今日来此,正是为了求严成锦。 严成锦身为九卿,调动一个中书舍人,应该是能做到的。 只听,轿子里传来声音:“刘公昨日来都察院,不许本官调动你,回去吧。” “可……明明是大人,要下官去都察院。”刘来微微抬头,不甘心地问:“大人要下官如何做?” 严成锦从轿帘旁,递出一张纸:“你自荐,本官替你在御前美言。” 刘来面色僵硬,想不到还有如此做法,但他很快在纸上,写下决心和抱负。 午门后,广庭, 弘治皇帝穿着金黄色的亵衣,晨起操练。 严成锦来到时,他跑过午门的月洞,卡点刚好。 “陛下,刘来自荐调任都察院御史。” 萧敬将纸接了过去,弘治皇帝不解,刘来前几日才弹劾严成锦,怎会甘于去都察院。 中书舍人为从七品,而御史则为七品,调任就升官了。 虽然是刘健的儿子,但朕也不能般徇私。 见弘治皇帝犹豫,严成锦仔细斟酌后,才道: “臣看过刘来以往的文章,写得极好,只是与八股不和,故而落榜,若屈身在中书舍,是大材小用。” 唯有一点,能令陛下动私心敕封。 那就是人才! 陛下为此,连刘吉和王越等人,都能重起重用,更遑论刘来。 严成锦从袖口抽出一沓白纸,这是三日来,收集刘来的文章。 弘治皇帝一目十行,眉宇间,露出几分赞许之色。 “写得不错。” 萧敬看了严成锦一眼,小声地道:“陛下,刘公似乎不愿刘来调往都察院。” 身为东厂的厂公,自然要给陛下汇报一切动态,以便陛下决断。 严成锦目光微转,深深地看了萧敬一眼。 公公,你越来越皮了,可是想去非洲? 弘治皇帝将纸条收起来:“朕自会斟酌。” 从广庭回来,他换了冕服,来到华盖殿,命人召来刘健。 “方才严成锦给朕呈递的,刘公看看?” 刘健看完后,忙道:“陛下,这定是严成锦用了计策,哄骗我儿。” “朕也是这么想的。” 没等刘健高兴太久,弘治皇帝又递给萧敬一份册子:“刘公看看,这是刘来所写的文章?” 片刻后,刘健有种不好的预感:“是。” “朕觉得,留于中书舍抄录宝册和诰敕,屈才了,刘师傅以为呢?” 刘健老脸狠狠抽搐一下,他想骂人。 简直与坑害王守仁和李兆番,如出一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