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让你当太子真是屈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厚照执着笔,半天不写一个字,饶有兴致地审视:“本宫帮你写下来,你要给本宫十两银子。”   “成交。”严成锦毫不犹豫。   朱厚照看他如此痛快,脸色一变,立即反悔了:“其实本宫方才想说的是十万两。”   严成锦嘴角微微一抽:“臣找王大人去,王大人定然不收银子。”   “本宫写!不过你得告诉本宫,王师傅和张师傅的手稿,有何特别之处?”朱厚照问。   “四书五经太宽泛,臣猜测,两位考官会从里头出题。”   严成锦在经筵上,听大臣们讲学时发现。   担任过科举考官的大臣,出的题都是他们擅长的内容。   像程明政和李东阳,在经筵上所推崇的学术,就写入了考题中。   这就好比考研考博的时候,深入了解想考的老板,看他出过什么书,以及以前的考题等关键资料。   科举的考题由陛下和两位主考官出,并无太多的限制。   “好吧,本宫写给你。”   朱厚照抓起两支笔,左右开弓,纸上笔走龙蛇,写得极快。   看得严成锦叹为观止:“想不到,殿下还有这等本事。”   “你以为父皇叫本宫抄《皇明祖训》,本宫是如何抄完的?”朱厚照十分得意,父皇罚他抄皇明祖训,他就左右两手一起写。   原本只是找找乐子,谁成想竟真能写出来。   ……   傍晚时分,坤宁宫。   弘治皇帝蹙着眉头,看向一旁的萧敬:“太子呢?怎么还不来。”   陛下今日来陪娘娘用膳,请了太子,却不见太子来,萧敬忙道:“奴婢去看看。”   片刻后,萧敬回来禀报:“殿下说,他不饿,就不过来了,请陛下和娘娘慢用。”   弘治皇帝微微一愣:“没告诉他今日加了鸡腿?”   萧敬面露难色,支吾地道:“奴婢说了,殿下说鸡腿也不来。”   “厚照在做什么?”张皇后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性,定然是在做“有意思”的事,才茶饭不思,别闯祸才好。   “似乎是在读书,殿下不让看,奴婢也不知道。”萧敬邀功似的道。   当忘崽夫妇也挺好,弘治皇帝倒了一杯清酒,问:“太后身子如何,朕有些日子没去仁寿宫请安了。”   “陛下放心,太后身体硬朗,臣妾今日还去仁寿宫陪太后说话了。”张皇后宽慰。   弘治皇帝拉着张皇后的手:“幸苦皇后了,朕忙于国事,还请皇后多费心。”   陛下和娘娘相敬如宾,十几年来如一日,太子不在的时候,才会有些“小动作”,萧敬习以为常了。   次日一早,霞光万丈。   文华殿经筵,由刘健担任主讲官,却没看见朱厚照,“太子殿下呢?”   “下官也不知道。”佐官道。   “去都察院,问问严成锦。”   严成锦正喝着枸杞茶,正在这时,小太监进来询问:“严大人可知道殿下在哪儿?”   “去良乡了。”严成锦想也不想。   朱厚照八成是去良乡了。   前日,西域进了一头金钱豹,养在大观园,吸引了不少人去看。   番商从西域带来货物,多为奇珍异兽,博中原人的眼球。   良乡商会将它们买下,通过牙行,贩卖门票,能赚不少银子。   听说,张家兄弟也想在京城弄个大观园。   半个时辰后,   严成锦坐着马车来到良乡,街头的书生们在议论,藏书馆有人公然卖考题。   “朱厚照卖考题换银子?”   朱厚照这厮曾说过,想招兵买马,亲自征讨达延汗。   为此,乐此不疲的赚着启动资金。   对于自己给自己封大将军的人,这似乎是基操,勿溜勿溜。   严成锦来到藏书馆,发现朱厚照在阅览室中,给人讲题。   听课的书生,多是见过朱厚照斗诗的人,知道他才学颇高,才愿花时间听他讲学。   “易篑二字出自《礼记》,说的是人之将死。   为人者康乐,舍施有迹,为己者鹤湛,播种有方,故小子十茎之敢分,岂先生一毛之不拔,推其余以补也……”   严成锦一听便知,这是王华讲过的赋文。   一刻钟后,   朱厚照喜滋滋地讲完,看着台下的书生,“今日且先讲到此处,想听的明日再来。”   书生们意犹未尽地散去。   冯太监捧着银子走上来,乐了:“殿下,赚了一百三十二两银子。”   朱厚照蹲在地上数着,兴高采烈:“明日本宫让王不岁印出来,卖考题。”   朱厚照竟干起了知识付费?   让你当太子真是屈才了……   “殿下,臣有一事相求。”严成锦继续道:“若陛下知道了,且记得说,与本官无任何关系。”   “父皇不会知道的。”   “慎重起见。”   “……”朱厚照。   ……   国子监,   祭酒周福看见许多监生,手中拿着相同的试题,仔细一看:秋闱考题预测,错过再等三年……   “这是?”   那书生面红到耳根:“回禀恩师,有人在良乡藏书馆押题,学生怕真押中了,便买了一份。”   有人敢押秋闱的题?周福沉吟片刻,决定向朝廷揭举,这样居心叵测的人,应当让陛下降旨,诛杀九族。   将疏奏写完,命人呈递到内阁。   他决定去良乡一趟,看看谁如此大胆,敢押秋闱的题。   还大言不惭,错过再三年?   “这良乡的车马之多,堪比京城了。”周福心中感慨。   马夫道:“老爷,这里就是藏书馆了。”   周福躬身下了马车,眼前这座藏书馆,比国子监还要气派。   门前有一块石碑,上头写着两句诗词,意境豪迈,令人惊叹不止。   “入馆前先洗手。”看门的书吏拦住。   “哼!押题的先生在哪里?”   “那边的借阅室。”   生气地走到借阅室前,周福有些看呆了,这不就是太子吗?   太子没事卖题目作什么,这不是坑老夫吗!   完了……   “快,回去……追那封疏奏!”   ……   华盖殿,   弘治皇帝在此批阅疏奏,换一换工作地点,身心也会愉悦一些,御案上压着一堆疏奏。   “秋闱近了,张升和王华的考题,出完了吧?”   萧敬禀报:“出完了,已经命人封装。”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此时,小太监呈上来一封急奏,萧敬打开后递给他。   弘治皇帝一看是国子监周福的疏奏。   “良乡藏书馆有人押考题?谁如此大胆!”   一直在闭目养神的牟斌睁开眼睛,期期艾艾:“是太子……”   弘治皇帝嘴角微微一扯,深吸一口气,而后愤然道:“误人子弟!准备一下,朕要去良乡。”   紫禁城边缘,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在温习大明律。   戴姗地走过来,忧心忡忡道:“成锦啊,咱们都察院许久没来业务了。   再这样下去,六部言官会说咱们只吃粮不管事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