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罪己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已经是第十一封疏奏了。   内阁三人心事重重,李东阳朝严成锦,投来埋怨的眼神。   今日陛下心情低落,如何承受得了,你不能过一段时间,再弹劾?   严成锦微微低头,静等弘治皇帝看完疏奏。   吴宽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站在殿上,心头却慌乱如麻。   “陛下,弹章上写了什么?”   弘治皇帝翻开它的时候,并未直接看罗列的罪行,而是看罪状数。   严成锦这家伙的弹章,字迹像李东阳,行文如杨一清,论罪如谢迁。   集百官之长,为己所用。   但,唯有一个特点,是他自己的。   就是罪状的数目,永远是七条,不多不少。   “这封弹章,严卿家准备了多久?”弘治皇帝问。   严成锦不敢隐瞒:“自吴大人当上都御史起,至今半年有余。”   厂卫只要调查,就能从文吏口中得知,从吴宽入都察院,他就开始看宗卷了,无法隐瞒。   吴宽踉跄一步,本官拿你当同僚,你的良心……   他心口一阵绞痛,好似有成千上万只蚂蚁,撕咬不止。   “臣…想看看弹章。”   萧敬忙将弹章呈了下去,怕他撕毁,并未交给吴宽。   严成锦倒不内疚,诚然,吴宽算得上是好官,家中良田上千亩,又在江南等地京营商铺,自力更生,少受污贿。   但担任都御史,却羸弱了些。   抱着不得罪的原则,都察院的业绩,比戴姗任职时,下降了一半不止,从弹章便可以看出来。   御史应该是斗鸡,路走歪了。   吴宽看完弹章,不可置信,虽比不上隐匿土地之罪严重,却也足以令他致仕了。   他无力又不甘心地问:“你…你如何调查得这般详尽?”   同僚一场,为表示尊重,严成锦如实:“是吴奂,吴大人家的二公子。”   王不岁找吴奂要漫画时,不时会得到些情报,久而久之,就全都打听出来了。   严成锦微微抬头,望着弘治皇帝,不知陛下如何决断?   “自从吴卿家任都御史后,弹章减少了许多。”弘治皇帝对此不满意。   看到严成锦的弹章,朝廷的律令,四品以上官员,不可经商。   而吴宽做的买卖,却有不少。   “吴卿家调至南京,掌管南京都察院。”   南京都察院,是个养老的地方,并无实权,所以,写出来的弹章,都是刮痧弹章,不如北直隶受重视。   陛下如此处置,是念在曾为帝师的份上,已是宽大处理。   他连忙低头:“臣领旨!”   都察院空了出来,都察院新任一个都御史。   严成锦这家伙,办事倒还算稳妥。   虽然年轻一些,但也能堪当大用。   马文升等人欲言又止,他们不想严成锦当上都御史。   这个家伙的弹章,令人胆寒。   别人写的弹章,多是伤饬一番,你写的弹章,不是致仕便是流放。   “朕思来想去,由严卿家任副都御史,执掌都察院。”   弘治皇帝语气平淡,毫无波澜。   李东阳等人,却震惊得无以复加。   可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此子写的弹章,以及纠察百官的手法,确实无懈可击。   严成锦没想到,竟只是个副都御史。   严外之意,还会派都御史来都察院。   都御史在九卿中排行末尾,不如六部,更比不上内阁。   副都御史在京城,才堪堪能称得上个是官吧?   严成锦虽不满足,面上却毫无半点波澜:“陛下,为何不是都御史……”   不满意,便要直说。   隐藏在心中,反倒让陛下觉得,他懂得隐忍,城府极深。   这与爽朗直言的人,比城府深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是一个道理。   有时候坦诚,也是一种心机。   但,严成锦是真的不满。   嗯?   李东阳等人看过来,还未见过如此自信之人,敢张口要官。   “严成锦,休要在殿上胡言,还不快谢恩。”李东阳忙小声提醒。   “恭喜严大人了,快谢恩吧。”萧敬堆着笑意,暗自劝道。   严成锦却不为所动,微微抬头,瞥了弘治皇帝一眼,陛下不动我不动。   弘治皇帝面色如常,颇有几分责怪:“你很实诚,领旨退下吧,朕有要事。”   能猜出来,陛下说的要事,就是写罪己诏。   严成锦按耐下献出最后一手的冲动。   大明许久没有封副都御史了。   通常只有都御史,或副都御史中的一位,执掌都察院。   但副的终究是屈于人下,且不算九卿。   “臣遵旨!”   他与六部大臣退出大殿,内阁三人留在殿中,为弘治皇帝侍诏。   出了殿门,走在后头,曾鉴堆着笑容:“恭喜贤侄啊,你今日,怕是要出名了。”   “下官不敢当。”   很快,宫中各大衙门一片震动。   传闻,严成锦连上十一封疏奏,致仕和流放十一位官员。   但,这只是第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第二个令他们震惊的消息,九卿之一的都御史吴宽,调至南京,户部左侍郎陈清,致仕!   两个朝廷重臣,接连落马。   最震撼的,是第三个消息。   严成锦执掌都察院,成为都察院的副都御史。   “此子执掌都察院了!”   “不如我等请旨,将他调到礼部?”   大臣们私下商量,对于他们而言,吴宽就是最好的都御史。   严成锦升任都御史的消息,在宫中各大衙门,谈论了两天。   连朱厚照在东宫,也知道了。   “老高,为何你升副都御史,朝中怨声载道?”朱厚照眨了眨眼,认真地道:“今日讲学,杨师傅接连叹息,本宫还未见过杨师傅心情如此颓丧呢。”   杨廷和听闻严成锦升副都御史,一夜没睡安稳。   虽说与他无关,可总觉得惴惴不安。   严成锦不以为然,过阵子就平静了。   百官静静地等候,观望严成锦上任后的动作,可都察院很安静,接连两日没有弹章。   直到弘治皇帝下罪己诏,朝廷有热闹起来。   严成锦没想到,陛下如此实诚,将黄册清查的数目,如实写在诏书上。   通政司发出邸报,坊间的书商二次印刷,铺天盖地。   霎时,罪己诏就上了京城热搜。   “水田少了一半,实在是昏君啊!”   “议论当今圣上,你不怕杀头?”   “京城人人安居乐业,怎会如此……”   市井小贩在小声议论。   百姓虽然不懂什么是善政,什么是弊政。   但在他们眼中,皇帝能让水田变多,自然就是善政,水田变少,就是弊政。   奉天殿。   弘治皇帝面色犹豫,想问又不敢问,终究是忍不住:“百姓看到罪己诏,反应如何?”   萧敬十分为难,半天吐不出一个字。   百官低着头,坐轿子入宫,倒是听了不少碎语,但不敢禀明。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严卿家,你最实诚,你来说。”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道:“百姓骂陛下是昏君。”   殿中一片哗然。   百官面色不善地看过来,虽然你说的是事实,可也不能明说啊!   他们小心翼翼,观察弘治皇帝的反应。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   显然,被是被冒犯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