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和谢迁也好奇,西南究竟发生何事。 竟要请罢一千二百多个官员?实在匪夷所思,不能以常情揣度。 “陛下,我等想看看疏奏。” 萧敬用锦盘呈下来,疏奏很长,分为上下两册,可想闵珪写这封奏疏时,呕心沥血写了几日。 李东阳翻开疏奏,一目十行看关键: 西南官吏如豺狼当道,舍本而治末,知府不坐衙,小吏假虎威,区区盗案审办月余不能结案。 宜州知州崔言,敛民财数千两,豪掷于美色,衙狱严酷,百姓不敢申辩…… 疏奏的下半册,几乎将数位官员的罪行,依次列出。 看完整篇疏奏,刘健气急败坏,像被人抢了银子。 严成锦淡定地站在一旁,闵珪本就是刑部尚书,让他去西南巡按,职业病犯了。 弘治皇帝不悦的目光落在严成锦身上,朕封你为都查院御史,你光顾着领俸禄? 这原本就是都查院的事。 他眼皮微微一合,略带考核之意:“严卿家以为,此事要如何处理啊?” 此子在九卿中,年纪最轻,刘健和马文升都能当他大父了。 倒要看看,你可如何处置? 严成锦眉头微动,陷入沉思之中。 此事的关键在于,西南这些官吏清白查清,而不是请罢的人数。 如果一千二百余人是贪官污吏,全部砍头也不为过。 但说他们全是污吏,就连严成锦自己都不信,闵珪此举,有连坐的嫌疑。 可难就难在这里,蜀地距离京城遥远,不能立即探查清楚。 “臣需要想十日,才能给陛下答复。” 刘健等人脸皮猛地抽了抽,你这家伙,当了大官还是一个德行! 李东阳微微转头,嫌弃地看向萧敬的拂尘。 “此乃都察院之事,朕给你三日,三日后给朕答复,你说罢斥,朕就罢斥。” 弘治皇帝意味深长地道。 马文升震惊,陛下竟将决策之权,交由严成锦。 李东阳却看出了弘治皇帝的深意。 都察院纠察朝野,纠察蜀地的骄奢酷政,本就是职责范围。 立严成锦为都御史,满朝文武有许多官员不服。 陛下的深意就在此处。 严成锦可没看出是好事,陛下显然心中有了决断,却还要交给他。 这是质疑本都御史的能力? 纵观陛下选任的六部重臣,皆为历经两朝,甚至历经四朝的大臣。 极少有像他这般,四年前才参加科举,就当了九卿。 “臣遵旨。” 出了宫,严成锦回到府中。 此事若裁断错了,必会引起西南大乱,清官受百姓拥戴,罢斥必会引来百姓不满。 西南暴乱,又会有人以此写弹章。 慎重起见,仕途上是不能留下污点的,会影响他入内阁。 如今虽然位列九卿,却也只是刚进入陛下的朋友圈,距离李东阳等人地位,还差十万八千里。 “告诉王大人,让他帮本少爷告假。” “少爷,吃不吃甜瓜?天热吃甜瓜,就解暑了。” 严成锦看了他一眼,欲要揍他,何能堆着笑意,识趣地快跑出去。 翌日清晨,早朝。 弘治皇帝正穿上金黄色的龙衮服,戴上冕冠。 萧敬帮他整理衣裳,如实禀报:“陛下,严成锦告假了,要三日后才进宫。” “朕猜到了,将此事交由他决断,便是不想让他推诿,朕立他为都御史,朝中有许多大臣不服,南直隶的弹章都送来了。” 正好看看严成锦的能力,让两京和十四道的官员闭嘴。 萧敬微微退到一旁,欲言又止,许多大臣立功无数,也不能升任四品以上。 严成锦才步入仕途四年,就任九卿,没有怨言就稀奇了。 穿好常服,弘治皇帝来到奉天殿,萧敬抱着拂尘跟在后头。 礼部给事中张安持芴,微微躬身:“陛下,让严成锦断决蜀地一千二百余位官员的罢免,是否有些不妥?” “严成锦还年轻,臣像他这般年纪时,才中得举人,如何能让他决断?”户部一个郎中附和。 “臣附议!” 百官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刘健和谢迁虽比李东阳迟钝些,此刻也明白了陛下的深意。 但臣子是不能妄自揣测圣意的,他们只好站在一旁装糊涂。 弘治皇帝扫视殿中一眼,慈眉善目地道:“朕口含天宪,所言皆圣旨,岂有收回之理?无事就退朝吧!” 百官左右相视,有点懵了。 下了朝,李东阳回到府中。 在下人的伺候下脱去官衣,换上一身素白的儒裳,管家迟疑道:“老爷,方才严大人来了。” “此子沐休!竟是趁老夫不在家,溜来府上。”李东阳气急败坏,看向管家:“又见清娥了?” 管家忙讨好地道:“在夫人的陪同下,就见了一面,不足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 李东阳气咻咻地来到中堂。 夫人正满心欢喜看着丝绢,李清娥放下手中的针线:“爹回来了。” “严成锦那个家伙来府上了?” 见夫人和李清娥不搭理他,李东阳冷哼一声:“自身难保,还有闲情逸致来我府上。” 严大人心思缜密,能让他自身难保,必定是大事,李清娥听出玄音:“爹是说严大人?” 李东阳呷了一口茶,默不作声。 “爹有解铃之法,何不告诉严大人,严大人于爹有救命之恩……” “爹不去!” “严大人于兄长也有救命之恩,至今未答谢,爹怎么如此薄情?”李清娥微微低头,有些埋怨。 李东阳放下茶盏,走出几步:“爹看在你的份上,才去的。” “嘴硬,清娥不必理他。” 李清娥忽然明悟,爹对学生向来关切,严大人应当是爹迄今为止,官位最高的门生。 又岂会不顾? 严府, 严成锦听闻李东阳来了,走到旧院正堂。 李东阳直接进入正题:“你可知,陛下为何要你裁决?” “官员勾结,藏污纳垢,本是都察院纠察的职责,此为其一。” “下官任九卿之职,百官颇有怨言,此为其二。” 严成锦还分析了几点,诸如陛下也拿不定主意,但不是主要。 这小子竟然看得清楚。 “不错,今日早朝,百官纷纷请奏,就看三日后,你如何令百官信服。” “下官还未想出来,请李大人指点?” 废话,李东阳大老远从东城跑来,当然是来给他出主意的。 严成锦还没想出万全之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