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繍想不到,竟通过与自己无关,来自证清白。 李东阳眸中微动,对着谢迁小声道:“此子倒是聪明。” 谢迁嗯了一声。 百官低着头,心知不可能是严成锦。 严成锦已是九卿之一。 虽比不上六部和内阁,却也是上三品官员,为严嵩丢了官帽,犯不着。 六部左右相视,目光交换,神情似乎在问,犹豫要不要为他辩驳? 严成锦望向弘治皇帝:“陛下,臣这样可否自证?” 清朝时,乾隆曾经做过一个生死阄,决断刘墉的性命。 放入碗中的两张阄,都写着死。 大臣以为他必死无疑。 但刘墉抓起来一张,吞了下去,只要证明碗里的是死阄,就说明他吞下去的生阄。 此法,常用于解天衣无缝的死局。 “可这件儒裳,确实被严嵩穿入贡院,又只有你知道策题。” “礼部的封卷管也知道,若熊大人觉得与本官有关,还请拿出罪证来。” 严成锦并不追问:“若无罪证,请陛下准许交由都察院追查。” 百官欲言又止。 明科举制度,试卷由考生自己印刷,带入考场。 除了严成锦,礼部也提前两天知道了试卷,还真没有证据能指认,是严成锦干的。 “陛下,严成锦虽能自证,但为了避嫌,还是交由刑部或大理寺为好。” 熊繍微微躬身,心中暗骂徐穆蠢如猪狗,陷害也不会把圈套做得深些,这样简单就被严成锦说破了。 还真没留下任何与严成锦有关的线索。 弘治皇帝看向刘健:“刘公以为呢?” “交由刑部和大理寺,更能令天下考生信服。” 科举舞弊涉及官员,可以由刑部和大理寺审理。 熊繍心中长出一口气。 只要内阁赞成,此案必定由刑部审理。 杨廷和微微抬头,想要替严成锦辩驳。 他心中暗想:“考卷还在贡院,若熊繍判定严成锦泄露,那些答了的策题目,就要全部作废,慎儿这样落榜,岂不冤枉!” 严成锦双眸微眯,只怕熊繍会坑害他。 幸亏,他还有一手。 “熊大人不能钦查此案。” “为何?” “臣这里有一封弹章,请陛下过目。” 严成锦很久没有交弹章了。 忽然,从袖口掏出一封弹章,百官的心头一紧,不知谁要遭殃? 熊繍浑身冰凉,脑门不禁渗出细汗,严成锦近日调查的人,正是他。 弘治皇帝仔细看了眼。 这封弹章写了,太子离京时,熊繍送一封信给宁王。 牟斌说,从西北返回京城时,遇上了两批刺客,此刻,他不禁联想了许多。 他望向熊繍:“熊卿家,你可曾给宁王送信?” 熊繍暗骂严成锦无耻,沉吟片刻:“有,传闻宁王有藏红花,臣的母亲气淤不散,才差人去宁王府要一些,冲做药茶。” 派人去江南时,真找宁王要了藏红花。 藏红花是在松江府一带,盛产的稀缺药材。 “严嵩穿着儒裳进贡院,着总不假吧? 臣听闻,陛下还准许他继续作答,如何使得,应当将其考卷作废才是。” 张升觉得,这样才能保证科举的公平。 礼部的几个官员,颔首点头。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严嵩有点慌了,朝弘治皇帝叩首,紧张又委屈:“陛下明鉴!晚生真的是冤枉的啊……” 却发现举目无亲,无官员肯为他说话。 正在这时,一道充满阳刚的雄声想起:“陛下等等。” 严成锦不急不慌道:“严嵩应当也是冤枉的。” 严嵩这才看清楚,这是严成锦的真容?他有些诧异。 百官同样诧异,严成锦会为这个书生说话。 弘治皇帝面色错愕,听说严成锦差点就将严嵩迫害离京了:“为何?” 还不等严成锦回答,朱厚照认真道:“儿臣以假策题考核过严嵩,他不收。” “太子殿下说得不错,锦衣卫可作证。” 锦衣卫是朝廷的耳目,是陛下最信任的人。 严嵩目瞪口呆,望着朱厚照,你竟…竟是大明太子? “他又怎会明目张胆,将策题写在纸上。”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传朕旨意,交由大理寺查办。” 严成锦低着头,锦衣卫恐怕要查熊繡了。 熊繡有种偷鸡不成反被抓的感觉,后背湿了一片。 宫外, 书生围在贡院前,等待提卷官放出消息。 考完后才知道,今年又有考官私通考生舞弊,纷纷高呼天道不公。 “今年北直隶的策题简单,心学竟只考知行合一,吾好不容易会中举。” “可如今传闻秋闱又泄题了,不知又有多少人的考卷作废。” 弘治十一年被作废过一次的考生,纷纷跪伏在地上,对苍天痛哭咆哮。 更有甚者,埋怨仕途坎坷,骂监考官兵是酒囊饭袋。 萧敬亲自带着圣旨,前往大理寺衙门。 “常大人,贡院的答卷还在封锁,陛下让你两天内破案。” 考生们的卷子,还等着批阅。 常元僖有点蒙了。 当年三司会审程敏政,也没问出来,他一点也不想接科举的案子。 “萧公公可否指点明路?” “诶,哪有路,刘公举荐的,常大人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萧敬走后,常元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从何下手。 “只有一件儒裳为证据,线索就是字迹,但字迹能模仿……” 派人去问严嵩,衣服乃是他自己洗的,被谁偷去也不知道。 在值房里坐了许久,决定去找王守仁问问。 王守仁在刑部时,曾经重审许多陈年冤案,查案功夫高超。 “贤侄啊,可否帮世伯分析这案子?” 王守仁觉得,以老高兄的性子,不会黔驴技穷:“常世伯不妨去找老高兄,小侄猜测,他应当也会暗中调查。” “老高兄?” “就是都御史,严成锦。” 常元僖将信将疑,来到都察院的小院,在早朝上见过严成锦,认得他。 “常大人来找本官,可是要线索?” “正是。”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认真道:“本官觉得,熊繍想害我。” 常元僖被口水噎住,差点没喘过气来:“严大人,疏奏可以乱写,罪名可不能乱定啊。” 传闻这小子稳重,本官看你一点也不稳重,张嘴就来啊! 严成锦也毫无头绪,只能先从熊繍查起,但还没有消息。 “常大人先回去吧。” 翌日清晨, 严成锦来到值房时,瞧见方学回来了。 “大人要查的事查到了,熊大人去过徐穆府上,并非是熊大人陷害,而是徐穆。 有一个随身丫鬟可作证,此事牵扯众多,大人要如何处置?” 徐穆是成化朝的进士,曾是南直隶的官员,后提拔调任至北直隶。 “送给大理寺常大人。” 大清早,大理寺。 常元僖低垂着头,走进衙门,作夜辗转未睡,想不出丝毫线索。 门皂拿着扫帚拨弄几下,有气无力。 “这是本官的皂鞋,不是叶子!”常元僖气急败坏道。 司务小跑进来:“寺卿,方大人来了,说有证人要送给大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