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劝君回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成锦不说话,朱厚照狐疑起来,掐着严成锦的脖子。   “不会,这是造福天下苍生的好事,况且,臣早已让娘娘和李大人写了书据,概不论罪。”   “嘿嘿,还是你稳重,你怎么不跟本宫过去?”   “陛下不想见臣。”严成锦站得很远,又小声道:“殿下别忘了,臣在马背上说的话。”   有母后的撑腰,那还怕什么,朱厚照走到弘治皇帝眼前,气势如虹开骂:“狗皇帝!本宫早就说过,你是自以为是的大蠢驴!被人骗了还不自知,以为开辟了盛世,真是笑掉本宫的大牙,天下百姓不知道,他们口口称颂的贤君,与他们无异,只是一个会哭会笑的普通人!”   弘治皇帝面色凝固,有些错愕。   门外,大臣们冷汗直冒。   朱厚照却继续骂:“你还是个懦夫,明明犯了错误,却妄图躲在宫中掩耳盗铃,不敢正视自己的过错,那些寄希望于你身上的人,真是瞎了眼睛,竟会相信你这昏君。”   人人都认为,皇帝是天子,所以,皇帝就不能犯错,正是这样的束缚让弘治皇帝痛苦不已。   做了错事,心中愧疚,如果有人站出来骂他,他反而会好受一些。   但他是皇帝。   没有敢骂皇帝。   犯了错却没有人敢骂他,反倒让他更加内疚。   朱厚照怎么也想不到,能有一天指着父皇的鼻子骂,还骂得那么爽。   弘治皇帝眼角出现闪烁的泪光,但没有流下来,双目通红:“住口!真当朕不会收拾你吗!”   朱厚照脖子一缩,顿时蔫了。   严成锦噗通一下,跪倒在弘治皇帝面前:“如陛下那日所见的乞丐,天下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流民,他们原本都是拥有田地的百姓,却因恶吏仗势欺人,而流离失所,命如草芥。他们以朝廷为父母,恶吏却视他们为奴隶,天下有许多这样的不公,臣虽慎重稳健,却不愿意苟活,更不能对这些不公视而不见。   若陛下要弃这些性命不顾,恐怕……臣不能再追随陛下,若陛下要砍去臣项上人头,臣不用免死金牌,血洒刑台,也绝无一句怨言。”   严成锦一字一句,发自肺腑,宛如换了个人般。   朱厚照惊呆了,李东阳等人也惊呆了。   这还是那个一向慎重的严成锦吗?   严成锦面不改色:“天子所执,必定是天下所向,若陛下手中所执为正义,天下才有正义;若陛下手中所执为邪欲,天下就会罪恶弥漫。   贪墨京营军饷之人已查清,有内阁三位大人在,有英国公,有王守仁在,有臣在,一定能重振京军之威!请陛下为万民做主,不要……再装糊涂了!”   殿外,大臣们轰然跪倒:“京营之弊,臣等有失察之罪!”   弘治皇帝默默流下两行清泪。   严成锦继续:“陛下日夜勤政,并非没有功绩,在陛下治理下,横征暴敛的事少有发生,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那三日穷奢极欲,臣知道,陛下心中并不开心,臣斗胆请陛下,现在就跟臣出宫!”   弘治皇帝泪眼恢复一丝清明,看向严成锦:“你要带朕去哪儿?”   “出了宫,陛下便知晓了。”严成锦却道。   弘治皇帝换了一身便服,走出寝殿,大臣们站了起来,严成锦道:“陛下,还请除了太子和牟大人,其余人等不许跟随。”   “嗯。”   朱厚照凑上来对严成锦小声道:“老高,本宫还有好多话没骂,骂父皇实在太好玩了。”   你以为我不知道当着面骂皇帝过瘾?   你以为我就不想骂?   再骂就是找死,严成锦不想搭理他。   弘治皇帝干咳一声,瞪他一眼,朱厚照不敢再放肆。   月光极为明亮,京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弘治皇帝极少在这个时候出过宫。   严成锦带着弘治皇帝等人,来到京城东南角,一处废弃院落,这里曾是春晓她们待过的地方,依旧聚集着上百个流民。   “他们都曾是衣着得体的百姓,或因田地被占,或因恶吏欺压,不得已流离失所。”   看见他们忍饥挨饿,衣不蔽体,弘治皇帝看得很揪心,忽然双眼浑浊了。   朱厚照走了累了:“老高,你带我们来看这些流民做什么。”   严成锦不说话,只让弘治皇帝自己看,十几个流民躲在破旧的屋檐下,用锅煮着稀饭,不知从哪里捡来的破碗,一个接一个分稀饭吃。   见了严成锦等人来,流民们如临大敌般,个个警惕起来。   弘治皇帝疑惑:“他们这是为何?”   “他们怕被驱逐,被抓去当奴役,所以,像朱爷这样大户人家的人来,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严成锦道。   弘治皇帝在这里注视良久,从牟斌那里拿来一些银子,放在地上。   在京城几处有流民聚集的地方转,这里每一处都聚集着百来个流民,多的甚至有几百人。   王守仁就是在这里找到他们。   弘治皇帝万万没想到,繁华的京城中,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还藏着这么多流民,艰难维生。   “还请陛下,跟臣去最后一处地方。”   “去哪儿。”   “陛下跟臣来便知。”   严成锦带着弘治皇帝来到了顺天府。   此时已入夜,顺天府大门紧闭,他上前敲了敲门,可惜无人打开。   牟斌派出暗中跟着的锦衣卫,将顺天府府尹刘庆寻来。   听闻圣驾来了顺天府,刘庆连忙出来接驾。   严成锦开门见山:“刘大人可知道,前朝逃亡京城流民之数,有几何?”   刘庆虽不是前朝顺天府府尹,但从顺天府的府志,以及书吏留下的记载,也能推断出大致的数目:“不下于万人!”   严成锦知道,他说的还是太保守了,前朝的流民数量,堪称史无前例,涌入荆襄的流民数量,最高时多达百万,还引起了明朝荆襄暴乱。   来京城的也不在少数。   京城本地的流民从何而来?   正是皇庄。   成化朝皇庄泛滥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朱见深动不动就赐给太监和大臣皇庄,这些皇庄,正是强行侵占百姓的田地得来。   百姓没了田,到处流窜,成了流民。   严成锦又问:“如今京城流民乞丐数量,几何?”   刘庆道:“约有千余人。”   严成锦跪倒在地上:“这便是陛下日夜勤政的功绩,陛下的勤勉并非一无是处,正是得益于陛下的恩泽,所以许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没有变成流民,若陛下不理朝事,放纵享乐,天下,恐怕会重覆前朝之辙。”   弘治皇帝眼中泛着泪光,微微抬头,深吸一口气:“朕的努力没有白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