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六合之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成锦忧心劳神。   虽然老爹得以在宁夏领兵,但陛下下旨,等明鞑战争结束,押送回京问罪。   若是老爹没立军功,重则要被砍头,轻则要被流放千里。   九边将领真是个高危职业。   他仔细思索着脱罪策略,希望王守仁和朱厚照,能让老爹抱抱大腿。   ……   甘肃,苏武山。   这里,是当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的地方,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放逐北海放羊。   北海也就是甘肃的北部湖区。   今日,宁夏边被困于此处。   对于汉人而言,是个蒙受耻辱的地方,但严恪松不能退,苏武山是甘肃的重要防线。   一旦失守,甘肃也会落入鞑靼手中。   严恪松面上带着乌黑的血迹,神色憔悴,握着刀柄巡逻营地,士卒们见了他,微微行礼。   “给伤兵少派点粮。”   “如此也不能解燃眉之急,若无援军,再过五日,城墙迟早被攻破。”左宗彝担忧。   鞑靼奔袭速度极快,舍弃辎重才能逃命。   潘家卫由一万余人,增加到近五万人,军粮吃紧,百姓逃避战乱,有银子也收不到粮。   严恪松喟叹一声:“疏奏到京城了,宁夏失守,朝廷必会派出京营。”   “希望如此。”左宗彝感觉等不到京营来,达延汗就会攻城。   地上微微颤动,随即震动越来越大。   边陲的士卒都知道,这是鞑靼的骑兵。   天边的鞑靼骑兵像潮水扑上沙滩,黑压压地朝这边冲来。   梆!   铜锣的警鸣响起。   “打起精神!虽本官守城!”严恪松转头看向房管事:“你逃命去吧,到了京城告诉我儿,老夫的床底下还藏有三百两银子。”   房管事茫然不知所措,军中乱成一片。   左宗彝满脸震惊,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鞑靼人,估计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出差了。   “总宪大人,王大人要交给您的。”探子匆匆来报。   左宗彝大喜:“是京营大军?”   “是,王大人口信,让总宪大人坚守三日,京营大军已在红盐池驻扎。”探子道。   左宗彝却怒了:“他不知鞑靼攻城?为何要等三日!”   红盐地在关外,是鞑靼的疆域,只需半日,就能赶到苏武山。   见探子不答话,严恪松打开锦囊,竟是成锦的修书:   请爹听凭王守仁调度,阅后即焚   严恪松就算不听也无计可施:“左大人,听王守仁的吧。”   京营大军的兵权,掌握在王守仁手中,他无法调动京营,只能祈祷王守仁靠谱。   不过,此人是成锦的同年,还在京城时,他就听何能说是个傻子,整日呆呆地看着某物,一动不动。   ……   此时,二百里外的红盐池。   士卒忙忙碌碌,搭建木制的烽燧,用横木围起长长的防线,以防夜里鞑靼冲袭。   神机营千户车准走进大帐道:“王大人,探子来报,达延汗率军攻城了!”   京营的将领,都集中在大帐中,群情激愤地看着王守仁。   游骑将军梁润怒道:“王大人,你究竟会不会打仗!”   “鞑靼仅有十三万兵马,我军有二十万兵马,为何还要躲在此处?”   他们实在不明白,安定侯被困于苏武山,正是需支援的时候,王守仁却不出兵。   王守仁却镇定自若道:“再等三日。”   二十万兵马固然能打赢,但达延汗必定会逃遁回草原,卷土重来。   他要把达延汗斩杀于此,才能永绝九边后患。   在北上的路上,他想了大半月,想出了一个计策,六合之围。   两日过去,探子就来禀报消息,苏武山求援,但王守仁依旧没有出兵。   达延汗有十万大军,率军突围很容易。   要剿灭达延汗的大军,需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三天后,有风的乌黑之夜。   而他布军阵,需要三日,三支军队才能到达指定的区域。   第三日清晨时,亲兵走进大帐中。   “大人,外头有个探子,说是威武大将军派来的。”   将领们眉头微蹙,哪个王八蛋敢起这样的名号,真特娘的威风。   王守仁自然知道是谁:“让他进来。”   不多时,一个士卒大步走进来,递给王守仁一封书信,落款:威武大将军。   王守仁眉头微动,片刻后,道:“借给他两万兵力。”   游骑将军梁润沉声问道:“这威武大将军是谁,为何要借给他两万兵力?”   “是太子殿下。”   “王守仁,你竟敢借兵给太子殿下?”   王守仁却道:“太子说得有理,为何不能借兵,且也是出于太子安危考虑。”   “诸位且过来,今夜出兵围剿鞑靼,本官与你们说说。”   梁润等人凑过来。   三日前,王守仁派了十五万人兵分三路,不知道去哪儿了。   诸将问不出半点口信,此刻有些好奇。   王守仁在沙盘上插旗子,表示明军:“本官此次计策,名为六合之围。”   六合之围,卫青率领霍去病和李广等名将,围剿匈奴时,所用的计策。   草原宽广无垠,这是鞑靼天然的地利。   六路大军从六个方向,围住鞑靼大军,绞杀殆尽,以防他们逃遁回草原。   鞑靼军队与宁夏边军激战三日,人困马乏,再以京营大军围剿。   此战,必大捷!   王守仁觉得,是时候打开严成锦给的锦囊了。   走到无人之处,将胸口的锦囊拿出,倒出一张纸条:击溃鞑靼军时,再打开   只见,纸条里还包着一张纸条。   不知老高兄寓意何为?   他又放回了锦囊中。   朱厚照在红盐池外等候,向王守仁借两万,过过大将军瘾,就是不知王守仁会不会答应。   只见,不远处一队人马冲来,举着大明的旌旗。   “本天人的将士来了。”   右路游骑将军韩鼎,被王守仁派来支援朱厚照。   韩鼎深深怀疑朱厚照会不会打仗:“属下三千营游骑将军,韩鼎,见过殿下。”   “王守仁想如何打?”   韩鼎小声道:“六合之围。”   “与本宫想的一样,奇袭就在今夜?本宫受哪路?”朱厚照兴致勃勃地问。   “王大人派属下来守东南。”   正北,西北和东北,这三个方向最危险,因为鞑靼需要往北逃遁回草原。   而往东南逃遁,必会进入大明疆域,必死无疑。   故而,东南方向最安全。   朱厚照不乐意了:“本大将军要守正北!”   韩鼎皱眉规劝:“殿下,正北会遭遇达延汗,那是最危险的方向。”   “本宫北上,就是要找这个糟老头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