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盛世太平之子承父业 (终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3章盛世太平之子承父业(终章)   严成锦有重用张璁的打算。   只要一直变制,士绅和百官就生不出抵抗的心思,如温水煮青蛙,变着变着就不会反抗了。   但他长期集权,必会生出对立团体,想举荐方学为都御史,解开手中的部分权力。   可如此一来,都察院中就无人了。   “你将律法修补齐全,本官明日为你请功。”   张璁有些激动的接过。   修补律法和大典是大功,弘治年间,李公三人修弘治大典,封无可封,赐给了蟒袍。   “下官定不辱命!”   来到东暖阁,朱厚照正在看京官考察,六年一次,又称为内察,五品以上的官员,由吏部考察,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考察。   “明日,臣想举荐张璁,升右佥都御史,望新皇准许?”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却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你想做什么?”   张璁为官两年,就从六品升为五品,如今,又要升为四品,百官还不骂死朕?   老高这狗东西,只顾安插自己的亲信,也不管朕的名声。   想到这里,朱厚照有些生气起来。   “臣为大学士已一年,还剩四年,当安排好身后之事。”   谁知道四年后,能不能连任。   且,功劳安在自己身上也无用,不如趁修补明律,助张璁升官。   最重要的是,不知太上皇弘治怎么想,鸟尽弓藏,没准王守仁打完唐宋,自己就要提桶跑路了,不得不防。   “老高,你想跑去唐宋?”   朱厚照放下豪笔,眼睛笑眯眯的盯着他,这狗官总是藏着话不说,以至于,他也不能完全猜透严成锦的心思。   “新皇多虑,臣要跑也会带上新皇的。”   “……”朱厚照。   刘瑾眼巴巴的看向严成锦,有些委屈的笑道:“咱写刑罚也很伤脑袋,您给张大人请乞,那咱……”   朱厚照一巴掌拍在刘瑾的脑袋上,“朕说你怎么消失了两日,原来是偷偷跑去都察院了。”   刘瑾笑嘻嘻的道:“封不封赏不重要,奴婢就是想帮严大人的忙。”   严成锦忽然有个想法,抬头看向朱厚照:“臣以为,刘伴伴这样的人才,当执掌东厂了。”   ……   从东暖阁出来,又被太上皇弘治召去文华殿,必是为了他改革律法。   律法,关乎一朝兴亡。   历代皇帝总结出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秦法苛刻,不知道太上皇对整饬律法的态度如何?   严成锦走进文华殿,只见太上皇弘治脸色阴沉,许久不开口,手中翻阅一本册子。   “寡人听闻,你要修补律法?”   “旧律松弛,且有许多不足之处,臣才补上新律。”   “可泄露良乡的工艺,就要诛人九族,可否太严苛了些?”太上皇弘治微微皱起眉头,他登基时,也修补过明律。   但没这般严苛。   “不同的形势,决断不同,臣以为当与时俱进。”   太上皇弘治又是长时间的沉默,将册本慢慢放下,都察院职责是监刑,改律法也没什么好说的。   “走吧,等寡人请你用膳不成?”   “臣想替刘瑾请乞,执掌东厂。”   萧敬愣住了,太上皇弘治深深的看了严成锦一眼,道:“为何?”   “东厂,是皇帝的耳目,新皇掌控更多的消息,才能做出决断,而如今,这双耳目在太上皇手中。   都察院虽也是皇帝的耳目,可臣四年后,恐会致仕,彼时,不知都察院会如何,终究不如东厂好用。”   严成锦不急不缓。   听到四年后,此子兴许会致仕,太上皇弘治神色微微一怔,想了许久。   “准乞。”   等严成锦走出大殿,萧敬才苦着一张脸:“爷,这?”   太上皇弘治却淡淡道:   “此子怕王守仁归来后,寡人兔死狗烹,才请寡人交出东厂,寡人岂是那等薄情无义之人?真是个胆小如鼠的家伙!”   ……   次日,奉天殿。   张璁跪伏在中央,手里捧着一摞册子,“臣奉命修补的大明律法,已成。”   朱厚照乐道:“张璁修律有功,敕封右佥都御史。”   严成锦有些懵了:臣还没请乞,你怎么就先说出来了,事先不是这般说的啊。   “新皇,这?”   刑部尚书刘景听到此话,心中极不舒服。   “朕心意已定,诸公再争论此事,今日就只剩两个时辰了。”   诸公:“……”   ……   唐宋,阿格拉。   “恩师来信,命我回京。”严嵩道。   等唐宋灭了神罗,统一西方疆域,就无再此镇守的必要,可奇怪的是,恩师却未让他灭亡唐宋再回京,兴许,是出于变制考虑。   “那我等?”   张百龄转头看着了过来,大明兴盛,他们自然想回江南。   “若不为官,朝廷不会追究,诸位也可以随我回大明,只是需换个身份。”   刘养正和张百龄迟疑了。   随宁王起事,自是想有一番作为,在唐宋高官厚禄,怎愿回大明当庶民。   “唐宋何时瓦解?”   众人知道,一旦王守仁攻破神罗,唐宋王朝再无存在的必要。   严嵩沉吟片刻,才开口:   “以那位大人的性子,若三年无恙,天下太平,应当会将唐宋,归于大明。”   ……   八月下旬,   严成锦想好好歇几日,见严方来缩头缩脑向屋里张望,何能把他抱在座椅上,随后,关上房门。   “爹,您找我?”   严成锦看向书房窗外,四周寂静无人,何能已退至很远树下的石阶上,守着院门。   新院的书房,本是一处封闭的花圃,后被严成锦改为人工湖,不经允许,下人不得靠近。   “爹,要与你说一件重要的事。”   严方来昂头看向严成锦,背负着手,走到门外看了几眼:   “没有人,爹说吧。”   “……”严成锦。   想了想,严成锦一脸郑重的看向严方来:“爹与你,不是这方天地的人。”   “那我们是哪里人?”   严方来认真的问,却没有质疑严成锦的话。   “若真要追究,我与你应当是五百年后的人,那时爹的名号,就叫老高,不过,此事再论也无用。   今日起,爹便将毕生所知道的告诉你,你要留在府中,不可再入宫了。”   严成锦估摸着,穷尽他一生,也不过是三级盛世。   其后的两级,只怕要交由严方来来完成。   火车、蒸汽船、相机……教到二十岁,应当能教完吧?   ……   翌日,东暖阁。   朱厚照无精打采,左右手批阅疏奏,旁边的刘瑾抱着沙漏。   今日,还有一个时辰。   方学走进来,微微躬身见礼。   “何事?”朱厚照头也不抬。   “如今河清海晏,千里同风,朝中无重要政事,严大人想请乞休息一段时日,下江南游历一番。”   方学微微作揖,把严成锦嘱咐的意思,说了出来。   “准了,老高想休沐多久?”   “三年。”   刘瑾怔住了,眨眼间,沙漏就掉到地上。   朱厚照站起身来,直勾勾的看向方学:“老高是去江南游玩,不是跑路?”   如今天下盛世已成,总觉得,这狗官要逃了啊。   “臣也不知。”方学微微摇头。   刘瑾陪着笑脸,赶紧道:“兵部严大人和李大人还在宫里,严大人应当不会跑,新皇放心……”   朱厚照又坐下来,“你派人去看看。”   约莫半个时辰,锦衣卫大步走进正殿:   “新皇,严府没人了……”   ………   京城,东区。   既是休息一段时日,严成锦自然不想被百官打扰。   从西区搬来东区,这座院落看起来有些破旧,但破旧的只是门面。   新院,是四座院落打通,在外头看不出来,宽广僻静。   严成锦极喜欢这里。   “少爷,外头有一人在爬我家院墙。”   “……”严成锦。   …………………   至此,全书完结,感谢各位书友的一路支持,感谢惠顾,谢谢大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