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都察院,无事就看大明律和衙门宗卷,发觉许多罪行与刑量,不相匹配。” 严成锦随意编了个理由, 总不能告诉陛下,五百年后,这些律法都有,臣只是搬运工。 不过,只记得律法的名称,具体的内容,还要重新编。 弘治皇帝沉吟许久。 登基十年后,他也发现了律法中的弊端。 但不敢改大明律,所以,才诞生了弥补大明律的《问刑条例》。 熊繍抱着双手,躬身作揖:“陛下慎裁!” 正在这时,刑部的队伍中,响起不一样的声音。 王守仁站出来:“臣亦请乞,修撰律法。” 弘治皇帝眼底闪过一丝犹豫, 高皇帝是开朝皇帝,是他的祖宗,三令五申下令,不得修改律法。 若真要修改,也并非不可, 只是驾崩去了地府,怕要被高皇帝揪着耳朵,大骂一通。 熊繍看见身后的王守仁,递给他一个警告的眼神,王守仁不为所动。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此乃盛世景象之一。 若陛下将更完备的律法,推行天下,下至黄口小儿,上至耄耋老朽,皆知道骂人需受刑责,岂敢明知故犯?” 严成锦等待弘治皇帝的决断。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微微闭眼上眼睛,再睁开时,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金无赤足,人非圣贤,朕相信,高皇帝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都察院与刑部今日起,修撰大明律!” 大殿中一片死寂。 随即,爆发出大臣嘈杂的窃窃私语。 陛下真的修撰律法了! 一百多年没人敢修善的律法,连不顾高皇帝封锁海禁的文皇帝,都不敢这么干。 弘治皇帝下定决心后,便不管大臣们的非议。 干咳一声,大殿满满安静下来。 “都察院和刑部,为何不接旨?” 严成锦微微躬身:“臣举荐,由王守仁来修改明律,臣则另立新法,成宪后,交由内阁批阅。” 明律,修改起来颇为复杂,需重头理顺。 修噶明律的人,需要懂刑法,也要对坊间的百姓以及朝中制度,一清二楚。 光靠他一人,不知何时才能修撰完成。 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劳累过度会引发心脏病、脑梗、三高…… 每天只能替朝廷工作三个时辰,不能再多了。 王守仁最为合适。 李东阳投来鄙夷的目光,此子又在举荐王守仁了。 王守仁并不推却:“臣可修撰!” 光有改善明律还不成,制度中亦有不当。 大明在两京十三道,布置的御史总共才一百一十人,若是平均下来,每个府或州县,还没有一个御史。 且最大的不足,就是御史在地方,没有办事的衙门。 若如后世那样,在府州县,皆有一座监察院,律法机制才完善。 且这样一来,都察院的权力将不下于吏部,可又不受吏部管辖。 严成锦微微躬身,祭出第四手:“若按旧制推行律法,仍会鞭长莫及,臣请乞,在各州县设立御史衙门,新设副御史一人,文吏三人,衙役与衙门同等。” 刘健瞪着眼睛,这小子不仅想改明律,还想改官制啊。 韩文急切地望向弘治皇帝,在天下的府州县新增一座衙门,要新设多少官职,米俸又要多少? 这并非是一时之策,会影响后世。 都察院的御史们来了精神,都察院纠察朝野,为什么却比六部弱一头? 正是因底下没有衙门,若府州县都有一座御史衙门,都察院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御史们连忙躬身,此时严成锦在他们眼中,宛如散发着光芒。 严成锦让他们背大明律,虽然讨厌,但他们都能看出来,此事对他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谁敢说,不会下派到地方? 御史到了州县后,只能蹭衙门办公,并无专门的衙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纠察能力再强,底下没有属下也是徒劳。 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迟疑不决:“新增官制,就要增设许多官职,徒增国库负担,此事再议。” 他有些累了宣布退朝。 严成锦有些犹豫,要不要祭出第五手,白银大礼包。 石见银矿不缺银子啊! 大臣们各怀心思,明律与他们有莫大的关系,他们只希望别修出来剥皮草实。 出了殿门, 张升恢复了精神,伸手一抓,握住严成锦的手臂,按在殿门上。 “本官有疑惑,你如何得知,我要谈弹劾你!” 此子掏出元锡的考题,傻子都能想明白。 熊繍去他府上时,只有元锡在场,他有一个大胆的假设,我儿叛我! 严成锦能明白,张升被儿子背叛的心情:“不错,是张元锡告诉下官。” 果然,果然如此啊! 张升嘴唇无力蠕动着,这孽子竟如太子那样往外拐。 严成锦还有修改律法,快步回到都察院。 上朝的御史,皆陆续回到值房中。 对严成锦想修改的律法,不感兴趣,可陛下勒令都察院修撰,又不得不改。 胡宪讨好似的笑道:“严大人想如何改,下官全力配合。” “下官亦全力配合!” 几个御史见状,连忙出声道。 这些御史虽心表不一,却也能勉强废物利用,若不然,劳累的就是自己。 撰写专利保护法和土地法等,虽有不同。 可本质上,与大明律却相同,那就是列出犯罪状况,然后定下刑量。 “那就有劳各位了。” 严成锦从袖口中,抽出一本整理多日的大纲:“诸位同僚,按照大纲编纂,并署上姓名。” 署名之后,想偷懒亦或蒙混过关,一目了然。 到时将纂本交给陛下,陛下自会责罚。 果然,听闻要署名后,胡宪几人皆露出难色。 “严大人,只是修定新法,不必如此吧?” “本官也是为了到时候,能给你们封赏赐。”严成锦道。 我信你个鬼。 胡宪几人各自拿着纲要,转身回到各自案前,埋头苦思。 纲要中列举了大致的条目,只要仿照着写,将没写出来的修补完整。 只要修成后,再把刑量重的减轻,刑量轻的加重就好。 所以,严成锦并不担心交给他们编修。 只是,该如何说服陛下,在大明的府州县设立独立都察院衙门? 相比后世通讯发达,大明各地消息闭塞,更需要一座完善的监察衙门。 这不是改制,而是立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