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国学难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有资本萌芽的趋势,   导致商贾们普遍用珠算,也就是用算盘。   而天元术,是更深一层的范畴。   虽然书生们对算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但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获得奖项。   王不岁匆忙来找严成锦:“严大人,商会的门栏都换三个了,您的奖要如何评定?”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   后世的七大算学难题,任何一个对于大明的读书人。   都难如爬泰山,一口气是登不上顶的。   但也要设个目标,他在纸上,写出一个算数难题。   “每年年关时一评,由本官、太子和礼部评定,再由陛下过目,揭榜。”   经过礼部,颁发赏银就会变成祖制。   即便百年之后,他寿寝正终,也会由礼部传承下去。   改朝换代,也变更不了。   就像明朝的科举,虽然灭亡了,但清朝依旧承袭明朝的科举制。   京城喧嚣一阵,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竟然有一种盛世的假象。   前门大街,京鱼客栈。   食客们熙熙攘攘,乐此不疲谈论刚设立的赏银。   但奖项对于百姓们太陌生,说书的喜欢把它叫做,高照赏银。   “头儿,京城的老干爹真好吃,小的能吃十碗米饭。”   小厮捂着嘴偷笑,嘴里的饭,撑起两边的腮帮。   王孜冉挥手拍去:“叫你查的事,查清楚了吗?”   “头儿要杀太子,还是要杀狗官严成锦?”   小厮放低声音,小声地问道。   他不能白吃白喝住太长时间,打听一个人,是要花很长时间的。   京城酒楼极贵,住一日,要一两银子。   七八个小厮,一起看了过来。   就等王孜冉回话。   “回房里说!”   很快,七八人回到房中,王孜冉怒视着他们道:“京城之外的地方,民不聊生,京城却歌舞升平,还将三万两银子,作为赏银,简直奢靡至极!   先杀了朱厚照,让狗皇帝绝后。”   听说,狗官严成锦有锦衣卫暗中跟着   好几次遇到截杀,都杀不死他。   王孜冉将没吃完的黄瓜,放在案上,一刀斩断:“我要朱厚照,这样!”   众人看着段成两截的黄瓜,顿时,心领神会。   朱厚照经常一个人偷偷溜出宫玩。   根据神秘人给的情报,小朱秀才就是朱厚照,骑着一匹大黑马,常去良乡厮混。   “阿三去打听朱厚照何时出宫。”   “阿四去良乡买火器,虽然咱们这么多人,一定能砍死他。   但以防万一,留一手火器,烧死他。”   硝石和硫磺,有顺天府衙门和工部严格管制。   但可以买火油,良乡有玻璃瓶,可以自行做燃烧弹。   若是丢到朱厚照身上,砍不死他,也能把他烧死。   小厮们一哄而散,纷纷前去打探。   夜深了,   小厮阿三推门进来:“据良乡的秀才说,朱厚照隔三差五,就会去良乡采办一次。”   “头儿,火油也买回来了,还有刀和弓箭。”   江孜冉颔首点头,他们的身手,经过神秘人的严格训练,堪比锦衣卫百户。   听说,朱厚照懂弓马,会些拳脚。   但,未必能对付七个锦衣卫百户级别的人。   况且,还有火油和弓箭,又知他去良乡的路线。   万事俱备,只差太子出宫。   ……   东宫,   太监们忙活了好几天,将篱笆糊在墙上,筑起一个个泥巴窝。   朱厚照翘首以盼,却不见有燕子飞来。   “老高,本宫可是做错了什么,为何不见燕归来?”   如今,是弘治十六年三月。   通常,三月燕子会渐渐飞回北方。   但小冰河期导致持续的低温,燕子推迟了归期。   严成锦道:“再等两个月,燕子就回来了,不过,臣提醒殿下,不是所有的燕子,都叫金丝燕。”   一般的燕子,是不产燕窝的。   而金丝燕没法人工饲养,故严成锦在良乡的大暖棚,也能弄不出来。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为何要等五月?”   严成锦懒得跟他解释,鸟类迁徙会受温度影响。   且,这诗说的是南方。   不然,他定又要长篇大论了。   “臣也不懂,殿下问杨师傅吧。”   西暖阁,   都察院由严成锦掌管,弘治皇帝依旧没看到弹章:“都察院的御史,还在背大明律?”   萧敬小声地回应:“回禀陛下,还在看,每日卯时一过,都察院的值房,就如同私塾般,朗诵声不绝于耳。”   想到一群老御史,举着明律诵读,弘治皇帝便觉得,米俸都白瞎了。   “严成锦呢?他也在诵读。”   萧敬犹豫一下,还是说道:“这个时候,严大人一般在东宫喝茶。”   宫中的偏殿,不能随意休憩。   值房又太吵,最好的去处就是东宫,有地龙,还有茶水点心。   严成锦真是找了个好去处。   弘治皇帝听罢,就知道严成锦和太子在东宫,必定又在谋划什么。   再弄出一个三万两。   朕的身躯再强健,也受不了。   “摆驾,朕要去东宫看看,严成锦教太子什么学问。”   弘治皇帝走出暖阁,一阵寒风吹来,他竟然不觉得太凉。   陛下的身躯,是愈发强健了啊。   已坚持锻炼了一年,陛下腹上的腩肉褪去,变成结实的小馒头,身体也魁梧了些。   萧敬不由连连感慨,得让尚衣监,再制备一件新的龙衮袍了。   弘治皇帝踩在雪上,咯吱作响。   到了东宫时,伴伴们一声吆喝,严成锦和朱厚照惊的站起来,   还没起身,弘治皇帝跨过门槛。   萧敬眼尖,忐忑地道:“陛下,你看着墙上和屋顶上……”   弘治皇帝抬头,看见满天的泥巴,脑袋宛如被火药炸了,气结道:“这…这是什么!”   朱厚照老老实实道:“燕窝。”   这孩子一定不是朕生的…朕怎会生出这样的儿子。   弘治皇帝凝视着他,一脸怒容,却许久没说话。   “臣也才看见,屋顶有满天的燕窝,殿下筑燕窝做什么?”严成锦假装疑惑。   老高这狗官,定是怕父皇责罚。   朱厚照丝毫不怕:“母后有孕,父皇却不开坤宁宫的月例,儿臣想养燕做燕窝,这样就不会浪费靡费了。”   传闻,当年王守仁平定宁王之乱后,朱厚照再次率军南下,   可走到一半,折返回京城的青楼,邀了一位心爱的头牌前往,耽误了时机。   在体贴方面,父子两如出一辙。   弘治皇帝却生不出感动来。   严成锦见状,忙道:“臣回都察院当值了。”   “朕是来找你的,为何都察院还未有弹章。”   朱厚照听到后,大喜过望:“儿臣去詹事府读书了。”   弘治皇帝摆摆手,只要是读书,他绝不阻拦,   朱厚照一溜烟跑出东宫,却来到边墙下。   张太监紧张道:“殿下,不是去詹事府吗?”   “本宫要去问问,为何燕子不来筑巢,你把身子躬下来!”   朱厚照踏着太监的背,轻轻松松跃上墙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