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里甲制度般,一百户为一里,百姓租用朝廷的荒地。 朝廷可征收税银,或不征收税银,按人口壮丁出劳役。 如此一来,土地不必赐给百姓,他们亦有地可种,增添岁入。”严成锦说道。 在土地不能赐给百姓自己耕种的情况下。 大锅饭在大明,还算适用。 加上御史衙门督管,比闲置着强。 丈夫服役,农妇也可种地增加收入,不必入城抛头露面。 货物流通,能使得士绅越来越富有。 但百姓,却无法参与到买卖中。 富者愈富,穷者则愈穷。 若有经济作物,可借经济作物加入贸易,分得银子。 缩减差距。 韩文眼前一亮,道:“荒地留在朝廷手中,也是闲置,若能赐给百姓,以增加朝廷的税赋,臣倒以为可。” “臣也附议!”马文升道。 魏绅几人不说话,不动士绅的土地就行。 弘治皇帝在御前走了几步,以租赁的方式,是将一碗水端平。 “那就按严卿家所说,户部拟出税额,不宜太高,先昭告天下,以观后效。” 韩文道:“臣遵旨!” 严成锦圆润又不刺耳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些吃法是臣的夫人,清娥所创。 如这番薯干,可像丝绸般出口海外,作为高品点心。 臣想请乞,为其封讨一品诰命夫人。” 一品诰命夫人?! 你疯了,一开口就让封一品诰命夫人。 魏绅嘴角猛地抽搐一下。 诰命夫人有品轶之分。 九品称为孺人,八品称为安人,七品称为宜人。 封号各不相同,只有一品和二品,称为诰命夫人。 就连刘公的夫人,也没有封诰命。 只有李公的夫人,封了一品诰命。 但并非是李公的原因,而是因朱氏是国公府出身。 魏绅道:“臣有一句话,恐怕会得罪李公,却也要说。 李清娥出身微寒,若封一品诰命,这让臣和堂上诸公的夫人们,如何服气?” 李东阳微微挑眉,他并不喜欢以清娥出身为由,加以菲薄。 马文升道:“此事,臣赞成魏大人,严成锦还年轻,官龄还未到。” 刘健几人不说话。 严成锦既是为了封号而来,自然有准备。 “若以官龄取人,臣的才华何用?若以出身论品秩,科举又何用? 臣妻清娥,虽出身微寒,但品性白如初雪,可谓贤淑端庄。 如今,替朝廷立下功绩,却不能封赏,臣……” 韩文等人不忿地看过来。 他们的妻母,连四品硕人都没混上。 严成锦就想封诰命了。 可严成锦的话,也让他们难以辩驳。 若以出身来论官职,诸如李公,就不配当官。 弘治皇帝沉思片刻,严成锦屡次建功,可却未得封赏,道:“李清娥就算有功,可也不能封一品诰命,严卿家身为二品,就封三品淑人吧。” 严成锦有点失望,躬身:“臣谢陛下恩典。” 魏绅几人还算平衡。 …… 夜里,严府。 严成锦对着李清娥道:“明日你随为夫进宫,陛下要封你为三品淑人。” “以清娥的出身,能封三品夫人,相公今日为清娥争取,定不容易。” “熄灯吧。” …… 六月初旬,四月的出兵期限将近。 士绅期待京营发兵安南,瓜分皇室的财物。 朝廷售出的国债,有三百股。 一万两一股。 意味着,将有三百个士绅受益,能瓜分到安南皇室庞大的财物。 刑部, 魏绅邀柴升来值房喝茶,想打探兵部的消息,笑道:“柴大人买了几股?” “都察院谏言陛下,官员只准半股,本官自然是半股。”柴升道。 魏绅还以为,柴升会耍些手段,让旁系冒名购置。 不成想,他竟说一不二。 “京营何时出兵?” 柴升也疑惑:“若即将出兵,按理应该开始筹备军粮,整饬兵备,可陛下并没有传旨意。” 身为兵部尚书,兵部有职权调动京营,他应该知晓才对。 翌日,早朝。 英国公张懋站在柴升旁边,他来问陛下出兵时间,向户部支军饷。 “陛下,圣旨的期限还有五日,该准备出兵安南了。” 弘治皇帝面皮微抖动,看向刘健。 但刘健低下头去,不知如何作答。 京营,不会出兵安南。 此事,只有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谢迁、严成锦那个家伙知道。 弘治皇帝道:“此事还早,不急。” 张懋皱眉,陛下该不会反悔了吧? “调拨军粮需半月,还有准备辎车、戎甲、剑盾,需月余,臣已经晚了。” 柴升也躬身:“坊间士绅,都盼着瓜分安南财物。” “朕知道了,退朝吧。” 百官面面相觑,他们都买了国债,五千两啊。 陛下不会想白嫖吧? 严成锦退出大殿,准备回都察院值房。 却见小太监鬼鬼祟祟地跑来:“严大人,陛下召您去东暖阁。” 不用想也知道,是议京营出兵一事。 严成锦也怕王守仁失期。 安南和京城,相隔万里,道路不便,又要穿过南方重峦叠嶂。 运送大批的财物,会拖累行军速度。 到东暖阁时,刘健和李东阳三人都在。 刘健道:“瞒着士绅无用,若还不调军饷,百官必会知道。” 弘治皇帝想了想,看向严成锦:“百官购置国债者,有多少?” “三百人整,共计一百五十万股。” 能在短期内,掏出五千两现银的官员,并不多。 皆为六品以上大臣。 士绅以为是三百人买国债,实则是四百五十人。 “还有五日,王守仁何时回来?” “臣也不知。” 拖了四个月,再不出兵,士绅就会怀疑。 百官若知道,朝廷这样侵吞银两,也不会善罢甘休。 可能连弘治银票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 谢迁道:“不如,告诉英国公、韩文和柴升三人?” 严成锦却摇头:“下官以为不可。” “为何?” “据臣所知,四月前,英国公便在操练士卒备战,若知不能出征,只怕会想不开。”严成锦看向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犹豫片刻,道:“先等五日,若王守仁不能回来,便命二十万大军出征。” 严成锦道:“臣相信王守仁,不会失期。” 王守仁行事深思熟虑,岂会没料到需留足归期。 这时,京畿外。 一匹快马飞速赶来,正是随王守仁出征的京营骑兵。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