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真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汤池吸引北直隶的士绅,百姓就能做些小买卖,勉强糊口。”   大明对旅游业的威力,还没有概念。   上一世,奥会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人,不知给当地贡献多少收入。   汤池,也是这样。   “只怕,晋商不肯把这块地卖出来,而士绅很难在山野林间,袒胸露乳。”   朱厚照想起良乡那个老流民,“老高,你想让百姓在这里卖些烧饼茶水?”   姓梁的老流民,靠卖烧饼在京城买了两座小宅院,丰衣足食。   还在良乡开了一家烧饼铺。   像老高所说,谋生,也不一定要种田。   旁边,山林的老树被砍去,铺出一条十尺宽的松散土路,王不岁拿着先前写好的契书跑过来。   “少爷,那些士绅不愿意卖。”   这一带,基本是晋商的地盘,他们不差银子。   看见良乡商会在这里大兴土木,似乎要做买卖,更不想将田地卖出去了。   “把他们通通砍了脑袋,抢田地过来,嘿嘿,老高,是这样没错吧?”   老高这家伙,心里定是恨不得他这般做呢。   换成是以前,他定要敲诈严成锦一笔银子才会帮忙。   可如今,唐宋扩张需要银两。   而唐宋国的香料和银子,又是运回大明国库,这就是他的事呀。   “新皇说什么?臣什么也没听到。”   “……”朱厚照。   不远处的山林,停着七八顶轿子。   几个晋商在单筒望远镜中,眺望山下,力役的背襟上写着大大的“良”字,是良商的力役。   看样子,要在这里修建客栈、酒肆和茶楼。   这样更不能卖了。   这时,王不岁指着几人,对着小太监喊道:“就是他们。”   “你们几人,是山下的晋商?”   “公公,官爷……这是出什么大事了啊?”   几个晋商连忙扶住旁边的下人,一脸诧异和恐惧。   绕是历经大风大浪,可看见太监和锦衣卫手中的镣铐,也忍不住皱起眉头。   “新皇下旨,要买下这方圆十里的山林,你们不卖就是抗旨,全部砍死!”   晋商们倒吸一口凉气,深谙官场的黑话,明明没有圣旨,却说他们是抗旨,这就是强征土地啊。   传闻在西苑养着虎豹,新皇动不动就要把人丢进去,实施犬刑。   所谓犬刑,就是把犯人和十几条恶犬,关在一起。   活活把人撕碎,生吃了。   想到这里,胆小的士绅已经吓出一摊尿来。   “卖!我们卖,不,银子也不要了,几位官爷劳累,这些银子不成敬意。”   “不成敬意!”   “不成敬意!”   “不成敬意……”   很快,小太监就眉飞色舞带着几张契书和一沓银子回来。   “爷,他们说白送,还要给您银子。”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大傻子?”   “……”严成锦。   此时,不远处的官道上。   太上皇弘治放眼望去,这是一片坑坑洼洼的土地,白色的雾气升腾而起,笼罩整片山林。   宛如仙境,在略微寒冷的冬日尤为明显。   水池中有小黑点,不时移动一下,好像是人的脑袋。   “寡人还以为你二人是来解决固安之事,严卿家!你竟和新皇在此酒池肉林。”   片刻后,到了山脚的汤池,太上皇弘治本来还想教训一下朱厚照。   但周围还有百姓和力役。   对朱厚照的名声不好,才稍微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严成锦见礼:“太上皇可要进来泡一泡?”   “寡人不泡!”   身后的诸公,也是一脸剑拔弩张的样子。   “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那寡人还是泡一泡吧。”太上皇弘治面色缓和。   “……”严成锦。   片刻后,太上皇弘治和诸公在汤池中。   但严成锦已经换好衣裳,站在一旁,让人丢八角、茴香和豆蔻等香料。   朱厚照嘴角抽了抽,凑近严成锦,“老高,这不是炖回锅肉用的吗?”   “新皇粗鄙,此物也可入浴。”   浑身舒服后,太上皇弘治眉头微微蹙起,开始兴师问罪。   “你二人来固安泡药汤,却谎称解决固安之事!”   “父皇,儿臣已经想到让百姓富庶的计策。   在固安卖热汤,可令百姓如良乡般富庶起来。”   诸公慢慢蹙起眉头。   发现有许多漏洞,固安远在顺天府的边界,距离京城有一个多时辰,距离保定府也有两个多时辰。   “来此落脚的士绅,少之又少,如何敢保证就能赚到银子?”   “且这里荒芜人迹,没有良乡的工坊和码头,如何能兴盛起来?”   李东阳看着大小不同的汤池。   虽然泡起来很舒服,但恐怕不会再来第二次。   一来是离京城太远,无暇离京,二来是一旦人多了,更不好抛头露面。   望了眼山外的风光,烟雾氤氲,刚好笼罩着半座山峰,好似云山。   倒是游山玩水的好地方。   “臣有九成把握,能让此地兴盛起来。”严成锦道。   太上皇和诸公听得很是平静,这次出宫微访固安,正是想看看严成锦如何处置。   大抵猜出此子想买热汤。   但有许多不通之处。   “敢问太上皇,这热汤如何,可算得上是天下第一?”   “嗯”   “敢问李公,这热汤如何,可感觉身轻如燕?”   “嗯”   “敢问蒋公,这热汤如何,可感觉精气充沛?”   “嗯”   “敢问张公,这热汤如何,可感觉力大无穷?”   “嗯”   “敢问崔公,这热汤如何,可感觉还能再活五百年?”   “……”众人。   严成锦暗自腹诽,刚才还说不泡呢。   古代,皇室就是最好的代言人。   士大夫们附庸风雅,喜欢拿宫中贡品来提升自己的逼格。   像李东阳等人,是闻名天下的大儒。   有他们的贺词,读书人会慕名而来,固安是在顺天府和保定府的边界,是江南商贾北上的必经之地之一。   严成锦开始正色道:“臣请旨,固安县衙门和御史衙门搬来此处。”   县衙门和御史衙门迁移后,繁盛地带也会跟着迁移。   “你要重修衙门,这要多少银子?”   诸公虽在泡汤,却也在思索。   令他们疑惑的是,严成锦让良商买下此地,有趁机侵占田地的嫌疑。   “良乡商会,捐赠两座衙门。”   “……”诸公。   人家都捐衙门了,糜费还有什么好说的。   太上皇弘治心下微动,看此子和朱厚照能折腾出什么浪花来。   若一月内固安的之事不解,他便要出手。   泡汤消耗体力巨大,半个时辰,太上皇弘治和诸公离开。   严成锦让王不岁搬来几块大石头,朱厚照兴致勃勃地道:“老高这是要做什么?”   “太上皇口含天宪,自然要将他和诸公的话刻下来,当做招牌,不过,此事是冒名大罪,臣不敢。”   朱厚照立即会意,喜滋滋的道:“朕敢,朕也要题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