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成锦坐上轿子前往良乡。 朝廷决定在杭州府、松江府、天津卫和大帽山一带,砸大量的银子,建立渔货的港口。 意味着,这里将会聚集大量的人口,包括商人、力役、士绅和普通百姓。 人口密集之地,房屋和地皮就值钱了。 这便是所谓的政策红利。 先得到消息,便能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在杭州府、松江府和大帽山的沿海一带,却无像京城这般繁华且功能齐全的建筑,更无客栈、酒楼和牙行。 严成锦暗想,若能在此处买下大量地皮,唐宋国今后便有了银子来源。 毕竟,唐宋国自己准备的提桶跑路之所,国力太弱,无安全可言。 “还有多久到良乡?” 何能撩开轿帘子,讨好似的笑眯眯:“回禀少爷,再有一刻钟就到了……嗯?何人敢拦轿子?!” 严成锦透过前视镜看了一眼,一个穿着稍好华服戴着大黑帽的老者,手里拿着烧饼,站在轿前。 老者朝轿子笑道:“老朽是卖烧饼的,蒙受大人恩德,大人可还记得梁某?” 何能拦在他身前,一脸提防的看着这老头子,“告状去衙门。” “小的是来送烧饼给大人尝尝?” 严成锦想起这卖烧饼的老头,当初投奔良乡的流民,孙儿还跟着程敏政在朝鲜。 仔细打量了一番,头一批来良乡的流民,已变成小富户。 到了良乡,张贤大步走进院中,手里拿着账本。 “大人要调用多少银子?” “八百万两。” 尽管严成锦来之前打过招呼,可张贤听完愣住了:“府库只有三百万两。” 严成锦微微蹙眉,这点银子是远远不够。 张贤又开口道:“这些银子中,有要充国库的税银,大人要调用,还需跟户部知会一声。” 衙门库房的银子分为两种。 一种是商会赚取的银两,要分红给士绅。 一种是良乡钞关和塌房缴纳的税银,要上交国库。 张贤不徇私,但从不过问严成锦,要将银子用于何处,问了严成锦也不会说。 可最近,严大人要的银子越来越多了。 不知投往何处。 “大人,可要下官向良乡士绅征募银两?” 良乡的士绅个个肥如硕鼠,弹丸之地,拥有十万两家财的不在少数。 严成锦摇摇头,“国库还欠本官多少银子?” “一百五十万两。” …… 谨身殿。 太上皇弘治看到从杭州府传回的疏奏,眉头愈发紧蹙,看向旁边的萧敬。 “这封疏奏没有票拟,就传上来了?” 萧敬吓得连忙看了眼署名,“是刘公阅的疏奏。” 杭州知府请乞增加杂役四万人,每月给钱粮四两银子。 可是刘健还未票拟,就将疏奏传上来了。 太上皇弘治忧心忡忡,“近来刘公所阅的疏奏,越来越少了。” 虽然未在朝堂上提过,可他却心中有数。 萧敬吞吞吐吐,想说什么却又不敢提:“刘公只有一只眼睛,想来力有不逮,疏奏又比以往太多了……” 刘公吓了一只眼睛已经过去几年,只怕另一只也快瞎了。 太上皇弘治心事重重的站在御案前,凝神看着疏奏。 东暖阁,朱厚照看着疏奏,瞪大眼睛问:“刘师傅的疏奏呢?” 谷大用愁着一张脸:“都送去给太上皇了,刘公最近阅奏,就比以往少许多。” 朱厚照眼中光芒闪动,刘公阅的疏奏才会有功绩。 “传朕的旨意,让内阁推举新大学士。” 细细想来,分担部务,还需再进一个大学士。 老高这家伙形同虚设,不阅疏奏。 六部诸公虽博闻,但内阁和六部不同之处,就在于票拟。 六部并无票拟的权力。 故而,就算韩文等人能力足以决断,但也需传到内阁,由诸公定夺。 规矩不能打破。 内阁,值房。 旨意传达到房中一下子气氛就安静下来。 严成锦低头陷入沉思,朱厚照要再提一位内阁大学士。 谢迁几人则板着一张脸。 内阁大学士已经增添到了六人,再加一个,就七人了。 “新皇为何要增大学士?” “新皇说,刘公阅奏太少,不能分担部务,要再添一人。”谷大用小声禀报。 刘健面色开始红了起来。 李东阳面色严肃,自上一次功绩与太上皇相抵,诸公不听新皇的,他便感觉新皇会打其他主意。 莫非,想在内阁中安插新臣,替换老臣? 想到此处,竟开始不安起来。 蒋冕沉吟片刻,问道:“太上皇知道吗?” “方才还不知道,现在应当知道了。”谷大用一脸尴尬又委屈的笑道。 诸公面色诧异,不知新皇是否有了入阁人选,便齐齐看向严成锦。 “此事与下官无关,下官委实不知。” 严成锦也不知道,朱厚照为何要来这出。 一个时辰的时间,旨意传遍了六部,似乎怕被太上皇追回,朱厚照还张贴了皇榜,昭告天下。 太上皇怒不可遏,被朱厚照的举止震惊到了。 “谁让你下旨,新命内阁大学士!” “儿臣的工作不是下旨吗?” 朱厚照哼唧唧地道。 太上皇弘治的胸口渐渐起伏,但已经昭告天下,没有追回的道理。 “诸公不听你所言,故而心生不服?” 朱厚照变得认真起来:“自父皇登基起,诸公便辅佐左右,儿臣也想立自己的近臣,有何不可? 父皇要儿臣成为贤君,诸公不听儿臣的话,儿臣如何能成为贤君?” 太上皇弘治略微惊讶的看着他。 此时,诸公还不明白老朱家是何意,如今有老皇帝和新皇帝两个主子。 可太上皇很快便传旨意来,大意与新皇相同,入新大学士! 严府,书房。 王琼笑吟吟看着严成锦。 严成锦心中微动,这老小子连腊肉都带来了,还想拜入本官门下不成。 “贤侄,你帮世伯举荐一下?” 严成锦看着王琼,想了想道:“本官有一事,若王大人能答应,本官兴许可以提名大人。” “你说!” “支给良乡衙门税银二百万两,还本官的借条一百五十万两。” 王琼眼睛微微眯起来,“贤侄要这么多银子做甚?” 严成锦自然不会告诉他。 “恕本官不能奉告。” 王琼沉思起来,刘公想立王鏊,入阁的机会可不多。 这时,何能跑来禀报:“少爷,韩大人来了。” 严成锦看了看王琼:“王大人看,本官的举荐是很抢手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