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8章,让市场调节一切 南云省红云庄园内,刘晋正在悠闲的看着报纸。 “这大明帝国到处都是纺织工厂,哪里需要那么多的纺织工厂,倒闭一些也是好事,这样的话,资金和劳动力就会流向更需要它的地方,而不是一窝蜂扎堆一般的聚集少数几个行业和领域之内。” “我们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任何赚钱的生意都会引起一窝蜂人的拥挤过来,挣得头破血流。” “除了特权和垄断的生意之外,在东方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的竞争就无比激烈。” 刘晋看着报纸上报道的经济相关的内容,也是忍不住的直摇头。 纺织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纺织工厂太多、太多了,大明帝国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工厂,甚至于可以说全球市场都不需要那么多的工厂。 市场就那么大,能够消化的产品量摆在哪里,大家一窝蜂的拥挤进去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出现问题。 “更何况海外这些藩国和殖民地想要发展起来,总归是要发展一些产业的,纺织行业门槛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海外的这些藩国和殖民地往往都是允许蓄奴的,这劳动力成本就很低、很低。” “在这方面来说,大明帝国是竞争不过这些海外的藩国和殖民地,转移一些产业到海外殖民地和藩国去,对于大明来说其实也是好事。” “大明本土这边还要一手抓农业基本盘,依靠粮食来掌控世界,另外一手则是要抓重工业、化工、机械制造、电气产业等等这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也只有这些产业才能够为大明人提高更高的薪酬。” “而大明本土有人才和技术的优势,是最适合发展这些产业的。” “转移出去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这才是大明帝国未来要走的道路。” 刘晋仔细的思索着大明帝国未来的发展之道。 尽管现在不在其位了,按理说不用再为大明帝国的事情烦恼了,但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依然还是要为这个自己所深深热爱的土地而烦恼,希望它能够更加的繁荣昌盛。 就如同后世的很多愤青一样,尽管有时候骂的很凶、很难听,但说到底还是爱之深,恨之切,正是因为深爱,所以才会愤青。 国家危难之际,往往都是需要这样的人站出来。 “老爷,天子的电话!” 这时,管家急匆匆的走了过来说道。 “天子的电话?” 刘晋一听,也是赶紧起身,急匆匆的去接电话。 电话这个东西自从发明出来之后就发展的极其迅猛,尽管大明电信商行各个方面的报价都极其的昂贵,但是依然架不住大明帝国的有钱人特别多,再加上电话的实用性很强,故而也是发展的极其迅猛。 而大明电信商行也是秉持着刘晋所定的原则,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原则,也是尽可能的在全大明各地架设电话线路,短短几年的时间,在大明本土以及海外的一些重要城市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电话通讯。 南云省作为欧亚十字路口的地方,这里自然是早早的就有电话开通,可以直接连接到京城乃至大明各地去。 红云庄园作为这里最有名、最大的庄园,自然是早就安装了电话,更何况现在刘晋在这里住着,这电话和电报都是不能少的,方便刘晋及时的和外界进行沟通,传递信息。 刘晋来到电话旁边,拿起电话。 “喂~我是刘晋!” “哈哈,老刘!” 电话之中传来朱厚照爽朗的声音。 “陛下!” 刘晋也是赶紧恭敬的喊道。 “老刘,你可真是会享福啊,满世界的游山玩水,逍遥自在,我在京城这边就过着苦日子,天天呆在皇宫里面,感觉和坐牢差不多。” 朱厚照和刘晋在私底下聊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不会自称朕,对刘晋没有那么多的架子。 “陛下您日理万机,肩负江山社稷,当然是非常的累了。” “等假节日的时候,您也可以去到处玩一玩、散散心,京城这边的空气确实是不行,南云省这里的空气就非常的不错。”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着说道。 说实话,在南云省这里住了几个月的时间,刘晋都舍不得走了,这里的气候非常的舒服,景色又非常的漂亮,感觉是空气质量非常高,远远不是京津地区这边能够相比的。 京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但污染也非常的严重。 尤其是现在很多时候都燃烧煤炭,这污染就更加的严重了,京津地区的晚上都已经看不见星星了。 在南云省这里就不一样了,晚上的时候,繁星点点,夜空璀璨,非常的漂亮。 “这是一个好主意,南云省是一个好地方啊。” “嘿嘿,老刘,南云省的美人是不是特别多?” 朱厚照嘿嘿一笑的问道。 这货也就只记得美人了,其它什么都不记得了。 “额~确实是美人很多,到处都是美人。” 刘晋微微一愣,也是笑着说道。 “哈哈,以后我一定要找个时间去南云省这边玩玩。”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开心的笑了起来。 想到南云省的美人,朱厚照就激动起来,对于他来说,或许只有这南云省的美人才是想去南云省的最大动力,至于其它的对它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 “唉,还是你舒服,这游山玩水的,小日子过的很爽。” 接着朱厚照探口气说道。 “陛下,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刘晋略微一猜也就猜到是什么事情了,无非就是纺织行业的事情。 “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大明的纺织行业出现大问题了,大量的纺织工厂都面临着倒闭的问题,仓库里面挤压了大量的库存商品,根本就卖不出去。” “如果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大明的纺织行业将彻底的暴雷,到时候还不知道要倒闭多少工厂,有上千万的人要失业。” 朱厚照详细的将事情给说了出来。 说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皇帝显然是不合适的,他也是忧国忧民的,只是历史上的朱厚照在不成熟的时候就当了皇帝,玩性很重,又被奸佞小人所诱导,所以名声才会很臭。 现在的朱厚照更加的成熟也是更加的理解,诸多的制度又更加的合理,他这个皇帝和历史上的正德皇帝就有着巨大的差距了。 朱厚照虽然登基才六年的时间,现在还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成绩,但是也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了。 “大明纺织联合商行这边向朕和朝廷施压,说是要用关税来限制海外藩国和殖民地的纺织品进入大明的市场。” “还说要取消休沐制度,要让工人们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取消双休什么的,甚至于还提出了大明本土也要允许蓄奴的事情。” “哼!他们以为他们算什么,竟然敢以此来逼朕和朝廷。” “还说什么关系到2000万人的就业,关系到朝廷的税收等等,以为这就可以逼迫朕和朝廷制定出针对他们纺织行业的有利政策来。”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厚照就显得很气愤。 当皇帝的嘛,其实最烦的就是这样的事情,以什么大义之类的逼迫天子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是做出一些妥协之类的。 这是最让天子和朝廷不喜欢的事情,就好比是后世欧美地区经常出现的示威游行,罢工等等。 无法就是一个个团体以自己团体的利益为主,通过罢工和游行的方式来逼迫征服或者企业答应自己的要求。 本来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情。 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述求,尤其是面对不合理的制度和情况的时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 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正是有了这样的制度在,所以工人和弱势群体才可以争取到属于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但是一旦这种被玩的太过了就会过犹不及。 年年罢工、年年游行,仿佛填不饱的沟壑一般,一直要求增加薪酬、提高福利、减少劳动时间、提高福利等等。 这钱不是白白生出来的,财富是靠大家创造出来的。 不努力工作的情况下,这个钱是不会自己出来的。 欧美地区本身福利制度已经很完善、很健全了,再不断的要求更多的福利和薪酬,同时又不想要工作,还要减少工作时间。 长期下去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支撑的住的。 要不是靠着以前积攒下来的底子,欧洲的那些国家早就崩溃了,根本就支撑不下去的。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欧洲的政客们也是非常的烦,因为根本就没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需要大家去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财富,一方面又是他们只想要更多的福利而不想工作的更多,这个矛盾不可调和,根本就没办法解决。 只能够不断的向他们开空头支票,反正谁来都是一样的,都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支持下去都已经是成大问题了。 朱厚照现在面对大明纺织联合商行的时候,同样也是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 纺织行业对于大明来说是重要,2000万人吃饭的问题也很重要,但是你不能以此来逼迫天子和朝廷。 天子和朝廷会想办法解决事情,但不是像他们所提出来的那种,围绕着纺织行业来制定仅仅只是有利于纺织行业的政策。 今天纺织行业可以逼迫天子和朝廷,明天是不是钢铁行业也可以,后天汽车行业也来? 这一个又一个行业,每一个行业在发展困难的时候都来的话,朝廷还怎么做? “陛下,您是怎么看此事的?” 刘晋仔细的听完,想了想也是问道。 “我是觉得不管是用关税还是说是取消休沐制度,或者是允许蓄奴,这些办法显然都是行不通的,只是治标不治本。” “更何况,我要站在整个大明乃至全球的范围内去看问题,为整个大明帝国所有人的利益而考虑,而不仅仅只是某个行业和某些人。” 朱厚照想了想说道。 “陛下圣明!” 刘晋一听也是说道,朱厚照显然是成熟多了,看问题做事都是知道要从全局出发了。 “我们大明纺织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其根源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纺织厂了,整个大明或者是全球的市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纺织厂。” “以纺织行业来说,以整个全球的市场来说,每年所需要的布匹可能仅仅只有几亿两白银,这个市场是不会突然增加太多或者减少太多的。” “总体上维持在这个规模上面的,当所有的纺织厂产出的产品低于这个规模的时候,那么整个纺织行业都是可以过的很滋润的。” “因为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就不够卖,大家都会争着抢着要伱的衣服布匹。” “可是一旦纺织行业赚钱了,就会有大量的人和资金涌入这个行业,必然会导致产能大增,最终超过了市场的需求。” “这个时候市场供应就会大过需求,会有一些产品是根本卖不出去的,这种情况一旦严重过剩的话那就会形成我们现在的这种情况,大量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只能够堆积在仓库里面。” “因为市场上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布匹和衣服,多生产出来的布匹就只能够挤压在库存里面,卖不出去。” 刘晋详细的将后世市场经济的内容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讲述给朱厚照听。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生产出来的衣服布匹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所需要的数量,所以才会出现眼下的情况?” 朱厚照听完,似乎好像隐隐间明白了一些,想了想也是问道。 “是的,陛下!” “我们的纺织厂太多了,而且都是使用新式的纺织机械,效率高,产量大,再加上这些年羊毛和棉花的产量大幅度提升,这些加在一起,导致了现在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情况。” “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一切都是市场所决定的,由供需所决定。”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原来如此!” “王守仁、钟蕃和你所说的差不多,他们也是说现在的纺织工厂太多了,生产出来的产品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所以才会出现现在的情况。” 朱厚照听完,顿时就微微点头。 “那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陛下,我们完全不用管它,让市场来决定一切。” “倒闭一些纺织工厂其实也是好事,省的大家都将资金和劳动力都投资在纺织行业上面,其它的行业也是需要资金和劳动力的。” 刘晋非常果断的说道。 其实对于现在的大明帝国来说,纺织行业暴雷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大家知道下市场经济的残酷性。 “可是这会导致大量的纺织工人失业的。” “一旦失业的话,可就失去了赖以为生的生计了。” 朱厚照一听微微傻眼,本以为刘晋会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谁知道竟然是听之任之。 这太不符合刘晋一贯的风格了。 “陛下,这纺织行业会有不少的工厂倒闭、关闭,确实是有人会失业,但是其它的行业发展非常不错。” “像我们大明现在电气、电器、汽车、重工、造船、化工等等行业,都发展的非常快速而迅猛,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很多甚至于因为招不到足够的工人而发展受到了影响。” “纺织行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会被这些行业给吸收,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的事情。” 刘晋连忙说道,大明现在各行业的形式都非常不错,发展迅猛,尤其是新兴行业,发展更是迅猛,纺织行业这个夕阳产业却是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 这也是跟一直以来大明人的传统有关,一旦在一家企业做下去就一直会做下去,跳槽的事情很少,除非是东家干不下去了。 忠这个字烙印在大明人的骨子里面,不仅仅忠于天子和国家,连雇佣自己的东家,同样也是如此的。 “可是完全不管的话,到时候很多的纺织工厂都会搬迁到海外的藩国和殖民地去,我们大明不仅仅会少了很多的税收,也会还会少很多的就业岗位。” 朱厚照想了想又说道。 “陛下,纺织行业迁移到海外藩国和殖民地去,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因为我们大明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海外藩国和殖民地却是可以蓄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我们大明本土拥有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抛弃纺织行业,重点发展重工业、汽车制造、电气、金融、化工、造船等等诸多需要技术、需要资金、需要人才的产业。” “这些行业可以提供更多的税收,也能够给自己的员工提供更高薪的岗位和待遇,这是纺织行业所无法相比的。” “纺织行业的天花板就是现在我们大明的样子,但是其它的产业都还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PS:懒的分成两章,就一章5000字的大章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