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 ,这下真不好搞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13章,这下真不好搞了   乾清宫尚书房内,弘治皇帝和往常一样将大臣们召集过来开小会。   “把那几个只会张嘴闭嘴祖制、江山社稷、本末倒置的人统统送到凛冬城好好的冷静,冷静,什么时候思索清楚了再调回来。”   弘治皇帝显得很生气,本来嘛心情还是很不错的,结果让这些酸臭腐儒给整的血压都高了。   “是!”   王守仁、韩文、杨一清等人也是连忙齐声的回道。   大家也讨厌这些酸臭腐儒,要说权力的争斗嘛,这肯定是有的,无时无刻都有,都在争权夺利。   但让这些酸臭腐儒这样搞下去的话,这大明是真的要回到从前了,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估计着必然会出大问题。   还祖制,祖个屁制。   大家可不想再和以前一样拿着连养家糊口都难的俸禄,也不想动不动就被剥皮实草什么的,还真以为祖制是什么好东西不成。   无非就是想要回到以前他们这些酸臭腐儒们说了算,回到以前他们掌权得势的时候,至于别的真的很重要吗?   对于他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这天子能不能过的舒服关他们什么事情,他们掌权得势了舒舒服服就可以了。   这大明的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穿的暖衣服,有没有房子住,这关他们什么事情,他们自己吃得好住的舒服就够了。   至于说会不会有外敌入侵,贼寇侵扰之类的,貌似也影响不到他们这些庙堂之高的大臣。   “陛下,从成都修往云南昆明的铁路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了,总共预计需用耗资12亿两白银!”   很快,工部尚书杨廷和这边也是提交了一份奏疏,是最新的修建通往云南的铁路方案。   火车已经修到了成都,自然是还要继续修下去的,云南贵州重庆都要修过去。   不过这三个地方修建铁路的成本丝毫不会比长成铁路低,西南地区,地势起伏极大,山川险峻,铁路的修建都是需用用银子铺过去的。   也就是现在大明国力鼎盛,财力雄厚,再加上工程建筑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先进,这才敢动了修铁路到这些地方的念头,否则的话还不如直接将这些地方人都给迁移出来的更加划算。   “12亿两白银?”   “预计需用耗时十年左右,每年的投资在1亿两白银。”   弘治皇帝接过奏疏,快速的看了起来。   铁路肯定是要修的,西南地区要发展肯定是少不了铁路,更何况,修往了云南,将来还可以修往缅甸,打通西南地区的出海口来。   “这如果修往贵州呢?”   弘治皇帝想了想又问道。   “预算不会比这个低,云贵川地区的地理地貌都差不多,修筑成本非常高。”   杨廷和连忙回道。   他接替杨一清的位置成为工部尚书,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甚至于专门去详细的了解清楚铁路修筑的相关事情。   “修肯定是要修的,我们这一代人不去修,下一代人也是要去修的,终究是要有一两代人来吃苦受累,才能够给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   弘治皇帝听完,沉思一番之后缓缓的开口说道。   银子现在朝廷有的是银子,现在也基本上都是投资在修铁路、修公路上面,每天都有新的铁路开工,干线都已经快要遍布大明所有的省份了。   尚书房的会议就好多了,大家都是在讨论着国家大事,讨论着铁路的修建。   皇宫外面,王守仁府上的下人正在焦急无比的等待着,等着王守仁下朝之后将噩耗传给他。   这一直等到了快要到正午的时候,王守仁这才从皇宫之中走了出来。   “老爷不好了,不好了,老太爷走了!”   下人一看,也是赶紧上前将噩耗说了出来。   “什么?”   王守仁一听,整个人都傻眼了。   昨天晚上还好好的,还喝酒吃肉,性质极高,今天说没就没了?   王守仁有些难以相信,赶紧急匆匆的回府。   整个王府都已经素白一片了,当王守仁回来的时候,王守俭、王守文早已经回来了,正哭泣不止。   “怎么回事?”   王守仁看着自己的父亲,悲伤无比。   昨天晚上还好好的,一大早说走就走,这谁受得了啊。   “老爷,老太爷早上的时候一直没有起来,我们还以为他是昨晚喝多了,直到九点钟的时候去看才知道他已经.”   府上的下人也是连忙回道。   “昨晚就劝说不要喝那么多酒,就是不听。”   王守俭一边哭也是一边无奈的说道。   这下好了,自己几兄弟要回家乡丁忧守孝了,原本都还想着王守仁当了内阁首辅,自己也是可以跟着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谁知道老爷子这一走,王守仁要回家丁忧守孝,自己也是一样要回去。   还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这三年的时间一过,黄花菜都凉了,到时候想要重新回来站稳脚跟都很难、很难了。   王守仁此时此刻也是蛋疼无比,这自己好不容易才当了内阁首辅,你一下子就要回家丁忧守孝。   这刘晋前脚才走多久啊,自己也要跟着回老家去丁忧守孝。   王华走了的消息也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京城。   顿时就让京城的大小官员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嘛,这刘晋刚走留下的空缺好一番变动,现在王守仁又要回去丁忧守孝了,又是一番人事变动了。   这下子又有人要入内阁,又有人要高升了。   同时守旧派的官员也是弹冠相庆,这王守仁也是改革派的官员,一向都是刘晋的跟屁虫,他这一走,朝堂之上改革派的官员就又少了一个大员了,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   他们又可以将自己老旧派的官员给推上去,重新的慢慢掌握朝野的大权,逐渐的恢复以前的一些制度。   皇宫之中,下了早朝在研究着铁路线路的弘治皇帝也是第一时间内收到了消息。   “.”   弘治皇帝一阵无语。   这刘晋回家丁忧守孝去了,原本还觉得有个王守仁在,问题也不大。   王守仁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也是实干派的官员,做事风格和刘晋也差不多,是弘治皇帝打算留给朱厚照的重要大臣之一。   现在刘晋去丁忧守孝了,王守仁出了这个事情,肯定是也要回去丁忧守孝的。   关键是弘治皇帝还不能夺情。   因为刘晋这边没有夺情,王守仁如果夺情的话,那传递出去的信息就是自己更重视王守仁,而不是重视刘晋。   这会让刘晋怎么想?   也会让朝野上下怎么想?   到时候刘晋丁忧守孝期满了,又该如何去安排?   这些都是弘治皇帝需用考虑的事情,也是让他不能夺情的原因。   如果当时刘晋要回去丁忧守孝的时候夺情了,现在也是可以夺情王守仁,两个人都留下来。   可是刘晋都没有夺情,这王守仁自然也不能夺情的。   可是不夺情的吧,王守仁和刘晋都走了,这朝野上下的局势能不能稳住就是一个问题了。   他们两个是实干派的代表,也是领头羊,少了他们两个,光靠韩文、钟藩根本就镇不住啊。   要知道刘晋刚走,这些老旧派的官员就出来搞事了,王守仁也走的话,到时候还不知道会闹腾到什么地步呢。   “这下子可不好搞了。”   弘治皇帝有些头大了。   这个王华偏偏在这个时候走,你晚几年走,早几年走都可以啊,不要在这个时候走啊。   “这下该让谁入阁?”   “钟藩,蒋冕,还是毛纪,又或者是杨廷和?”   弘治皇帝的脑海中迅速的思索起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维持住朝野的局势继续按照现在的模式继续运行下去。   可不能出什么幺蛾子出来影响了大明的繁荣稳定,这好不容易才过了一些年的好日子,弘治皇帝可不想再过以前的那种日子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