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骑兵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四章骑兵铳   韩琦以论青苗不见听,上疏请解河北安抚使,止领大名府一路;王安石即从之。   知陈留县姜潜,出钱榜其令于县门,已而徙之乡落,各三日,无应者,遂撤榜付吏曰:“民不愿矣。”   开封府十六县,惟独陈留县青苗钱不散。   司农、开封疑潜沮格,各使其属来验,发现的确是张贴了法令的。   正好条例司劾祥符县不散青苗钱,姜潜知且不免,告病而去。   赵顼谕司马光,让他回来依旧供职。   是日,司马光入对:“臣自知无力于朝廷。朝廷所行,皆与臣言相反。”   赵顼问道:“相反者何事也?”   司马光摇头:“我说过条例司不当置,也说过不宜多遣使者外挠监司,还说过散青苗钱害民,现在仍然还在施行,岂非相反?”   赵顼耐心解释:“但是王安石说不是新法不好,只是派出去的人有的有问题罢了。”   司马光不依不饶:“以臣观之,法亦不善。”   赵顼继续解释:“我以前就下了敕命,各地不令抑勒啊。”   司马光也犟:“敕虽不令抑勒,而所遣使者皆鼓励州县表配。如开封界十七县,只有陈留姜潜张敕榜与县门,听民自来请则给之,结果一个人都没有。如此看来,另外十六县的青苗钱怎么发下去的?恐皆不免抑勒也。”   这个是胡搅蛮缠,就算再好的政策,不引导不宣讲,老百姓都不会来。   帝敦谕再三,光再拜固辞。   这头没按平,那头通进银台司范镇,奉还了赵顼命条例司驳斥韩琦上书的诏命。   诏命五下,范镇五还,坚持己见。   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赵顼同意,范镇再次封还,理由是:“臣所陈大抵与司马光差不多,陛下要追还司马光枢密副使的新命,则臣亦合加罪责。”   赵顼令再送镇行下,范镇又封还:“陛下自除光为枢密副使,士大夫交口相庆,称为得人,至于坊市细民,莫不欢庆。今一旦追还诰敕,非惟诏命反汗,实恐沮光谠论忠计。”   司马光当枢密副使?他看得懂军事地图吗?而且他明明是意图继续把持言事权好不好!   这简直就是不讲道理的脑残粉,猪队友!   赵顼也生气了,以诏书直付司马光,不复由银台司。   范镇上书:“臣不才,使陛下废法乱来,导致银台司失去职能,请罢免我吧。”   罢就罢!谁还没点小脾气?赵顼“许之。”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王安石早年与孙觉是好朋友,想让他成为自己助力,自通州召还,知谏院,改知审官院。   时吕惠卿用事,帝以问觉,孙觉对曰:“惠卿辩而有才,特以为利之故,屈身王安石。安石不悟,臣窃以为忧。”   然后孙觉还动摇了王安石收取三分利息的合法性。   王安石的理由是:“《周官》泉府,民之贷者至输息二十而五,国事之财用取具焉。”   孙觉反驳:“成周赊贷,是因为载师任地,百姓贪漆林之利,重息所以使民抑末作,返农桑也。”   “今以农民乏绝,将补耕助敛,还比照末作而征息,可乎?圣世宜讲求先王之法,不当取疑文虚说以图治。”   贬知广德军。   御史中丞吕公著上疏,其中有:“昔日之所谓贤者,今皆以此举为非,岂昔皆贤而今皆不肖乎?”   赵顼让吕公著举荐吕惠卿为御史,老头说惠卿奸邪不可用;   韩琦落职,赵顼对王安石说道:“吕老头说朝廷摧沮韩琦太甚,将兴晋阳之甲以除君侧之恶。”   王安石以这条罪名,罢吕公著知颍州。   其实老头背锅了,是赵顼没记对,这话是孙觉说的,原话是:“韩琦今为籓镇大臣,如此论列而遭挫折,设唐末、五代之际,必有兴晋阳之甲以除君侧之恶者。”   不过吕公著也不无辜,他是王安石推荐到台谏的,结果老跟王安石唱反调。   赵拚上疏:“朝廷事有轻重,体有大小。财利于事为轻,而民心得失为重;青苗使者于体为小,而禁近耳目之臣用舍为大。今去重而取轻,失大而得小,惧非宗庙社稷之福也。”   于是老头幸福地脱离了苦海,出知杭州。   程颢上疏十几道,其中的重点是:辅臣不同心,小臣与大计,公论不行,青苗取息,诸路提举官多非其人,京东转运司剥民希宠,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   赵顼被闹得没办法,让他自己去中书找王安石议,王安石正被反对者搅扰得心烦,厉色待之,程颢徐言道:“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之。”   “安石为之愧屈。”   以言不用,求去。“乃出颢为京西路同提点刑狱。”   整个三月四月,朝廷基本就是出外,出外,出外。   王安石势力虽渐成,但是以前的朋友,同僚,举荐人,追随者,纷纷离他远去。   除了朝堂,连科举考场也成了双方争夺的阵地。   考官是吕惠卿,因为考生叶祖洽策言中有“祖宗多因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一句,列位高等。   刘攽覆考,整个来了个大颠倒。   李大临、苏轼编排上官均第一,叶祖洽第二,陆佃第五。   赵顼令陈升之面读几人策论,最终还是擢叶祖洽为第一。   苏轼不服:“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风化!小幺叔说的,要我干点正事!”   下来就写了一篇文章给赵顼。   赵顼给王安石看,王安石看了后说道:“苏轼才气的确很高,但是其所学不正,又以不得逞志之故,所以其言遂跌荡至此,陛下还是将他外放了吧。”   赵顼有点舍不得,三个苏都是仁宗皇帝说过的宰相之才,再看看。   四月清明池大会后,苏油请赵顼视察军器监,展示最新产品。   此举引来王安石的反对,认为皇帝离开京师,虽然仅仅是一百多里外的郑州,也不是好现象。   但是意见被赵顼驳回,因为苏油在上报的同时,还给他附上了一份图纸和几个精巧的金属模型。   太勾人了!   王安石不放心,要求吕惠卿陪同。   吕惠卿面对司马光都不怕,但是面对苏油,却有些犯怵和心虚。   御史知杂事谢景温,如今正在收集关于三苏的不利证据,准备弹劾。   有军器监这个地方存在,就阻断不了苏油和赵顼的联系,而苏油态度是摆明了可以合作但绝不站队,在变法派眼中,就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而且军器监的盈利能力,也让变法派眼红。   赵顼其实挺喜欢军事的,又一次穿着戎装铠甲去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却叫他少玩这套,那是地方大将的事情,需要皇帝着铠,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现在好了,神机铳一问世,铠甲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   三人如今就站在校场上,一人拿着一个望远镜,看狄咏和孙能操练新式武器。   两人骑着高头大马,马侧有个长长的皮囊,露出类似神机铳的枪托,不过小了很多。   苏油吹响金属哨,两人纵马奔行到标靶前一百多步,然后抽出骑铳,“啪”“啪”“啪”一人瞬间打出六发。   熙宁骑兵铳,其实就是石薇转轮手铳的翻版,有了新式硬合金刀头,精密弹巢可以利用机器加工出来,无需动用石富这位八级钳工了。   骑兵铳相比转轮铳做了加长,但是也比神机铳短小了三分之一,用的也是转轮铳的弹药,威力比神机铳小了很多,射击距离四百步,杀伤距离两百步。   但是胜在火力输出快,轻便易携带,配合手抛式震天雷,绝对是骑兵突袭的神器。   ps:《寒门祸害》:一本好看的明朝科举官场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