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个情况来看,崇祯一直在破产的边缘疯狂的奔跑。 毕自严今年也有五十九岁了,一把年纪,还在给崇祯拼命干活,尤其是他之前向崇祯提出来的一系列的税制的事情。 崇祯只给了他两年时间,丫的天天晚上加班,整个户部忙得是鸡飞狗跳。 到处补窟窿,恨不得把一两钱当做二两钱来花。 现在好了,陕西已经拨了一千一百万两了,一个多月前,袁崇焕刚弄了五百万两,转身李邦华要了一百万两。 好不容易皇帝从林丹汗那边查了一百二十万两,全部拨给大同镇了。 这钱一百万两银子等于多少元? 100万两=65亿元。 这花钱的速度太恐怖了,连崇祯都觉得心惊肉跳。 看来这国朝的税制改革和行政改制要加快速度了,不然丫的中央朝廷又当爹又当妈的,朕迟早得累死。 不过现在也是没有办法,改制那得一步步来,这东西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规划,不是皇帝一句话,立刻就都变好的。 若是操之过急了,那就是王莽之流。 若是太过纸上谈兵了,那就和王安石的变法下场可能是一样的了。 总之,这改制,在中国古代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 至于钱嘛。 彩票局这大半年,已经赚了五十万两回来了。 不过彩票局差不多一天平均赚个三千两到头了,这玩意虽然来钱容易,但上限很明显,因为不是每个人都玩。 至于香皂局,开业晚了点,但架不住利润高啊。 一块香皂卖5两银子,也就是后世的3250元,这要是被别的穿越者知道了估计要骂死崇祯这个奸商。 问题是,香皂在北京一直是属于缺货状态。 这东西是快消品,而且黑心商人崇祯丫的故意把这东西做的很小,一块香皂一个月绝对用完。 用完后就得买。 但5两银子对达官贵人的大小姐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塞牙缝的钱。 香皂局从开业到目前为止赚了多少钱了? 五十万两! 看起来和彩票局一样多,但香皂局却有巨大的潜力。 目前北京城大概有一万人左右用香皂。 但北京城常住人口一百二十万,流动人口还有个四十万,大概有一百六七十万人。 现在才一万人用香皂,市场大大的好。 更何况这才只是北京城。 所以,赚钱这种事,对崇祯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彩票局、香皂局,都是崇祯自己开的,说到底,钱都是进了皇帝的小金库,俗称内帑,而不是在国库里。 这就不健康了,总不能以后户部缺钱,就从皇帝小金库里拿吧,那要国库有什么用? 所以,说到底,还是要让朝廷自己能赚钱。 没错,设置国企! 利用国企来打开全新的经济,这是崇祯要玩的第一步。 彩票局和香皂局,都只是试点,绝不能成为皇帝私人玩的东西,这样不利于国家。 等国企把经济模式试出来后,民间不就有样板可以学习了? 我大明朝别的不多,人才多多的。 民间的人看到国企做的某些事情赚钱,只要朝廷稍微鼓励一下,保证一大堆的人愿意干。 为啥不直接划定政策放给民间去做呢? 一、在香皂出来之前,民间哪里知道香皂怎么做? 二、国企是先行者,以后各种新的东西,都在国企先售卖做试点,这样崇祯也方便控制。 所以啊,毕自严担忧的这些事,其实都是有解决方法的。 崇祯一顿宽慰这位老爷子,深怕他太过操劳而病了,毕竟他可是朕的财务大臣啊! 刚安慰完毕自严,又有人跑来要钱了。 谁? 被崇祯安排到广州的周延儒奏疏来要钱了! 要多少? 不多,五十万两! 因何而要钱? 造船! 崇祯笑骂道:这家伙造的船是用银子打造的,什么船要五十万两,简直是胡扯! 他大笔一挥,户部给了周延儒十万两。 说到东南沿海的造船,最近一个很关键也很出名的人被招入京陛见了。 当然,最近进京的人有点多。 例如军事方面有天赋的卢象升,例如做事一丝不苟,为人正派的陈子龙。 至于和东南沿海有关的这位名人是谁呢? 郑志龙,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郑成功的父亲。 崇祯元年,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感召下,海盗出身的郑志龙被招安了。 没错,就是东南沿海那个和日本人、荷兰人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郑志龙,大航海时代东方世界海上顶级富豪。 崇祯也是很愿意见见他的。 不过,先不急,先压一压,手头事情太多,先安排最紧急的事情,毕竟香皂这生意是大大的有,得亲自理一下,再上个台阶了。 批复了杨嗣昌的北庭都护府的计划,杨嗣昌出发了,接下来和留守在草原的马祥麟打配合。 什么江南卖粮案、漏税,这些都先压着,不急。 刚要微服出宫,温体仁又送上来了几份奏疏,是他目前查宗室的进度。 崇祯也放在一边,得把眼下香皂的生意优化一下,回宫再一件件来。 这一日,崇祯穿着一身常服,带着同样穿着常服的锦衣卫,以及王承恩,出了宫。 与徐光启约定好了在雅兰堂见面。 秋天的北京城,天空是湛蓝的,就像一块巨大的没有任何瑕疵的蓝宝石。 等到了雅兰堂,前门排队的人太多了,崇祯绕道从后面进去。 雅兰堂的占地非常大,前面是买东西的地方,后面是搞生产的地方。 崇祯一进去,就看到几百个女子在做香皂加工。 见到崇祯来了,曹化淳连忙上前。 他不仅仅是管彩票局的,还在管雅兰堂。 在一边道:“公子,最近北京城陆陆续续有一些人也开始做香皂了,您看咱们要不要采取点措施。” 曹化淳说的措施就是利用朝廷的势力,让那些家伙关门,这钱怎么能让别人赚取了。 “不必。”崇祯淡淡道,一项新东西已经出来了八个月了,民间肯定有人从这里挖了人过去,即便严防,天底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 有竞争对手是好事,有竞争,才能做得更好。 崇祯抽空来这里,就是要制定一套系统性的方案出来,彻底释放出雅兰堂的商业价值。 为接下来的国企做准备。 【作者题外话】:大佬们,家人们,我知道你们在外面有别的作者,但是还是有一件事要拜托各位,你们有qq群的、朋友圈的,都帮本书宣传一下,把本书的排名再冲一冲,我也动力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