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攻心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即,他伸出手趁阿季与姬元不妨,分别在二人的脑门上拍了一记。   “回房睡觉!”   姬元哼道:   “诩大哥!你还没说何为氧气呢!”   王诩光着脚丫拉起阿季的手便向一侧的游廊窜入。见女孩气得直跺脚,他回身喊道:   “睡醒了再告诉你。”   随后,消失在廊道的拐角。姬元努了努嘴,看着两人消失的方向,道:   “坏人!”   值守在廊道一侧的侍卫目瞪口呆的看着赤脚狂奔的王诩。   “回房后,就睡觉。不准做饭,不准起身。听到了吗?”   “知道了,良人。”   二人风一般的跑过,那侍卫揪着下巴上的一根白须,叹道:   “哎!年轻...真好啊。”   进入后宅,推开房门,阿季便被王诩抱起,她双手环在男子的脖颈上,像个顺从的小猫。王诩疾步行至塌前,放下阿季,便掀开被子将对方裹得严严实实。自己则坐在床边监督少女睡觉。   阿季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能看得出十分疲倦,却是强撑着不闭眼。   “看什么?快睡觉。”   阿季喃喃道:   “良人!清明祭祀是何由来?”   王诩没想到妻子会对昨日之事耿耿于怀。既然已经撒谎,他只得自己圆谎。   “呵呵,你不知晓也是自然。这清明节乃是卫国宗室流传的祭祀活动。分为祭祖与踏春...”   阿季不禁皱了下眉。王诩咳了咳,表情一本正经。   “你不信?”   少女飞快的回答。   “没有。”   “那还不乖乖闭眼?”   王诩做贼心虚,将手挡在阿季的眼前,生怕被少女看穿。关于母亲的记忆,王诩脑中一片空白。至于卫国宗室的习俗,他又怎会真的知晓?   阿季轻柔的声音响起。   “睡不着。良人给妾身讲个故事吧。”   王诩放下手,笑道:   “好啊!你先闭眼。想听什么故事?事先声明,我不讲爱情故事,也不讲什么大侠的故事,不然你又睡不着了。”   少女欣喜的点了点头。随后,闭上眼睛,怯生生的将被子遮住了嘴巴。   “妾身要听孔明灯的故事。为什么要叫孔明灯?而不叫天灯呢?”   王诩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怒道:   “你这丫头!要气死我吗?”   他可不想讲完诸葛亮又说三国演义。   阿季像个淘气的孩子,一会儿佯装闭眼,一会儿又偷看他。王诩转动着眼珠子,扯谎道:   “这么简单。你都不知道?你看那孔明灯,只有露出一个孔才能飞起来,灯既然能照明,自然是叫孔明灯喽。”   阿季恍然大悟,兴奋的说道:   “良人什么都懂,好厉害!”   “少拍马屁了。快睡觉!”   王诩擦干净满是灰土的脚丫,也钻入到了被窝里。他握着阿季冰凉的小手,感觉很是幸福。片刻后,沉静再次被打破。少女凑到他耳边,小声问道:   “那露出两个孔,可以照明的灯又叫什么呢?”   睡意上涌,王诩漫不经心的回道:   “笨蛋!当然是灯笼喽。”   “噢...灯笼?妾身还以为叫两孔明灯呢?那三个孔呢?”   王诩听得有些崩溃。三个孔,那还是灯吗?不如用油灯好了。   他随口应付的回道:   “那叫皮匠灯?”   “为什么?”   意识渐渐模糊。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哈欠...”   “诸葛亮是谁?”   王诩有些神经衰弱,将少女抱在怀中。   “...心好累。完全被绕进去了。”   说完这句话后,他沉沉睡去。阿季仍在喋喋不休的追问着。   房间的另一侧,居住在西厢的姬元正趴在案台上。女孩同样也不肯入睡,她将这一日一夜的事情认真的记录在竹简之上。   许久过后,姬元放下篆刀,对着写好的竹简吹了口气。   竹屑横飞,歪歪扭扭的字迹显露而出。奇怪的是最后的两个字相对工整。女孩手指轻移,最终停留在那两个字上。   “勿忘。”   她小声念叨着,而后站起身,拍了拍沾满木屑的手,打了个哈欠。   “困死了。”   之后,她抓起竹简,心满意足的走向内室。身体乏力的瘫倒在床榻上。   没有下人使唤的生活,让女孩极不适应。她不时抱怨几声,抒发着内心的哀苦。不多时,姬元睡着了。   一队巡逻的侍卫路过屋外的游廊。他们似乎很了解这位三公子的脾气。所有人皆是蹑手蹑脚,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刚走过西厢尽头的游廊,便听见有人在院外大喊:   “尔等让开。休要拦我。耽误了军情,小心你们的脑袋。”   巡逻的侍卫如同受惊的兔子,托起身上的甲衣便向院门的方向直线狂奔。兴许这奇怪的动作是经过长期实践与刻苦训练得来的。跑动时,竟听不见甲衣摩擦的声响。   瞧见了喧哗之人,那领头的侍卫一惊。他本想破口大骂这不知死活的家伙,此刻却是满心的疑惑。随即,迎了去过。   “曹邑宰?”   曹邑宰一见是熟人,闹腾的更加厉害。   “康侍卫!卑下要求见少司马!有急报。”   康侍卫原为姬兰的亲卫。当年去云梦抓俘的时候,他便负责护卫姬兰与曹邑宰的安全。   瞧见对方向自己蹭来。康侍卫连忙抬手,一掌摁在曹邑宰的胸口上,随后将不情愿的对方推出了院门。他自然是不会因私交放此人进入院中的。   “曹大人!您小声点。若再这么喊下去,别说见不到少司马,估计还要吃三公子一顿鞭子。”   曹邑宰猛的推开对方的大手,捶胸顿足道:   “哎呀!顾不了那么多了。康侍卫!你可愿帮帮老哥?若见不到少司马。我这条老命今日便保不住了。”   直至此刻,康侍卫都还没搞清楚,军情急报到底与曹邑宰这掌管民事的文官有什么关系。   “到底发生何事了?曹大人不妨告知小人。小人也好禀明少司马。”   “哎呀!厉师帅的属下把晋俘给围了。说是要杀光他们,以祭我军阵亡将士之英灵。”   卫国的大司马都被晋人给暗算了。眼下的战争谁还守礼?   康侍卫不忿的说道:   “杀便杀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兄弟不知呀....”   话到此处,曹邑宰猛地咽了口唾沫。他险些将王诩交代的事情说漏了嘴。   “哎呀!你别管了,快让老哥去见少司马。”   虽说晋人的死活,康侍卫毫不在乎,但如今的形势,同室操戈,若是闹出兵变对大局无益。   “您且先等着。小人去通报一声。”   “多谢!多谢!”   康侍卫转身行出几步,回过头冲着曹邑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对方捂着嘴,笑嘻嘻的冲着他拱手,催促其快点。   一刻钟后...   “少司马说了,既然事情交代给大人,那便是信任大人。他不干涉。”   曹邑宰愕然不已。   “什么?这是少司马的原话?”   “噢。他还说,出了什么乱子,他兜着。大人放手去做便是。”   曹邑宰心想:   “放手去做?就凭邑宰府那点胥役如何对抗军队?开什么玩笑?卫诩这是要逼死我呀。”   他不知王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如今骑虎难下,战俘的事情一旦暴露,他必然惨淡收场。于是,曹邑宰愤然的撂了句话:   “我这就去把天捅个窟窿,看他如何来补。”   便径自离去了。   不久后,戚城大乱。以曹邑宰为首,支持求和的胥吏与权贵煽动百姓走上街头,他们主张释放战俘换取和平。而另一方以厉师帅为首的主战派,则守住瓮城的城门不让战俘通过。双方对峙着,事态严峻。   厉师帅闻声赶来。他也没料到事情会演变成眼下这般模样。为了不让事态继续恶化,厉师帅立于城头,对着下方的晋人俘虏开始喊话:   “本将可以给你们个机会。来呀!将城门打开。”   身旁的军官有些惊慌的看向东边晋军的营地。   虽然有那凸起的废墟阻隔了视线,此处发生的事情,晋军一时难以察觉。但若人群冲出,引发混乱,晋人趁机攻来,再想关上城门便是难上加难。   他似是劝诫的喊了声:   “将军!”   如今厉师帅统领五师,名义上已为主将。他看着城下汹涌的人群,言辞坚定。   “开城。”   片刻后,城门大开。然而,城门前的卫军则齐刷刷的压低戈矛,拦住出城的去路。厉师帅言道:   “尔等只要逃出五十步,可全性命。本将绝不追杀。”   主将一言既出,自然是说到做到。可晋人战俘赤手空拳,谁人敢动?   冷冷的话音继续从城上传下。   “我卫国子民,若有贪生怕死者,亦可离去。本将亦不会阻拦。”   与其将不忠之民留在城中,引发混乱。倒不如借此机会,放他们离去,也可省下米粮,为守城多争取些时日。   厉师帅冲着城下的军官摆了摆手。拦住人群去路的士卒立时向两侧分开。人群渐渐躁动起来,有些眼疾之人正准备把握时机,开始逃命,却见城头大批的射手排列开来,做出弯弓的姿势。   “不过,踏出此门,是生是死,听天由命。”   谁都听得出,这话的言外之意。   突然,一名拥挤在人群中,穿着蓝衣的妇人,喊道:   “与其困死城中,倒不如赌上一赌。”   这时,战俘群中有人高声呼应:   “我等今日若能侥幸逃生,必当保全诸位性命。”   随后,晋人俘虏学着那说话之人的模样,全部回身抱拳,拜谢后方的百姓。躬身之时,那说话之人压低了声音,对身旁的同伴道:   “传我的话,一会儿先往城下跑,待卫人百姓跟上,再往外冲。”   兴许是不信卫军会对百姓出手,亦或是觉得这赌博有活命的机会。毕竟,百米赛跑正常人只需十多秒。而五十步则更短,箭手顶多发出两箭。   随着一声大喊,晋人开始疯狂逃命。被煽动的百姓也跟着人群涌入了城门洞。厉师帅夺过身旁士卒的弓箭。锋利的箭矢瞄准着方才那喊话的蓝衣妇人。   弓弦一震,箭矢飞射而出。奔跑中的妇人肩头中箭,立时被射翻在地。   卫军的弓矢仅射了一轮,如之前那晋人所料,卫军不敢射杀百姓,只是瞄准身着红衣的晋人放箭。造成的伤亡并不严重。   混乱结束后,曹邑宰与厉师帅分别去了少司马府,想要单独求见王诩。闹出这样的事情,对士气、民心都是不小的打击。然而,王诩却像个置身事外的闲人,不仅召见了两人,而且还是一同召见。   厉师帅与曹邑宰一见面便开始互相指责。厉师帅指着曹邑宰的老脸愤然骂道:   “卑鄙小人!你若一心求和,为何那日不说?藏头露尾,煽动百姓,用心险恶至极!”   曹邑宰满心委屈。他虽是主和派,但今日之事,他只是从旁煽风点火,逼迫厉师帅放人。他根本没有料到事态会演变成这副模样。   “老匹夫!你懂什么?你若真心主战,今日何不将闹事之人悉数射杀于城下。绝了他们的念想。”   厉师帅气得面红耳赤,言语结巴。   “我...我...”   目光却是盯着王诩。曹邑宰得理不饶人。   “你什么你?假仁假义。亏大人信任,将军权托付于你。你便是这般行事的吗?险些...咳...咳...”   他本想说,险些坏了我的好事,不禁干咳了两声,也看向王诩。王诩拿了把干枣吃得津津有味,见二人不说话了,伸出手来。   “吃点?”   二人有些茫然。曹邑宰见厉师帅没有动作,他抢先凑了上去,笑眯眯道:   “嘿嘿。卑下就不客气了。”   从王诩的手中拿了几枚枣子,他顺手将一枚丢入口中,大嚼起来。一边吃,一边以傲慢的眼神挑衅着厉师帅。   “都是我的主意,你二人莫要相互嫉恨才是。”   王诩冷不丁冒出一句,曹邑宰差点没被口中的干枣噎死。   “咳!咳!”   他咳嗽连连,脖子涨得通红。王诩将手中的茶碗递了过去。   “喝茶。”   曹邑宰接过茶碗,咕咚咕咚的灌入口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喘过气来。   “您是说厉将军城东阻拦,是大人的意思?”   王诩漫不经心的答了声。   “嗯。”   接过茶碗,放在桌案上。   “还喝吗?”   曹邑宰有种被人玩弄的感觉。转念一想,心头一阵冰凉。对方明显是猜到他会煽动百姓。   “谢大人。”   王诩又给他倒了碗茶水。曹邑宰接过茶碗,觉得事有蹊跷,弱弱的问道:   “大人就不怕,晋俘真被厉将军扣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