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千云和杨珩的表情,史无前例的精彩。 看着他们青青白白还会发黑的神色。 诚王突然觉得内心的那口气儿给顺了不少。 而此刻小夫妻俩却是在内心同时咆哮。 这不科学! 这怎么可能! 哪里露陷了!! 林青这个身份,在他们婚前就“云游四方”去了。 诚王压根没见过人,最多收到一封信。 都两年多了,要穿帮早就穿了,何必等到如今? 如果说,最近“林青”这个身份有露脸的话,那也好说是他们的疏忽。 可是,没有啊。 诚王看着他们这对小夫妻,从一脸震惊到一脸不服。 感觉更加舒坦了。 有种扳回一城的畅快感。 大摇大摆坐在椅子上,顺手倒了一杯茶,慢悠悠的咗着。 坐等这对小夫妻调整好心态开口。 不知道他们死不承认另寻借口呢,还是别别扭扭的坦诚道歉呢。 道歉以后,自己是表达一下被欺瞒的愤怒呢。 还是轻轻放过这小两口? 要不……“敲诈”一番? 啊呀,好难抉择啊。 诚王此刻不知道的是,和承平帝“交手”过的小夫妻俩。 比他想象的还要不要脸。 瑞王妃婀娜多姿的对着自己行了一个万福礼。 仪态端庄和平时别无二致。 但是嘴里说的却是。 “徒儿是怎么认出为师的?” 用的还是苍老的男声。 吓得诚王刚入口的茶直接走了气管这条道。 不停的咳嗽外加惊恐的目光直直的盯着瑞王夫妻。 他进门前的推测是。 当年他见到的就是一个小女孩。 只不过因为小孩子雌雄难辨,他先入为主之下,搞错了性别。 若干年后,“林青”在皇家别院救驾有功,遇到了瑞王。 两人互生情愫,喜结连理。 发现自己这个徒弟之后,因为尴尬,所以放弃了“林青”这个身份,改称“东方”。 而现在,他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可能。 返老还童是真的。 自己弟弟娶了一个至少四十多岁的老男人当妻子?! “二哥,总觉得你在想什么很不礼貌的事情。” 他们只是简单的吓唬了一下而已。 你脑补到哪里了!! “我,我没想什么……” 震惊过后,诚王也想起来,这不太可能。 且不说,自己弟弟的审美和性取向不会有问题。 他也不觉得平时见到的那个千娇百媚的弟妹,是个中年男子伪装的。 更不觉得,应博明会眼瞎的认错女儿。 父皇也不会同意这门婚事。 经历过一小小的插曲,话题倒是很顺畅的接了下去。 杨珩这边先是肯定的了诚王的第一回合的猜测。 嗯,没错,当年就是千云忽悠你的。 你弟妹就是你想要为他养老送终的恩师。 “这事,父皇知道的……大哥也知道。” “我该庆幸老四不知道?” “他的确不知道。” “所以二哥,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林青这个身份已经云游很久了。” “千云也只用东方这个身份和你比武过。” 他们安排得的确有点粗糙。 毕竟诚王是应千云徒弟这件事,是半路杀出来的。 本尊自己都忘记了。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是今天?要穿帮早就穿帮了。 总不见得今天千云比武的时候用了十几年前的标志性招式? 就算有,东方是林青的徒弟,招式一样也不应该奇怪才对。 诚王唏嘘的感慨。 其实事情出乎预料的简单。 “今日你在上面比武的时候,不止一个人在我耳边感慨……” 东侠士果然是林侠士的徒弟啊。 不仅仅一样武功高强,身姿身形体态简直一模一样。 “在你耳边嘀咕……御前护卫?!” 杨珩和应千云对视了一眼。 万万没想到,事情的漏洞竟然来自于背景板。 林青这个身份出场过两次。 一次是御前救驾惊鸿一瞥。 一次是冬至特训,教了大家一套拳法。 这两次中,有一小撮人是完全重合的。 那就是承平帝的最信任的那一拨侍卫。 可以确定但是,林青给了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就像是赵公公永远在承平帝身边一样。 曾经被承平帝加塞入冬训营特训的御前侍卫,在今天这个重要的场合自然也是围绕在承平帝周围的。 诚王作为承平帝武力值最高的儿子。 在擂台比武帮不上忙的情况下,他自然是脱离的亲王应该站的位置,站在父亲的护卫队伍里。 这种小小的细节,不会有人在意。 毕竟是出于一片孝心,连御史也不会找这个茬。 于是诚王就这么听了一耳朵如此如此的感慨。 感慨的人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只不过是身形像了点而已。 只不过是都带面具而已。 诚王一开始也没多想。 直到杨珩再度出现。 准确说是看到杨珩一个人回来,身边却没有瑞王妃。 足够诚王一脑袋问号了。 根据他对三弟的了解,如果应千云有事,他绝对不会离开她的身边。 如果应千云已经没事了,他怎么也会带着王妃一起回来。 刚想和父皇交流一下,就看到父皇和大哥时不时诡异的“对视一眼”。 尤其是在杨珩不顾礼法,不顾自身安危冲到“东方”身边检查他是否中毒之后。 一旦疑惑开了头,曾经不合理的地方就逐渐冒出来了。 师弟变师妹最后变成弟妹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就冒出来了。 “东方莫名其妙和你们夫妻感情甚笃,东方第一次出现是陪着你们出使嘉良,东方和柳煞比武的时候,你们夫妻俩跑出去治病……” 所以说,对于自己人来说。 有心的话,推测出应千云=东方。 只需要一点点想象力以及对没有对女子的偏见。 想明白应千云=东方。 耳边听着师徒俩身形体貌相似感慨。 怀疑的泡泡也就越来越多。 被欺骗和隐瞒的人总是会下意识的问一句:你还瞒着我什么事? 于是诚王最后的回忆停留到了当年冬至家宴上。 “这次突厥和吐蕃挑衅,你们俩装病跑出去实在是太有既视感了。” 当年冬至全家宴上。 这两位就这么跑过一次。 很好,那么再往前推一推。 冬至他们俩跑出去前发生了什么? 是自己在说。 要去见一见“师父”。 “所以,还不明显吗?” 如果还剩下最后一点点怀疑的话。 自己踹门进来后,一句“师父”换来了小两口见鬼的神情。 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诚王终于能摆出一脸我是来算总账的神情了。 师父又如何,你还是我弟妹呢。 只见应千云不知道什么时候切换到小白花状态。 哪怕是穿着一身劲装。 哪怕是她刚刚穿着这身衣服杀了四个外邦人。 现在的她,完完全全的就是小白花的姿态。 站在自己丈夫身后,一双柔情的美目怯生生的看着诚王。 带着无限的歉意,还带着一种担惊受怕的娇弱之感。 满满的引起任何雄性生物的保护欲。 更让她道歉的对象不忍心苛责于她。 诚王整个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应千云眼见有效,立刻开足马力。 盈盈的水光凝聚在眼中。 大有你再说一个字,我哭给你看的架势。 事情都过去两年了,小夫妻俩也不是没为掉马预演过。 瞧,这不是很管用嘛。 “行行行,你穿女装,你就是我弟妹,穿男装就是我师弟。” 至于师父……就当云游四海、羽化成仙了。 咦?这么一想竟然觉得完全没问题! 之前所有的纠结和烦闷都放下了。 应千云杨珩:你高兴就好。 这一夜,突厥和吐蕃可以算得上是凄凄惨惨切切,完败中的完败。 里子和面子都没有了。 这一夜,“东方”一战成名。 比起之前的江湖比斗。 这一次真的是扬名寰宇、名留青史。 承平帝也不会含糊,还没送走诸国使团呢。 直接一个一品国公封到了应千云身上。 武安公。 历史上的几位武安君下场都不怎么好。 可名号响亮啊。 哪怕是没怎么读过书的突厥和吐蕃都能感受到大楚的意思。 武功治世、威信□□。 这位一品国公就是用来对付你们的超级武器。 使团前脚刚走,后脚就可以立刻感觉到整个大楚忙碌了起来。 既然隔壁和上面两位最恼人的邻居已经遭受了重创。 不趁机咬两口,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这番辛苦。 话说回来,这次完败的两国似乎还不死心啊。 立刻把岐州的事情给扩散了出去。 而大楚这边呢。 顺藤摸瓜的挖出间谍线不说。 直接来了一个“佛光照山”。 金灿灿的“神迹”直接驱散了刚刚冒出来的惶恐。 至于为什么选佛而不选道。 主要是……道门比较缥缈随性,不容易造假。 佛门只需要有点金光就可以很容易的联想起来了。 只是一州之地比较尚佛而已,对于国策根本影响不大。 卡住地契和度牒,那边连庙都不能多建一个。 真正比较让人在意的是。 随着朝政事情围绕着两位邻居的事情越来越多。 皇子夺嫡的情况似乎愈演愈烈了。 不知道为什么。 突然间二皇子和三皇子走得很近。 这种突如其来的联合给太子党和顺王党带来的极大的压力。 尤其是顺王。 如果说太子仗着自己名正言顺的储君之位,还在立求绝不出错的话。 那么顺王就稳不下来了。 新出炉的武安公和瑞王关系好。 瑞王又和诚王突然关系好。 若是老三开始支持老二…… 那么简直就没他什么事情了。 人一着急就容易犯错。 在承平帝第五次为顺王叹气之后。 太子觉得也应该结束这场闹剧了。 父皇舍不得,就自己来吧。 然而还没等太子开口,杨珩出面上谏。 也该让老四死心了。 太子不可思议的看着老三。 这种谏言实在不像是杨珩的风格。 “父皇,再不让四弟醒过来,他就彻底魔怔了。兄弟之情也会无法挽回。” 杨珩慷慨激昂的表达了自己的痛心。 不忍心弟弟为不该有的贪念误入歧途。 不忍心弟弟被别有用心的奸臣利用,兄弟隔阂。 大道理一套套的。 核心关键也不是没有点出来。 “顺王妃已经有孕了。” 老四即将成为父亲。 一个人,一个男人,什么时候最拼? 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的时候。 理论依据论述过后,就是事实依据。 杨珩罗列了最近杨玙做的一些事情。 攻击性极强的表示。 如果事情再这样下去。 就不是您能控制得住的了。 “您不愿意伤害老四,你就愿意伤害大哥吗?” 老四想要夺嫡,都当其中的是他吗? 不,最大的前提是太子被废。 如今老四上蹿下跳的看着是攻击他和老二。 实际上是开始铺垫和逼迫太子犯错。 现在已经如此,等孩子出生后呢? “你一向很能说服人。” 承平帝重重的叹口气,挥退了杨珩。 等杨珩离开后,承平帝沉默很久。 “老大,这些年委屈你了。” “父皇何出此言,儿臣并不委屈。” “老三一向好脾气,他都这么直言了……看来老四真的过分了。” 太子没有说话。 这种情况下,他必须保持缄默,不能说老四一句坏话。 但是……他实在很想说。 父皇,你真的不觉得老三今天这番操作,有哪儿不对吗? 三天后,大朝会。 承平帝突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圣旨。 立太孙。 立太孙一直是所有太子最想要的护身符。 那说明,皇帝确定了整个国家的第三顺位继承人。 哪怕太子被废,想要皇位的人,还得再废一次太孙才能成功。 哪怕太子死在了皇帝之前,下任皇帝也是他的儿子,而不是他的弟弟。 除了个别没站队的大臣,整个朝堂直接来了个震动。 太子党都不相信有这么大的馅饼。 更别说顺王一党了。 可不信有什么用呢。 立太孙是传承正统,一般只有皇帝不愿意封,没有朝臣有资格反对的。 而承平帝愿意封。 也说明着,无论之前承平帝怎么想的,现在他已经下定决心了。 储位之争,到此结束。 立太孙,真的是一个最狠,最绝,最无可争议的一招了。 无论是皇子还是朝臣,有不满的。 都只能憋着。 憋得心头火气,也只能忍。 然而有一条消息,突然不胫而走。 这次立太孙是……瑞王提议的! 一时间,那些从龙之功美梦破碎的人,有了一个极佳的宣泄口。 首当其冲的就是瑞王。 连应爹、二叔三叔,甚至是应家第三代以及应家亲家都遭受了无妄之灾的攻击。 找事的人本着不一定要把你怎么样。 但是我就是找茬的思想在搞事。 一时间整个朝堂乱得可以。 无奈,承平帝只能随便按了个差事给老三。 让杨珩带着王妃出去避避风头。 当然,明面上是贬斥的。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冲到紫宸殿去面圣。 “眼下事情那么多,盛夏又要到了,怎么能让三弟走呢。” 突厥和吐蕃的后续安排还没搞定。 嘉良的那块体还没走上正轨。 夏天到了。 洪涝、干旱这种每年都会有的灾情随机掉落概率增加。 夏天过去后,又有秋收冬藏等着。 那么大一个劳动力怎么就放走了!! “过两个月,朕就会招他回来的。” 承平帝圈的地离京城不是很远。 儿媳妇功劳那么大,就当给他们小两口一个旅游假。 太子:→_→ 承平帝:??? 两个月后。 承平帝诏书还没出门。 瑞王的加急信件就到京城了。 瑞王妃有孕,刚怀孕,在危险期,不易舟车劳顿,他们暂时不回来了。 瑞王妃胎像不稳,他们打算去找XX神医,暂时不回来了。 瑞王妃孕后期不适严重,他们打算生了再回来。 孩子生完了,新生儿太娇嫩,打算等孩子长大一点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