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国群英,实至名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七百年后……”   张凡的声音变得低沉,又有一段恰到好处的bg之相配,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神州大地,再一次变成了血与火的战场。   倭寇肆虐,令民不聊生!   张凡挥了挥手,将南阳草庐周边的那些花草树木,化作一幅幅亦真亦幻的画面,如走马灯一般在空中流淌而过,竟是径直流入了身边诸葛亮的脑中。   “啊!”   诸葛亮发出短促的惊呼,只觉得一大堆光怪陆离的记忆突如其来,一下子就充满了他的脑海,令他泛起极度怪异的表情。   这个张凡!竟然有如此神通!   莫非……是神非人?   而与此同时,观看《典籍华夏》直播的观众们,也第一时间理解了张凡要表达的意图。   从诸葛亮所在的年代,一千七百年后的话……   刚好是抗日战争时期!   那么要让诸葛亮迅速理解那个时期的敌我态势,强弱对比,最简单的方式,只能是直接打入记忆。   否则要靠一句句描述的话,怕是这一小时的直播时间结束,“诸葛亮”也只能理解一个大概。   凭借系统的力量,张凡将那个年代一位寻常民众的记忆,注入到诸葛亮的脑子里。   于是,诸葛亮稍稍整理,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极其难看。   危险!   危险!   危险!   华夏民族危险!   汉朝江山危险!   四万万华夏汉人,危险!   1937年,7月7日,倭寇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假装演习,借口有士兵失踪,便要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我华夏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   早有准备的倭寇便悍然向华夏守军开枪射击,继而炮轰宛平城!   史称,卢沟桥事变!   “差距,太大……”   诸葛亮被融入的记忆,刚好亲眼目睹了这场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以他古代军事家的眼光,虽然对长枪大炮的威力缺乏深入理解,但还是第一时间做出了极不乐观的判断。   很显然,当时华夏军队的战斗力,与武装到牙齿的倭寇相比,处于绝对落后的态势。   “不好不好!糟了糟了!”   诸葛亮渐渐理清脑子里突如其来的记忆,但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难看。   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华夏在这场战争中,似乎都很难获得最后的胜利。   怎么办?!   诸葛亮一下子就想到了张凡给他描绘过的“五胡乱华”!   难道,悲惨的历史又要重演?   “丞相。”   这时候,张凡的声音忽然插入进来,问道:“如此局面,我华夏汉族,该如何应对?”   “战!”   诸葛亮脸色苍白,闻言却将神色一整,手中鹅毛扇如长刀阔斧般地向下一挥,杀伐的气息仿佛扑面而来。   哦?   张凡脸色不变,追问道:“丞相认为,我们打得赢?”   “很难。”   诸葛亮根据脑中的记忆,反复对比双方实力,不论怎么推演,都只能得出并不乐观的结论,但是他眉目间的煞气却并未因此消散,沉声道:“血战到底,有死而已!”   “哈哈哈!”   张凡看着一脸认真坚毅的诸葛亮,笑着笑着,竟是泛起了泪光。   了不起!   诸葛亮虽然被无数次神化,远远超越了他实际的能力。   但是这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似乎并没有半点夸大!   当年,面对气势汹汹的倭寇,持悲观论调的,不在少数。   可是这样即将崩坏的局面,摆在一千八百年前的这位蜀相眼前,诸葛亮却做出了令人振奋的正确答案。   血战到底,有死而已!   这八个字,是诸葛亮的回答,也正是当年整个华夏的回答!   不论是一千八百年前,还是一千八百年后,面对外侮入侵,我华夏族群的回答,从未改变!   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魏蜀吴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互相攻伐不休,甚至可以说是你死我活。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局面下,三个独立的国家,面对各自毗邻的外族,却选择了不约而同的应对方式!   曹魏!   大破匈奴!亲征乌桓!   曹操征讨北方乌桓,这个秦汉时期一直存在的外侵隐患,被曹操打得几乎亡国!   蜀汉!   平定西南!七擒孟获!   诸葛亮征讨西南蛮族,一举荡平了蜀汉边界作乱的蛮族势力,将其首领孟获彻底降服,成为蜀汉政权的一位官员。   孙吴!   镇守山越!威临海外!   孙权对外族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段,也就是现代最为经典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在孙权的威慑下,南方地区的外族和东南亚小国只能做个乖宝宝,不敢有丝毫进犯。   这就是三国!   三国群英,实至名归!   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英武潇洒的周瑜,坚韧不拔的刘备,老谋深算的孙权……   他们都是那个年代了不起的英雄,都想要把分裂变成统一,把乱世变成治世,谋求和谐世界,天下太平。   但他们却也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样的历史使命应该由自己完成,不肯让给别人。   但是当这些英雄人物遇到可能威胁华夏的外族势力,他们都选择了同样的应对方式,同仇敌忾,为了保护华夏土地而不惜拼尽力量!   现在,张凡亲耳听到了诸葛亮的回答。   虽然诸葛亮认为此战极其艰难,但他却没有退缩,做出了令人振奋的回答,让许多观看直播的后世观众,潸然泪下。   原本并非诸葛亮粉丝的,因为这一句话,纷纷路转粉!   就凭这一句!   千年来的无尽赞誉,高居神坛,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丞相,佩服!”   张凡给诸葛亮竖起大拇指,同时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了过去。   嗯?   诸葛亮正在下意识地思索,倘若这场战斗自己是华夏方面的总指挥,应该如何进行,才能争取到那一线胜机,下意识地接过来,翻了翻,却是皱起眉头。   这写得……什么乱七八糟?   口气未免太大了吧!   莫非是个狂人?   。牛牛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