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 张凡一笑,仿佛已经洞察朱元璋所想,伸手一指殿内,道:“登基大典,他们都等着你呢!” “这……” 朱元璋略一踌躇,连忙道:“那先生请上座?” “那也不必了,他们看不到我。” 张凡漫步走入庄严肃穆的金殿,在文武百官前面的位置站定,却并没有继续往上走。 那里,现在,应该属于朱元璋! 陛下……这是怎么了? 群臣更是惶恐,不明白如此重要的关口,圣上为何忽然起身,像是迎什么人,但此地戒备何等森严,哪能有人擅入! 有懂得医理的,甚至怀疑陛下是不是发了什么癔症,这可是大事! 朱元璋却已经恢复了几分平静,重新回到宝座旁边,但并没有落座,而是从身边接过一张早就准备好的诏书,微微吸了一口气,开始宣读。 “朕,惟华夏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华夏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沉稳的声音在金銮殿回荡,殿下群臣无不俯首噤声,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张凡亦是微微感慨。 朱元璋亲手推翻元朝,更因为小时候的悲惨经历,应当对曾经的黑暗深恶痛绝。 可是在登基诏书上,他却并没有刻意污蔑诋毁前朝,而是选择承认了那九十八年的历史。 这,是真龙天子应有的气度! 我竭尽所能打败你,结束你统治的一切,但却不会故意抹掉你的存在。 仅凭这一点来说,后世许多子孙,不及朱元璋远矣! “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郡蛮夷,各处寇攘,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 朱元璋微微一顿,继续宣读诏书,气势越来越足,镇得百官竟有微微颤栗的感觉。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勉循众请,于吴二年正月四日告祭天地于钟山之阳,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终于等到这一刻! 宣读诏书的时候,抖音弹幕当然又迎来一个意料之中的高潮。 “我的大明啊!” “洪武之治!终于来了!” “汉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介布衣一手建立!了不起的功绩!” “唉!可惜晚节不保,杀功臣杀得实在败人品!” “呵呵!我直接就是呵呵!跟你们这些人云亦云的垃圾没话说!” “杀功臣?你也不看看那些人都做了些什么?” “明初四大案!有一个是冤枉的吗?” “功臣!照你这么说,青山子善都是功臣,不能杀?不该杀?” “大明太祖也是你能黑的?你怎么敢啊!” “怕是听多了遗老遗少包衣奴才的污蔑吧!他们连画像都胡乱篡改,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啊!对了!这一路看过来,好像朱元璋可不像传说中那么丑啊!” “什么猪腰子脸,地包天的……都是假的?” “呃!我还以为演员选得没那么合适呢!难道不是这个原因?” “当然不是!你也不想想!古代可比现代更讲究颜值!那时候科举,你没一个国字脸,人家都不相信你能为国尽忠!” “朱元璋要是丑得厉害,郭子兴能嫁女儿?那么多人能甘心追随?” “这直播处处细节完美,不可能忽略这细节!我相信张凡!” 谈到朱元璋的相貌,弹幕立刻展开争吵。 这原本就是千古之谜,历史的尘灰层层掩埋,原本已经不易辨别。 有人说满清入关后,刻意诋毁丑化前朝皇帝,所以给朱元璋搞成一张猪腰子脸,隆鼻如蒜,拱嘴如猪。 有人又说早在明朝晚期,就已经有类似猪腰子脸的画像流传,而满人污蔑的说法,似乎不足为信。 然后又有人说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役占据大宝,得位不正,又信奉相面之术,所以以皇帝之尊,亲自对他爸爸的容貌进行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微调。 甚至说朱元璋生性多疑,为了担心有人刺杀,故意留下许多截然不同的相貌混淆视听。 这些因素纠缠在一起,又经过几百年的发酵,事实的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就算是最渊博的历史学家也不敢断言。 即使现在看到直播,但观众只当是演员演绎,当然不足以破解这个谜题。 唯有张凡知道,他现在看到的,正在宣读诏书的那个中年人,便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真实模样。 不能算后世常规意义的帅,但却自有一股不凡英武之气,张凡至少可以断言,如此魅力即使在几百年后,也足够能打! “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册封马氏为皇后,立世子标为皇太子。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至此,诏书宣读完毕。 朱元璋并不知道此刻有几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他,结束诏书之后,又有些急切,频频望向张凡。 可是登基大典的繁文缛节可是不少,朱元璋只得耐着性子,慢慢走流程。 “唉!朱标若是不死……后世会是怎样的大明?” “当年如花骨朵一样的马皇后,也只剩下十几年好活了……” “四代考妣?好家伙!” “果然是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啊!” “我知道我知道!四代嘛!朱五四、朱初一、朱四九、朱百六!” “我擦!元朝的百姓……数学是不是都还可以……” “whatis‘考妣’??” 弹幕早就开始夹杂华夏之外的语言,尤其这会儿朱元璋宣读诏书,文言的气息太重,对歪果仁来说相当不友好。 翻译软件不给力啊! 华夏文太难了!这给我翻译得支离破碎的,几乎难以理解。 朱元璋好不容易走完整个流程,礼成,接受百官再次参拜,山呼万岁,从此便是泱泱华夏的正统之君,真命天子! 可是他脸上却始终罩着一层没人能看得懂的神情,仿佛是急切,仿佛是紧张。 哪怕是从前关系最好的伙伴,现在分了君臣,便连看都不敢多看,只能恭谨地低着头。 自古帝王,皆孤独! 朱元璋登基的第一天,便已经深切感受到这种孤独。 哪怕他根本不愿,但如今也已无法改变。 从前的伙伴战友,变成臣子,再也无法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 或许……这天下还能跟自己平等相对的,唯有先生吧! 回到寝宫,朱元璋屏退旁人,望着不远处的张凡,甚至呼吸都有点急促了。 因为他记得,先生说过,此次见面之后,下次相见,便又是二十五年后! 二十五年啊! 可是这二十五年里,我有话,还能跟谁请教? 朱元璋感受到帝王的孤独悲凉,心中有太多的问题,但机会却只有一次。 见过了后世海军的威武,他何尝不想看看七百年后的施政、七百年后的民生、七百年后的国防、七百年后的吏治…… 如今大业初定,百废待兴,打成一片混沌的天下,全靠他来收拾,重新纳入正轨,从此生生不息。 可是,在深宫中独自面对张凡,朱元璋调匀呼吸,终于还是未能免俗,缓缓问道: “请问先生,我大明……未来国祚如何?” 这话一出,顿时引发了无数感慨。 “毕竟还是关心则乱啊!” “刚刚建立偌大的功业,谁能不期待国祚绵长,千秋万代?” “真龙天子,也是凡人!” “刚到四十的朱元璋,看来难以不惑,他好像还是当年那个少年,只希望有个安稳的家,只希望这个家能够永远存在。” “家没有了!但他亲手为所有华夏人打造了一个美好的新家!” “未来几十年,他为了这个新家呕心沥血,勤政爱民,是个了不起的好家长!” “我相信如果是几十年后的朱元璋,应该不再特别关心这个问题,但是现在,刚登临大宝,心中当然会有执念。” “这问题……张凡要怎么答?” “有点难呢!实话真的有点伤人,我都有点不忍心看了……唉!”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