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吴王!” “不要放箭!别误伤了!” “大哥!你在哪里?” “常遇春在此!对面是什么人?!” 闹闹哄哄的声音,叫得非常急切,冲在最前面的一艘战船,船头站立一人,正是朱元璋麾下大将常遇春。 “都别动手!” 朱元璋身躯一震,心中莫名感动。 现在自己可是被七百年前的华夏海军团团包围,其中最小的舰船,也比先前陈友谅的旗舰大了不知多少倍! 这种局面下,连从小一起长大,最为忠心耿耿的徐达兄弟都没了声音,毕竟明眼人一看就知,事不可为! 但唯有常遇春……竟然在这个时候,还要率船来挡,哪怕明明知道那是飞蛾扑火一般的可笑。 张凡眉头一挑,也向来人望去。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急先锋常遇春?果然是条好汉! 只不知……若此人四十岁不曾暴毙,能不能躲过朱元璋晚年高高举起的刀? 呜…… 周围的汽笛声,再次同时鸣响,不过却并不含有凄厉的意味。 “请注意!” “前方的华夏民船!这里是华夏海军!” “是否遇到困难?华夏海军护送您回家!” “华夏海军!护送您回家!” 呃?! 刚刚有点紧张的气氛,陡然间崩坏。 朱元璋脸色古怪,用力掩饰着该死的尴尬。 可是细心的观众,哪肯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热情的弹幕瞬间起飞。 “哈哈哈!突然心疼明太祖!” “朱元璋:你礼貌吗?我这是民船?我这是刚刚大破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战船!是战船!” “哈哈笑死我了!你才是民船!你全家都是民船啊!我民船你一家门!” “太惨了!老朱已经尽力了!可这小船……恕我直言……真就,挺民的!” “我爸的游艇都比这个大!” “卧槽,老公你怎么在这里?说好的带我去游艇玩呢?” “这就是我华夏海军啊!可爱的安全感,这不就来了么?” “我给华夏海军的智能识别系统点个赞,看一眼就判定是民船,求老朱的心理阴影面积……” 回家! 宏伟壮丽的航母编队,真的就护送着朱元璋辛苦攒下的这点班底,航行在广阔的鄱阳湖上。 不知什么时候,周围又恢复了火光冲天的景象。 真的回来了! 朱元璋站在船头,极目远眺,看着依然挣扎在血火之中的陈友谅败军,再看看来自后世的那些恐怖巨舰。 恍然如梦。 “多谢先生!” 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之后,向张凡提出的问题是,希望能看看后世水战,开一眼界。 他真的没想到,看到的竟然是这样一幅令他永世也不会忘记的壮阔画面。 “不敢!” 张凡同样拱手为礼。 跟弹幕上欢乐的调侃不同,自始至终,张凡并没有丝毫小觑这位被后世航母编队深深震撼的大明太祖。 震撼是必然的,但那是因为七百年的飞速发展,是因为华夏无数代不懈的努力,是因为近代科技爆炸之后的突飞猛进。 但是在七百年前,在同时代,没有人比朱元璋做得更好! 以一介布衣,君临天下,开创大明基业,乃至千年之后依然被人怀念称颂。 这份成就,震古烁今! 随着张凡这一拱手,四周的景物,再次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 漫天火光瞬间收敛,甚至连茫茫水域都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坚实的宫墙,威武的大殿,高高在上的宝座,以及宝座上那个熟悉却又有点陌生的人。 而拱手为礼的,不知何时已不再是张凡,而是分列大殿两侧的文武百官!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声中,朱元璋在宝座上微微抬头,俯瞰百官,眉宇间依稀还是鄱阳湖大战时那个威武的将军,但却多了几分真正定鼎天下的真龙气度! “二十四年后,你南京称帝,建立王朝的时候,我们会再次相见。”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上朝,但他心中盘桓不去的,却是二十多年前的那句话。 终于,我走到今天! 一切如先生所言,分毫不差。 所以,金銮殿上的朱元璋,久久没有说话,甚至都误了专门算好的最佳时辰。 他在等待张凡,等待那个三次出现在他生命里,带给他无数震撼的那个人。 五年前,借先生神力,在鄱阳湖上观后世海军威风,朱元璋大开眼界。 此后,朱元璋对这世界,多了几分敬畏,收了几分骄狂,于是南征北战更加顺利,直到建立大明,坐在这金銮殿上。 虽然尚有许多战事需要继续,但我大明,必当千秋万代! 朱元璋的目光,缓缓地扫视着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却依然没有按照既定的流程继续下去。 “陛下,陛下?” 专门负责礼仪的官员满头大汗,冒着杀头的危险,小声提醒道:“吉时已到,陛下当宣读诏书,早登大宝……” 台下的文武百官也都是一头雾水。 跪着,不敢起来,心中可在犯着嘀咕。 什么情况? 陛下在等什么? 难道要仿效那宋太祖,需要我们这些人再三恳求,走个流程? 不应该啊……陛下可是凭本事打下来的江山,乃天命所归!哪还用玩什么黄袍加身的把戏? “在等我?” 就在朱元璋越来越忐忑的时候,一个声音,仿佛从天而降。 呼! 即将正式称帝的朱元璋,这才松了口气。 倘若先生不来,那今日的登基大典,仿佛都没了味道。 而且,五年来,自己早就想好的那个问题,越来越心痒难搔。 可是除了先生之外,这问题没人能够解答! 现在,终于等到了! 朱元璋直接站起身来,在文武百官骇然的目光中,亲自迎向殿外! 金銮殿门口,一人身穿现代休闲的服装,似是从历史长河中漫步走出,朱元璋仿佛还能从他的身上,听到自己在父母坟前的哭声,闻到洞房花烛夜的酒香,看到鄱阳湖漫天的大火…… “先生!” 因为被那个问题折磨太久,此时刚好四十岁的朱元璋,竟然失去了一贯的冷静,立刻就要听到答案。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