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是一种生物,它有它旳生物特性。 特别是战马,从出生到成长为上战场,至少要经历四年的时间。 别说是普通战马,就算是马王,你也得乖乖地等它长大再骑。 未成年是万万骑不得的。 按这个生物特性,只要断绝魏国的战马来源地,甚至不需要断绝,只要能影响幽州的战马输往中原。 配合在正面战场上施加足够的压力,再考虑到日常训练的损耗,让魏国的战马供应跟不上消耗。 那么最多只需要四年,魏国的骑兵质量就会断崖式下跌。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也。 后世有言:战术的成功掩盖不了战略的失败。 同样的,一时的战术失败,也阻止不了战略的成功。 对于冯君侯来说,临阵对敌,他不如真正的将军多矣。 但他有自知之明。 除了破格提拔出一批优秀将领,同时他还能给这些优秀将领提供最好的平台。 同时,他还擅长从战略全局上考虑问题。 临阵对敌什么的……关我什么事? 冯君侯表示:这等小事,还需要我亲自动手么? 大汉从北伐陇右的战术成功,再从战略防守到取下凉州后的战略对峙,最后到现在的战略进攻。 这一步步走过来,看似顺利,实则是步步艰难,一步不能走错。 智绝天下的大汉丞相日夜殚精竭虑,直至耗尽心血而逝。 用人不疑的大汉天子全权托付忠义之士。 连皇后都把自已的妹妹拿来当筹码了。 同时朝廷还要铲除世家豪右,收拢百姓之心,改革后汉之弊,给国家注入新的活力…… 季汉从区区一个蜀地,发展成现在的模样,靠的可不是一次两次的战术,而是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成功。 以冯君侯现在的位置,一时一地得失,已不是他所要操心的问题。 但关小君侯对冯君侯的战略表示有些担忧: “若真要如阿郎所言,那么自凉州而至幽州,极西至极东,皆复为大汉所有。” “然,前后两汉,之所以有此疆域,乃是有中原为腹心。” “此时大汉先取幽州,再取中原,恐疆域太长,难以为继。” 顿了一顿,关小君侯继续提醒道: “别忘了,当年大汉与吴国在江边盟誓,平分天下,幽州可是分给了吴国。” 冯君侯笑道: “细君不须担心,莪如何会考虑不到这一层?我只说断绝幽州的战马供应中原,未说要先取幽州。” 关小君侯有些不明白: “若是不取幽州,又如何断绝魏国战马来源?” 冯君侯大笑起来,手执马鞭,指着东北方: “吾曾闻,昔日轲比能在幽州边境时,曾与素利等鲜卑首领共同约定,不得与中国交易马匹。” “再结合各处收集来的消息看,幽州的战马来源,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塞外胡人手里互市而来。” 若是换成大一统的时候(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