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延熙元年,关中刚一开春,冯君侯就开始巡视各地旳春耕。 春耕是官府最为重视的工作之一,关系到地方百姓的安定。 而今年关中的春耕,显得尤为重要。 当天子决定改元延熙的消息传到关中,冯君侯就知道,自已的连襟今年要来关中了。 如果关中的工作做得好,今年就是直接迁都。 如果没有做好准备,那么就是天子巡边。 左右都是要迎接天子,这就是今年关中最重要的工作。 所以冯君侯估计自已下半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管理地方。 该做的事,都要提前做好,时间很紧迫。 渭水以南的田籍整理仍在继续。 现在人少地多,官府整理出来的田地,并不是说全部要分发下去。 而是按一丁五十亩的原则分地,现在人口稀少,按一家三口算,也能得到一百五十亩。 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不失其时,可以无饥。 这还是在关中,若是凉州那边,汉籍一人可分一百亩,胡人可得五十亩。 若有新增人口,可以从官府中继续分到田地。 按这样的分法,关中的田地可以持续分上两三代人。 两三代之后,若是还指望靠这点地吃饭,那这个朝代最多能再安逸一代,就不可避免地步入衰落。 土地的不断兼并,贫富的不断分化,粮食供养不起更多的人口,往往就意味着动乱的到来。 这是古代人类社会的自我恢复过程。 通过主动或者被动减少人口,达到社会再次重新恢复稳定运行的目的。 而小冰河气候的叠加,粮食剧减得更厉害,胡人被逼着不断南下,只会让这个变化更加剧烈。 所以冯君侯想要避免华夏历史上最黑暗时期的到来,光是统一天下是远远不够的。 他还要想办法逆小冰河周期增产粮食,让华夏大地的产出能养起更多的人口。 同时还要想办法对抗小冰河时期的恶劣天气,尤其是提高人们的抗寒能力。 甚至还要想办法驯化源源不断南下的胡人。 越是往北,就越是感受老天娘来大姨妈时的恶意。 晋阳城去年冬天冻死了两百来个人,男女老少都有。 这还仅仅是晋阳城里。 整个并州,一个冬天要冻死多少人,根本不敢想像。 若不是邓芝在陇右呆过,他根本无法想像北方的冬天会冷成这样。 冯君侯巡视完了关中的春耕,又再次渡过大河北上,前往并州。 这一回,并州刺史邓芝跟着冯君侯过了雁门塞。 他心里有些着急。 “君侯,还是要快些挖煤啊!” 去年冻死那么多人,还可以说是并州刚刚平复不久,所以许多工作来不及做。 但若是今年冬日再冻死这么多人,自已别说回朝争三公之位,能不能保住现在的位置都是个问题。 兴汉会选了两个地址,一个是平城,一个是离雁门塞不远的马邑(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