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天不亡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说孙和是傻子,那肯定是不对的。   尤其是在读书和机变方面,颇有可称之处。   他的缺陷就在于,对朝堂之争和宫廷之争的残酷性严重认识不足。   或者说,他到现在,都还没有适应自己的太子身份,以及潘夫人入宫导致他母亲失宠的局面。   以前孙登在时,孙和子凭母贵,宠冠诸子,所受赏赐每次都远超其他皇子。   就连太子孙登,都数次流露出把位置让给他的意向,可想而知孙和早些年在宫里的地位。   接替孙登成为太子,地位的水涨船高,未免让孙和有些膨胀,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   我不是太子时,都如此尊宠,成为了太子,谁还能比我更尊宠?   从小就受到宠溺,所以这是他接替孙登成为太子的重要因素。   但也正是因为被宠溺太过,或者说被保护得太过,导致孙和在政治斗争方面太过幼稚。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   毕竟太子终究是储君,自有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等人辅佐教导。   只要教好了,太子自然慢慢也会成长。   但巧合的是,而本来辅佐太子的太子太傅阚泽,太子少傅薛综,齐齐在去年去世,比丞相顾雍还早几个月。   这两位师傅一去,教导太子的人,就剩下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这些儒生。   要说研究经书,教育学问,他们肯定是没问题。   但想要让他们教太子如何宫斗夺权争宠,就未免太过为难人了。   除了他们,能时常跟在太子身边的人,基本就是一些二代三代。   其中还有不少人是欲私邀以取荣,巴不得在太子面前天天怼鲁王,以表自己的忠心。   就连见识好一些的,如顾谭,都是保太子驱鲁王的激进分子,不把鲁王赶到出建业誓不罢休。   更遑论其他人,哪里知道提醒太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至于如陆逊、吾粲等人这些支持太子的朝中重臣,又不可能天天跟在太子屁股后面,提醒他需要注意什么。   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再加对手的阴狠强大,直击太子命门,逼得王夫人惊惧忧虑而亡。   孙和被孙权斥责,又被断绝了与百官的往来,接着自己母亲被逼死,这才如梦初醒:   自己的地位,并不像自己想像中那般稳固。   失去了羽翼,又突然失去了母亲,孙和在宫里,一下子孤立无援。   从小就被宠溺,从未经历过一点挫折,极其缺乏历练的孙和,失去了孙权的宠信,缺点开始被无限放大。   以往的聪慧和见识,在此时全不见了踪影。   面对政治的狂风骤雨,孙和变得慌乱而惊惧,毫无主意。   甚至变得有些神经质起来,时时疑神疑鬼,担忧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废。   太子与鲁王同等受罚,孙和如遇天塌,但对鲁王来说,却是天降喜讯。   对于鲁王一党来说,陛下的诏令,说明了什么?(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