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寇季出了竹院以后,包拯神色复杂的出现在了寇季面前,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寇季盯着包拯道:“我知道你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我觉得没必要说出来。你包拯可以为他舍弃仕途,她也能为你舍弃高贵的身份。 你让她一步,她让你半生。 如此奇女子,你若是不善待。 那你就该死。” “学生……明白……” “明白就好,上车,入宫。官家怕是在宫里等了你一夜了。你若是不能给官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官家收拾你,我可不管。” “学生知道该怎么做……” “……” 师徒二人坐着马车匆匆到了东华门。 东华门口等着上早朝的文武大臣们三三两两的在离去。 凑近了一瞧,见陈琳站在金水桥上,正吩咐着宦官给那些文武大臣们传话。 寇季不用问就知道,赵祯今日没心情上朝,所以常朝取消了。 随着寇季的马车不断临近金水桥,寇季清楚的听见那些宦官正在小声的告诉那些文武大臣。 “官家有旨,辍朝一日……” “……” 寇季的马车到了金水桥前,陈琳在马车外告知了一声后,掀开了马车车帘,瞧见了坐在寇季身旁的包拯以后,放下了帘子。 “官家久候多时了……” 陈琳低声说了一句,引领着寇季的马车过了金水桥,入了宫。 一路到了垂拱殿前,停下了马车。 寇季掀开了马车帘子一瞧,略微一愣,“垂拱殿?” 陈琳在马车一侧点头道:“官家亲自选的地方。” 寇季一脸感慨的回头对包拯道:“你有罪受了。垂拱殿可是官家第一次动手砍人的地方。” 包拯苦笑了一声,没有言语。 寇季带着包拯下了马车,准备进入到垂拱殿。 陈琳却拦在了寇季面前,低声道:“官家请您留下,让包拯一个人进去。” 寇季叹了一口气,给了包拯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包拯冲着寇季点点头,硬着头皮走进了垂拱殿。 眼看着包拯瘦弱的身躯走进了那个大大的门户。 寇季觉得包拯此时此刻有点羊入虎口的意思。 待到包拯的身影消失在了寇季眼中以后,寇季侧头询问陈琳,“大长公主昨日可曾受苦?” 陈琳摇头,“大长公主可是官家唯一的妹妹,官家怎么舍得让她受苦。” 寇季点了点头,心里念着,没有受苦就好。 寇季不打算再开口,陈琳却幽幽的道:“就是哭了许久,哭的官家肝肠寸断,哭的咱家心如刀绞。” 寇季感叹道:“她求官家帮她除籍,官家不允,所以哭了起来?” 陈琳点着头道:“刚入宫的时候,拿着锦盒,锦盒里有一套金包玉的首饰,咱家看过,是宫里出去的一位大匠所作,价值不菲。 大长公主说那是包拯给她的信物。 官家欣喜若狂。 觉得包拯开窍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