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不是刘彻,他不可能为了几匹马,为难自己手底下的将军和将士。 所以当他清楚了事情的始末以后,几乎问都没有问那些草头王贡献上来的马有什么特别之处。 反而一心为自己的将军着想。 杨文广在应答了赵祯以后,再次躬身一礼,推出了议事堂。 杨文广一走,议事堂内就剩下了赵祯和寇季两个人。 赵祯起身,略微伸了一些懒腰,笑着对寇季道:“四哥有没有发现,新制推行以后,你我二人批阅的奏疏几乎少了六七成。 以往你们二人批阅奏疏,一批阅就是一整天。 如今短短三个时辰就处理完了。” 寇季笑着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官家作为大宋第一人,没必要将所有的事情都放在案头,亲自处理。 小事就交给下面的人处理,官家只需要处理大事即可。 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官家只需要做到拿捏准政事院、资事院、枢密院的九个主副官即可。 掌控好生杀大权,紧握住官员的升迁和罢落。 大宋自然会稳稳的握在官家手里。” 赵祯赞同的点点头。 历史上的赵祯仁慈、无定性、无恒心。 如今的赵祯,大度、仁慈、霸道。 对于寇季所说的将小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他没有一点儿异议。 他丝毫不认为此举是在掠夺他的皇权。 他反而觉得此举是在帮他分担压力。 对于下面的人会不会借此架空他,赵祯也不担心。 三三制的三权分立,本质上就有相互制约的意思。 朝堂上最高的三大权力衙门,就是相互制约的。 政事院和资事院还有沆瀣一气的可能。 但枢密院绝对不会和政事院和资事院沆瀣一气。 他们是天生的对头,从他们泾渭分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了天然的对头。 没有和解的可能,即便暂时性和解,很快也会爆发斗争。 所以不论三大权力衙门中任何一个衙门坐大,赵祯都可以扶持另一个衙门,又或者另两个衙门对付他。 所以无论是他的皇位,还是他手里的皇权,都是稳固的,前所未有的稳固。 所以他一点儿也不担心分享皇权会成为傀儡皇帝。 寇季以前总是觉得仁慈和霸道很从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 但仁慈和霸道却在赵祯身上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从小长于妇人之手养出的仁慈和寇季调教出的霸道,完美的融合。 催生出了一个新的赵祯。 赵祯吩咐陈琳将自己和寇季的躺椅搬出来,撤走了办公的大案以后,又吩咐陈琳去御膳房传膳。 御膳房的御厨依照着寇季和赵祯喜好的菜色忙碌的时候,赵祯正躺在寇季身边低声说话。 “四哥,你说说絮儿都过而立六七年了,都成一个老姑娘了,再不给他找婆家,是不是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寇季听到了赵祯此话,略微(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