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那你们之前吃的是...”崇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老人的眼眶有些红了:“之前,之前吃的是树皮和野菜。 秋天收了黍菽,官府再来收赋,剩下的粮食能不能撑到开春都不知道。 撑到了开春,这一年总算是活下来了。 撑不到,只能等死。 开春了就有野菜了,实在不成就扒树皮。 村子周边几十里的榆树皮都被拔光了,我吃过杨树芽,这东西吃多了肿脸。 也吃过柳树叶,最好吃的还是榆树叶子,挨到开春有了野菜,就能撑下去了...” ‘老人’说了很多,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 越说越是触目惊心,崇祯皇帝也听得愈发的心惊肉跳。 他终于明白大明百姓之前是怎样的一副光景,百姓苦不堪言。 而官府,是何等的残暴。 老人六个儿子,就活下来这一个。 之前,他的几个孩子夭折的夭折,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妻子在蝗灾肆虐的崇祯十五年死于饥饿。 家中长子死于流寇之手,如今剩下的这个孩子,是最小的小儿子。 父子二人就此相依为命,眼看着他们就要撑不下去了。 有一年小儿子饿的走路都打跌,眼看着就不行了。 就在这个时候,皇庄开始摊派粮食。 免费的发放百姓农作物种子,并且教授百姓如何种植。 这些种子都是严禁食用,一经查实必受严惩。 老人是冒死,将半碗的玉米种子偷偷留下来,用石臼砸成粉然后煮了给孩子吃,这才挨了下来。 等到春暖花开,转眼秋收的季节。 老人才生平的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粮食大丰收。 看着满地的苞谷,剥开外衣露出金黄色的玉米,‘老人’的眼睛就直了。 一亩地的玉米产量,足足顶的上过去十几亩甚至于几十亩庄稼的产量。 单单这些玉米,这个冬天就不再挨饿。 更别提,那半亩地的红薯。 逆天的红薯产量,堆满了整个屋子。 ‘老人’心跳加速,激动万分。 说到这里,‘老人’擦了擦眼泪:“好日子啊,好日子终于来了。 这不,现如今我们终于能吃得饱饭了。 赶到明年,我在种上五亩地的红薯,三亩地的玉米,还有麦子水稻。 官府不是下了公文了么,开荒的土地都归俺们所有。 俺没别的本事,有的是力气。 等明年的时候,俺家的粮食就吃也吃不完了。 ” 没错,他家的粮食,等到明年的时候,就真正的能够实现五谷丰登了。 朱慈烺欣慰的笑了笑:“会的,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 ‘老人’幸福的咧了咧嘴,并没有被残酷的生活所打垮:“对头,等俺攒了钱,娃儿长大了就能给他寻个媳妇...” 离开这家人的时候,崇祯皇帝的脚步明显的轻松了很多。 他是备受震撼的,不止是来自于自己真正体验到了民间疾苦。 更重要的是,他对于儿子的刮目相看。 崇祯皇帝越想越是惊心,儿子的功劳,绝不仅限于所谓的平寇打仗上面。 朱慈烺解决了大明王朝的粮食问题,这个才是居功至伟的。 新兴作物的不断普及,才是最终延续大明国祚的根本。 “慈烺,你过来。 ”崇祯招呼着他。 朱慈烺走到崇祯面前,轻声叫了声:“老爹。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