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新的篇章,百家齐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色之下,章台宫两处宫门。   到处都是厮杀的人影。   一身狂傲的胜七犹如一尊死神一般,挥舞着巨阙,寻常的大秦锐士,根本不是胜七的一合之敌。   胜七浑身的真气狂卷而起,巨阙将十几名秦军精锐给扫飞。   他大步朝着章台宫的主殿之中冲杀。   他今夜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就是杀光这章台宫中的所有人!   没错,就是所有人!   凡事为始皇帝一统天下出过力的,都该死!   他之所以要选择和赵高合作,就是为了报仇!   为了他的好兄弟吴旷,也为了在桑海城外逝去的诸多农家弟子。   桑海城一役,农家元气大伤。   不仅死了新任侠魁,甚至连田虎、田赐这样的高手也尽数被杀。   农家六堂,如今实力大损。   他在危机关头,出任侠魁,走上了这条注定充满了艰险的路途。   嬴政已经死了,这片土地上的硝烟注定要再次燃起。   他此次带着农家的三千弟子前来咸阳,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   若能以他和这三千人的性命,毁掉大秦的新任皇帝和三公九卿。   那这笔买卖绝对是赚的。   只听得胜七大喝一声,一脚踢飞一个秦兵,高呼道:“天下苦秦久矣!”   “兄弟们,随我杀!”   四周的农家弟子纷纷响应,高呼不已。   这三千农家弟子,是农家六堂之中,最悍不畏死的三千人。   他们和胜七一样,来到了咸阳,就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   在胜七的带领之下,他们朝着章台宫的主殿之中杀去。   此时,章台宫中的秦军锐士已经节节后退。   整座王宫之中的禁卫,自然不少。   但是章台宫的守卫,也就三千人。   以三千对三千,帝国精锐自然是不惧农家弟子。   但是这些农家弟子都是农家的精锐弟子。   他们组成地泽大阵,将帝国精锐杀了个措手不及。   再加上胜七从旁冲杀,将章台宫的三千禁卫给杀了不少。   再加上,三千农家弟子抱着必死的决心,   这士气此消彼长,章台宫的禁卫自然是只能战略性的往后且战且退,等待援兵的到来。   这些禁卫在前往中央宫殿的石阶之上已经布好了盾戟阵。   有人持盾一排排的立着,后边还有人持戟,在盾拉开的瞬间,刺出长戟,将冲杀上来的农家弟子给刺个透心凉。   胜七见状,当即将手中的巨阙奋力一甩,朝着那盾戟阵之中扔去。   这一扔,当真是势大力沉,裹挟着无边气势。   巨阙剑,钝重非常,非天生神力,力大无穷者不能舞之。   一旦挥出威力无穷,可轻易开山裂石,有“天下至尊”之美称。   因很少有人能驾驭此剑,所以它的威力也就逐渐被世人所忘。   剑谱排名落至二百之后,落于胜七之手,胜七重新发挥出了它的威力,使它在三年之内重回剑谱第十一位。   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巨阙的巨力,即便是这盾阵也未必能挡得住高速飞来的巨阙。   胜七的脸上只有冷漠。   他不希望在这里浪费太多的时间,一旦秦人的援军到来。   那想要杀光这殿中的所有人,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在扔出巨阙剑的同时,胜七突然高高跃起,朝着那盾戟阵猛冲而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一道黑影从半空之中突然显化,然后胜七整个人就好似飞在半空之中的沙包一般,突然被人一拳砸中。   然后怦然落地。   嘭!   拥有一身强健肉身的胜七,在顷刻间被摔的皮开肉绽。   与此同时,叶千秋的身形落在了胜七的身旁。   “你!”   “是你!”   “大秦国师太玄子!”   胜七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叶千秋。   他的身体已经不能动弹,叶千秋的一拳之力,已经让胜七的奇经八脉尽断,根骨尽碎。   俨然只剩下一口气了。   叶千秋的手中不知何时已经将巨阙剑给握住。   此时,本来气势汹汹的农家三千弟子,在看到他们的侠魁胜七在顷刻间就倒地之后,个个面色惊骇不已。   当他们看到衣衫飘飘,一脸淡漠的叶千秋时,皆是为之一滞。   他们虽然有数千人。   但是,面对叶千秋一个人,竟然有一种面对苍穹的渺小之感。   本来杀意已决的三千农家弟子停步不前,一股恐怖的气息在他们的四周不停升起。   叶千秋往前踏出一步,轰!   气浪翻滚!   血气如龙!   一股磅礴之力,将三千农家弟子尽数席卷,将他们给卷飞出去。   三千农家弟子犹如三千只鸟儿一般飞至半空,然后嘭!嘭!嘭的不停坠地。   惊呼声、哀嚎声不停的响起。   站在叶千秋身后那宫廷禁卫都已经彻底呆住了。   这还是人吗?   国师大人竟然有如此神通!   一步踏出,便击飞三千农家叛逆!   这是何等伟力!   胜七完全绝望了。   他现在才明白,在江湖上成名了数十载的道家掌门人,大秦国师太玄子到底是怎样的恐怖人物。   以一人之力,轻而易举的就退了三千农家精锐弟子。   无视地泽大阵的影响。   这是何其恐怖的实力!   恐怕就是农家的那六位长老合力,也无法撼动这太玄子分毫!   “太玄子……”   “好一个太玄子……”   胜七的脸上泛起了死灰之色,他想要努力站起来,但是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胜七从来没有面临过如此绝境。   即便是在昔日的六国监狱牢笼之中,胜七也从来没有绝望过。   但是,现在,他有些绝望了。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   他们如何能胜?   人岂能与真仙对抗?   叶千秋随意提着巨阙,看了一眼脚下的胜七,然后飞身越过盾戟大阵,回到了中央主殿之中。   留下了那一地的狼藉。   此时,中央主殿之中。   叶千秋走到了李斯的面前。   李斯的神情很不自然。   他坐在原地,神色已经有些呆滞了。   叶千秋看了一眼李斯,没有说什么。   而是掠过他,走上前。   扶苏急忙问道:“师尊,外面情况如何?”   叶千秋道:“农家叛逆已经尽数丧失了战斗力。”   “赵高虽死,然主谋、从犯皆要论处。”   “这些事,我就不掺和了。”   叶千秋的话音刚刚落下。   大殿外突然有一阵阵大喊之声传来。   “我不要去!”   “我不要去!”   “你放开我!”   “你放开我!”   不多时,只见逍遥子手中提溜着一人走进了大殿当中。   他手上的那人是胡亥,一身瘫软的胡亥。   逍遥子将胡亥给丢在了地上。   胡亥看到了扶苏之后,登时面色大变。   “大哥,别杀我!”   “别杀我!”   “都是赵高蛊惑我的!”   “是他,都是他!”   “还有李斯!”   “是他们要反你啊!”   “和我无关!”   胡亥一脸的慌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殿中呼喊着。   李斯的神情已经木然,当听到胡亥的声音之后,他就知道,一切都已经完了。   这一场豪赌,他已经输了!   这时,扶苏看着殿中的胡亥,没有和胡亥多言,而是朗声道:“来人,将胡亥带下去,先行关押。”   扶苏话音一落,两名禁卫走了进来,将浑身瘫软的胡亥给押走了。   扶苏看了一眼木然坐在大殿一侧的李斯,眼中有些复杂。   李斯为大秦一统天下出了很多力,而且李斯还是他的老丈人。   于公于私,他都不想在此时让李斯颜面扫地。   但是,李斯竟然敢勾结赵高、胡亥谋逆。   这真是让他很难堪啊。   扶苏看向李斯,缓缓说道:“李斯,你就没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李斯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然后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大殿中央,朝着扶苏拜倒,然后高声说道:“臣……有罪!”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素有大罪矣!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而已。”   “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   “内修兵甲,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   “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此臣一罪!”   “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此臣二罪!”   “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此臣三罪!”   “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此臣四罪!”   “更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此臣五罪!”   “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此臣六罪!”   “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此臣七罪!”   李斯这番话一出,扶苏背在身后的双手,登时紧紧握住了。   “李斯,你这是在认罪?”   “你真当以为本太子不敢杀你吗?”   扶苏一动不动的看着李斯,这个大秦帝国的老臣,勾结叛逆,犯上作乱,到了此刻,居然没有半点悔改之意,还在说着他那一桩桩功勋之事。   李斯蓦然看向扶苏,朗声道:“请太子杀臣!”   扶苏看着李斯良久,随即大手一挥,道:“来人呐,将丞相大人护送回府,没有我的命令,从今日起,丞相李斯不得出府半步!”   李斯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凄然之色。   两名禁卫走了进来,将李斯给带走了。   此时,大殿之中静悄悄。   扶苏看了看左右,然后一言不发的从侧门离开了。   叶千秋看了看殿中的诸位公卿,看着他们脸上的惊疑与不解。   叶千秋悄然说道:“诸位,明日便是太子的登基大典,时候不早了,诸位先请回吧。”   一众公卿闻言,尽数起身,朝着叶千秋微微躬身拱手,然后结伴离去。   蒙毅来到叶千秋身旁,朝着叶千秋询问道:“国师,太子没事吧?”   叶千秋道:“无妨,明日的大典一定要如期进行。”   蒙毅点了点头,然后也退出了大殿。   叶千秋让逍遥子和晓梦将六剑奴给处理掉。   他则是来到了大书房之中。   扶苏坐在大书房的一侧,看着一册书简发着愣。   叶千秋见状,不禁笑道:“在想什么?”   扶苏悄然说道:“弟子在想,如果是父皇,他会怎样处理这样的事情。”   叶千秋道:“你不是你父皇,没必要效仿他的做法。”   扶苏微微颔首,道:“李斯于大秦有功,虽然犯了大错,但无论于公于私,我觉得还是不能杀他。”   “我是兄,胡亥是弟,他反我,亦是大罪。”   “但我这个做兄长的不能无情无义。”   “明日我登基,若是一登基便杀了丞相,杀皇弟,定然会在朝野上下引起不小的风波。”   “传扬至天下,指不定要被六国的有心人编排成什么样子。”   “所以,这两个人,我都不能杀。”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扶苏,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了。”   “一个合格的帝王做事不能全凭自己的好恶。”   “必须权衡各方,想到各个方面。”   “杀了李斯和胡亥百害而无一利。”   “但若是留着他们,对你统治天下,收拢人心,就是一把利器。”   “大秦需要一位圣贤仁德之君来归拢天下人心。”   “李斯和胡亥谋逆作乱,将他们幽禁起来便是。”   “等你坐稳了皇位,他们也就便无足轻重了。”   扶苏微微颔首,表示明白叶千秋的意思。   叶千秋对扶苏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扶苏是他教出来的弟子。   今日扶苏不杀李斯,就说明他已经站在皇帝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帝国功臣家族中,李氏与皇室关联最是紧密,即便是蒙氏、王氏两大首席功臣亦有所不及。   李斯的儿子都娶了始皇帝的女儿为妻,李斯的女儿都嫁了始皇帝的皇子为妻。   以秦法之公正严明,以始皇帝之赏功正道,自然不是嬴政以联姻之法做额外赏赐,以此来拉拢李斯这个丞相。   嬴政是何等帝王,自然无需这般。   李氏家族与皇城各色人等多有关联,说千丝万缕亦不为过。   除却李斯的丞相身份所具有的种种关联,他的每个儿子女儿还都有各自的路径。寻常之时,这些路径也并不见如何举足轻重,危难来临,却往往立见功效。   所以,李斯不能杀,最起码不能在扶苏刚刚继位之时就杀。   这一夜,叶千秋给扶苏上了最后一堂帝王课。   清晨卯时,宏大悠扬的钟声响起,三公九卿、朝中大臣、嬴氏宗亲,都已经来到了咸阳宫正殿前,从三十六级白玉阶下两厢排列,直达中央大殿前的丹墀帝座。   这是一条大约两箭之遥的长长的甬道,脚下是喜庆的厚厚红毡,两厢是金光灿烂的斧钺。   扶苏踏上坚韧的红毡,心头蓦然涌起一种生平未有的感觉,他的心头猛地悸动,只觉身上有千斤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一边大步朝着那前方的大殿之中行去,一边向两厢大臣们肃穆巡视,待他走到丹墀之下,乐声钟鼓大作。   蒙毅站了出来,宣读始皇帝遗诏。   片刻后,遗诏宣读完毕。   扶苏从一旁的叶千秋手中接过了天子剑,天问。   叶千秋给扶苏亲自戴上了平天冠。   一如当初,他在雍城亲手给嬴政戴上冠冕一般。   扶苏朝着叶千秋深深一躬,然后腰悬天问,朝着帝座之上行去。   待他坐定之后,殿中群臣齐齐躬身拱手,高呼道。   “臣等参见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万岁!”   声浪在大殿之中不停回响。   大秦帝国,终于拉开了新的篇章。   ……   三个月之后。   北方大草原之上。   此时,正值夏初,那苍黄起伏的茫茫草原之上,傲立着凛凛白桦。   火红燃烧的苍苍胡杨,横亘天边的巍巍青山,恬静流淌的滔滔清流,苍穹无垠的蓝蓝天宇,无边散落的点点牛羊,形成了一副难以言说的画面。   纵使是绝代圣手也无法调制出这样的色调。   广袤的大草原囊括了天地沧桑,雄奇沉郁而又迤逦妖冶。   叶千秋和大秦帝国的新皇扶苏站在烽火台上,望着茫茫草原,满是感叹。   万里长城终于要在九原合龙竣工了。   从始皇帝一统天下那年开始,万里长城就开始了修建,耗费十余年之功,征集了诸多民夫劳力,终于将这绵延万里的长城给修建完毕了。   “父皇生前,最想看到的就是这万里长城竣工。”   “如今,万里长城建成了,父皇泉下有知,应该不会担心了。”   扶苏看着远方,悄然说道。   叶千秋看着这延绵万里的长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扶苏继位三个月了。   这三个月间,他一直都坐镇咸阳,稳定局势。   万里长城完工,扶苏便邀请他一起前来观礼。   叶千秋便答应下来。   他留在大秦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扶苏继位三个月,大秦一切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丞相的位子暂时落在了姚贾的身上。   不过,姚贾老迈,再过两年,也就该隐退,给蒙毅退位让贤。   朝堂之上顺利,李斯的事情虽然起初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但终究还是平息了。   李斯连同赵高、胡亥谋逆之事,证据确凿。   新皇仁慈,未曾诛杀李斯、胡亥,这让扶苏得到了很多六国旧民的追捧。   儒家小圣贤庄的大当家伏念带着三当家张良入了咸阳。   进入了朝堂之中,成为了大秦的一员。   韩非和张良一起回到咸阳,没呆了多久,便回太乙山去了。   这让想留下韩非主政的扶苏,有些遗憾。   时间就这么飞快的过去了。   胜七带着三千农家弟子全军覆没,给了农家又一记沉重的打击。   扶苏的宽政之举正在缓慢的推行当中。   帝国的冷酷,似乎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这是扶苏继位以来的八字方针,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   此时,巍巍起伏的阴山山脊上各式旌旗招展,沉重悠扬的牛角号夹着大鼓大锣的轰鸣连天而去。   阴山南麓的草原上,黑色铁骑列成了两个距离遥远的大方阵。   方阵之间的草地上,是赶着牛群马群羊群从阴山南北汇聚来的万千牧民,牛羊嘶鸣人声喧嚣,或火坑踏舞,或聚酒长歌,或互换货色,或摔跤较力,充满了喜庆。   修筑长城休工的万千黔首,头包黑巾身着粗衣,背负行囊手拄铁耒,奋然拥挤在雄峻的长城内侧的山头山坡上指点品评,漫山遍野人声如潮。   草原的中心空旷地带,正是东西长城的合拢之地。   自陇西临洮而来的西长城,自辽东海滨而来的东长城,在九原北部的阴山草原的边缘地带合拢。   目下,秦砖筑起的长城大墙与垛口已全部完工,唯余中央垛口一方大石没有砌上。   这方大石,便是今日竣工大典所要完成的九原烽火台龙口的填充物。   此刻,中央龙口与烽火台已经悉数披红,台上台下旌旗如林。   烽火台上垂下了两幅巨大的红布,分别贴着硕大的白帛大字。   左边写着“千秋大秦,北驱胡虏”,西边写着“万里长城,南屏华夏”。   “百万民力,终于可归田了!”   扶苏慨叹着,秦国内部动弹不安的原因之一,就有不停征调民夫修建万里长城的缘故,耗费了百万民力,有不少人死在了万里长城之下。   如今,万里长城完工,这百万民力,回归乡里,安心种田,可以安稳度日了。   扶苏当年在九原军中锻炼,最大的希望就是早日看到这些民夫可以归乡。   如今,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万里长城竣工大典开始,起乐!”   随着司礼大臣的一声长呼,金鼓悠扬的长号响起。   万千民众欢呼,淹没了群山草原。   良久之后,司礼大臣再一次长呼。   “皇帝陛下祭天——!”   片刻之间,牧民们停止了歌舞,黔首们停止了欢呼,牛羊们停止了快乐的嘶鸣,大草原静如幽谷。   扶苏从烽火台的大纛旗下大步走到了垛口前的祭案,向天一拜,展开竹简宣读祭文:“昊天在上,嬴扶苏伏惟告之。”   “大秦东出,一统华夏,创制文明,力行新政,安定天下。”   “北边胡患,历数百年,匈奴泛滥,屡侵中国!”   “为佑生民,筑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以为国塞!”   “祈上天佑护,赖长城永存,保我国人,太平久远——!”   扶苏悠长的话音尚在回荡,山地草原便连绵腾起了皇帝万岁长城万岁的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   数日之后,扶苏和叶千秋回到咸阳。   叶千秋来到太玄学宫当中,开始着手安排将太玄学宫改为百家学宫之事,这是他心心念念了许久的一件大事,他要让太玄学宫成为百家学问的集结之地。   一道道书信从太玄学宫发了出去,传至天下各处。   短短一月之间。   太玄学宫之中,一个个诸子百家之中的代表人物,相继出现在了咸阳,齐聚太玄学宫。   一场前所未有的诸子百家大集结,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的夏天出现了。   伴随着蝉鸣之声。   刚刚从马车上走下的盖聂,带着一脸好奇的荆天明和一脸肃穆的端木蓉,踏进了太玄学宫的大门。   此时,卫庄的身形从大门的一侧闪了出来,卫庄衣衫飘逸,朝着盖聂说道:“师哥,好久不见了。”   荆天明和端木蓉的脸上都泛起了一丝戒备之色。   盖聂平静的脸庞之上,少见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小庄。”   此时,大门之外,有人摇着折扇踱步而来。   “今天的太玄学宫还真是热闹啊。”   盖聂回望一眼。   “早就听闻儒家张良先生到了咸阳为官,不想今日在太玄学宫见到了。”   一身儒服的张良,朝着盖聂和卫庄拱拱手,笑道:“二位,好久不见。”   正在此时,一声娇笑从门外传来。   “张良先生……你等等人家嘛……人家是女孩子不能跑的太快呢……”   张良一听这个声音,脸色一变,当即朝着众人拱拱手,朝着学宫之中闪身溜去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