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这也忒好吃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千多斤的亩产量啊,这个数值,惊呆了现场的百官。   这个数值,在现场很快流传开去。   附近无数围观的百姓,听到这个数字之后,无不沸腾起来。   天呢!   两千多斤亩产量的粮食啊,这个数字,差不过高到超乎他们想象的地步了。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小麦的亩产量,这还是因为种粮不断优化的缘故,一亩地才不过六百多斤。   这个亩产量,已经让他们对苏先生感恩戴德了。   但是他们没想到,苏先生再次引进的新型农作物,亩产量居然能够达到两千斤之多。   这个产量,几乎达到小麦的四倍啊!   种一亩地的这种农作物,岂不是能够养活好几口人?   听苏先生说,这种新型农作物叫做地瓜,并且还能够当作主粮。   就是不知道好吃不好吃。   不过,对这些百姓来说,好吃不好吃其实并不怎么重要了。   重要是能够填报肚子就可以!   只要不挨饿,哪里还管的了那许多呢?   而苏长生,则是命人继续刨地瓜,并且命人架起锅来,现场煮地瓜。   地附近就有小溪,架起锅来,很快就能将水烧开。   苏长生决定请到现场的所有百姓,都品尝一下地瓜的味道。   李世民在知道了苏长生的决定之后,有些心疼。   他忍不住说道:“苏长生啊,农村有句谚语叫做:饿死爹娘,留下种粮。”   “你要请现场所有的百姓都品尝一下地瓜的味道,这要煮多少地瓜啊?”   “这一颗地瓜,少说也能育苗上百颗,这些地瓜,能育多少苗?”   “这一顿下去,明年就要少种几千亩地的地瓜啊!”   苏长生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不想干的。”   “这些地瓜,明年足够在长安城推广了。”   “说实话,如果只算种粮的话,大概两年时间,便是足够推广到整个大唐的了。”   的确是这样,地瓜本来就高产。   而一个地瓜,育苗的话,不说能育上百颗,至少几十颗是有的。   一亩地的地瓜,能育出多少苗来?   不消多,只需要两年的时间,生产出来的地瓜再进行育苗,足够推广到整个大唐的了。   但是,两年时间,能够将地瓜在整个大唐推广开来吗?   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问题。   即便有官府的推手,至少也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在整个大唐范围内推广开来。   所以,现在缺的根本就不是种粮。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不由释然了。   很快,一溜儿几十口大锅就一子儿摆开,然后开始烧水。   而那边,有人将地瓜洗干净,大的地瓜切成小块,丢到锅里开始煮了起来。   而苏长生,则是带人,开始去刨土豆。   刨土豆的方式和刨地瓜相差无几。   不过刨土豆不需要将土豆秧先拔下来丢到地外去,直接刨就可以了。   并且土豆比地瓜要小,也不需要刨太大的坑。   等苏长生示范了几下之后,便由负责收土豆的百姓接过手去。   刨土豆比刨地瓜要更加盛世。   不用多久,一亩地的土豆便全部刨完。   然后,现场收获的土豆推挤成了一大堆。   虽然单个土豆比地瓜要小了好多,但是一亩地的土豆推起来,可是丝毫也不比地瓜小。   看哪样子,这土豆的亩产量,似乎并不会比地瓜少啊。   很快,户部的人,便开始一筐筐的进行称量。   半晌之后,称量完毕,最终这一亩地的土豆产量竟然高达两千五百六十斤之多。   乖乖隆地咚!   没想到,这土豆的产量,比地瓜还要高啊!   要是百姓家家都种植土豆和地瓜,哪里还有人会挨饿呢?   听到这个产量,李世民都开始兴奋的两眼放光,难以自持。   他忍不住对苏长生说道:“苏长生,这地瓜和土豆,在我大唐的产量,居然有这么高吗?哈哈,好啊!实在是太好了!”   闻听此言,苏长生不由微微一笑。   这才哪到哪呢。   这还是因为种植的土地不够肥沃,施肥不够多,没有花费等因素导致的。   要知道,在肥沃的黑土地上,肥料足够的话,土豆的亩产量平均都在五千斤以上。   最高的产量足以达到八千多斤!   现在才两千五百斤的产量,你就震惊到这种地步了?   如果让你知道最高亩产量能够达到八千斤的话,还不知道你会震惊到什么地步呢?   苏长生不由说道:“陛下,这个产量,可能因地而异。但是平均起来,两千斤的亩产量还是有的。”   听到这里,李世民越发的开心,他忍不住说道:   “苏长生啊,以后咱们大唐,根本就不需要种植其他农作物了啊。”   “只需要种植地瓜和土豆就足够了啊,这产量这么高,一亩地至少相当于四五亩地的小麦和水稻啊!”   “只要家家户户都种植这两种农作物,他们那里还会挨饿呢?”   苏长生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这两种农作物虽然高产,但是一来土地可不能年年都种植一种庄稼。”   “如果每年之种植一种庄稼的话,那么土里的肥沃性就会大大降低,亩产量会年年减少。”   “种植的农作物,也会出现虫害会腐烂会枯萎等各种问题。”   “二来,只吃着两种农作物,百姓的营养也根本跟不上啊。”   “人只有吃五谷杂粮,才能营养均衡,才会不生病啊。”   李世民琢磨了一番,也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就算是所有农作物都掺杂着种植,以后也绝对不会怕百姓吃不饱饭了啊。   周围的文武百官,看到这么高产的两种农作物。   似乎看到扑面而来的大唐盛世,每一个人,都与有荣焉!   现在的大唐,可不得了啊。   不但开疆扩土,现在大唐的疆域面积,不敢说绝后,绝对已经空前了。   再有了这两种农作物的话,大唐想不出现盛世都难啊。   而他们,都将是这盛世的缔造者,史书上,必然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这正是文臣们最高的追求啊。   因此,看着堆积的土豆和地瓜,他们许多人,都激动的留下泪来。   至于周围无数的百姓,更是激动到难以自持的地步。   他们想的,自然不会那么远。   但是这却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啊。   这两种农作物,简直就是宝贝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