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请乞致仕,以陛下宽仁的性格,就算追查到,也不会重提。 吴舜有点不甘心,他正值壮年。 以如今的升迁势头来看,升到内阁也不是难事。 “这是一场预谋,方才吏部给事中说,严成锦两日前,去吏部调了本官的考核宗卷。” 他在吏部当右侍郎半年有余。 不知道严成锦是通过什么手段,说服了看守宗卷的文官。 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在纸上规划着,都察院的行政太单一,只写弹章。 导致都察院虽然纠察百官,却没有真正行使职能。 到了明末时,大臣以各种手段敛财,崇祯找大臣借钱,抵抗李自成,大臣富得流油,却一毛不拔。 都察院的无能,也是导致明朝走向衰弱的重要因素。 嘉靖、万历和崇祯,虽然各有缺陷,可都怀着治国之心,不至于像隋炀帝,暴虐无道。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前八位与后八位相比,前八位当中,昏君更多。 出现过英宗和宪宗这等被宦官掌控的皇帝。 后八位整体贤明,但尽管如此,大明依旧走向了衰亡。 归结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没有出现一位像朱元璋或朱棣这样的神队友。 以前还是小御史不敢多想,但如今当了副御史。 严成锦想像六部一样,在都察院设立四司衙门,各自执掌权能。 将七品至四品的官职,补齐。 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 以他微弱的官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做到。 要招纳很多人,而且,都察院将不可同日而语。 “大人,为何受了欢迎仪式,吴大人告假了?”姜文诧异地问。 许天锡和张霁雨站在一旁,吴大人恐怕被气病了吧? 与他们的遭遇一样,原本有光明的前程,可是遇到严大人后,一切都变了。 “许天和张雨,连律法的出处都记不住,罚抄大明律,一百遍。” 严成锦嫌喊许天锡和张霁雨的名字太繁琐。 干脆“赐字”叫许天和张雨。 “下官遵命!” 姜文露出慌张之色,只有他不用写弹章,有种被严成锦轻视的感觉。 虽然他已经被人轻视惯了。 可是许兄和张兄是吃了挂落,而他,是千辛万苦才来到都察院。 怎敢不努力? “下官也想抄一百遍!” 严成锦有些诧异,赞许地点点头:“本官刚想说让你抄一百遍,你又请愿,那就抄两百遍吧。” 姜文脸变成猪肝色。 吴舜进入都察院任副都御史,陛下难免不会日久生情,将他任命为都御史。 这两日,严成锦在等朝廷的调查消息。 听说,吴舜气得去惠民药局抓药了,还顺便买了一副壮阳药,败败火。 锦衣卫要查两年前的案子,并不容易。 此时,吴府。 吴舜刚从惠民药局回来,便看见锦衣卫在府上搜查。 他跌跌撞撞地走入府中,陛下派出锦衣卫,就说明不信任他。 吴府的管家哭哭啼啼,见吴舜回来,仿佛找到主心骨般。 “老爷,要抄家了啊。” 吴舜气急败坏地踹过去:“乱说!老夫踹死你。” “牟大人,这是?” 牟斌面色如常道:“吴大人放心,只想问你府上的人,有无见过这粒珍珠?” 这粒珍珠自然是严成锦送的。 …… 东宫, 朱厚照兴高采烈地看着严成锦:“老高,本宫也想给詹事府的新讲官,弄个欢迎仪式。” “殿下休要胡闹,臣这是正事。” “还想忽悠本宫,吴讲官都要被你逼走了。” 正在这时,小太监慌乱地走进来:“殿下,奴婢刚打探到的消息,吴大人身体有恙,要致仕了。” 严成锦目光微动,这是最正确的选择。 两年前的案子虽然难查,但等焦芳回来,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吴舜主动致仕,倒是能阻止锦衣卫,继续查下去。 事实上,就算他不弹劾,吴舜明年也会因贿赂,而被弘治皇帝流放。 从某种程度上,他救了吴舜一命。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本宫下定决心了,也要在詹事府弄欢迎仪式!” 严成锦不管他,朱厚照决定的事,他爹都管不了,更遑论是他。 回到都察院值房时,衙役已撤去吴舜的书案。 郑乾回来禀报说,陛下同意了。 弘治皇帝拟定疏奏前,问牟斌:“吴舜当真贿赂了焦芳?” 牟斌支支吾吾地道:“恐怕是,在臣的威逼下,吴府的账房偷偷说,见过这枚大珍珠。” 严成锦又弹中了。 弘治皇帝变得惆怅起来,不知该高兴还是忧愁。 吴舜贿赂焦芳才得到上等,就说明他能力不足任吏部侍郎,朝中究竟还有多少这样官员? “罢了,让他致仕吧。” 通政司还发出邸报。 一时间,京城百官无人不知,严成锦又弹劾了一位三品大员。 张府, 张升看完邸报,露出愤然之色,丢在一旁。 我儿去了南方山林,若是染上疟疾,老夫定要弹劾严成锦。 薛氏在旁哭哭啼啼:“你身为礼部尚书,也不知道劝阻陛下,锡儿若回不来,我便收拾包袱回娘家!” “你敢!” 张升叱喝一声,急眼了,礼部尚书夫人跑了,这传出去,定会被朝中碎嘴的老家伙调侃。 七老八十,实在丢不起这人, 他与薛氏感情深厚,也不想就此分开。 自从张元锡去了南方,府邸上整天哭哭啼啼,他也有些烦躁。 张升缓了缓脸色,伸手抱住:“快一个月了,应该传回消息了,我再进宫问问。” 每日下了值,还要折返一趟。 此时,在棋盘街上,一匹枣红色的快马飞驰,惊得两旁的路人纷纷避让。 探子一路疾驶到午门,将消息分为三份,递给禁卫。 “这是兵部急报。” “这是都察院急报。” “这是锦衣卫急报。” 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自然不可能将三封急报分开。 都察院的急报,是胡大龙传回。 严成锦收到急报时略微忐忑,不知能不能治愈疟疾。 如果不能,就说明找古籍错了,要重新再找。 胡大龙和张元锡等人,要死在南方的密林中。 郑乾将急报打开,清了清嗓子问:“大人,那下官念了?” “念吧。” “学生胡大龙,幸不辱命,士卒服用青丸后,四肢灼热退散……” 疟疾在后世才能攻克,几百年间,不知害了多少人的性命。 而现在,竟早五百年就攻克了。 西方的疟疾比东方还严重,这要是传到西方,能赚多少银子? 更重要的是,解决陛下心头大患,没准能转正。 严成锦拿着急报,大步前往奉天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