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舜接了圣旨后,半天缓不过神。 去都察院的人,只要官比严成锦大,都倒霉。 就像他的前任吴宽,也姓吴,也是从吏部侍郎调到都察院,如今身败狼藉,致仕在家。 “老爷,咱们贿赂了焦芳,你再去那都察院,万一让严成锦查出来……” 管家常替他出谋划策,吴舜才能升迁那么快。 吴舜将拇指上的扳指脱下来,心事重重:“你说得不错,但陛下下了圣旨,本官唯有致仕,才能抗旨。” 能抗旨的方法有两条,丁忧和致仕。 丁忧就不必说了,父母还健在。 致仕,他舍不得,好不容易才到了朝廷正三品的官衔。 想升官人之常情,谁还没送过一点东西? 想到这里,吴宽对着管家道:“焦芳已经被流放到海外,都察院缺一个都御史,三日后,我就去上任。” 正在这时,都察院的值房。 姜文面露难色地问:“严大人,吴大人刚上任,您就让我们三人弹劾他,会不会不太好?” “这是都察院的欢迎仪式。”严成锦面色如常。 许天锡和张霁雨面色古怪,祝贺升迁仪式,通常是摆上一桌酒席,恭贺主人家升官。 哪有弹劾庆祝的? 严成锦是认真的。 除了他以外,入院的每个官员都需要清廉如水,经得住弹劾,才是好御史。 据他所知,吴舜能屡次在三年大计和六年大审中,获得上等评定。 是因为贿赂了焦芳。 这样的人,自然不能让他入都察院,败坏辛苦建立起来的风气。 严成锦将一堆宗卷带回家中。 清晨, 严成锦来到值房, 吴舜正指挥着书吏,摆置书案,见了他来,堆着笑意:“严大人,从今日起,你我二人就是同僚了。” 你应该是本官最短的同僚。 严成锦微微躬身作揖:“都察院新规矩,入新院的官员,需接受全院同僚弹劾一次,以示欢迎,若陛下宣,还望吴大人不要意外。” 咚~ 吴舜惊吓得没坐稳,人连同椅子,一起栽倒在地上。 官帽轱辘滚到严成锦脚下。 他气急败坏地道:“谁定的规矩?!欢迎人,岂能用这种方式欢迎?” “这里是都察院,自然要用都察院的规矩。”严成锦认真地道:“为表示对吴大人的热情,本官也写了一封。” 吴舜刚爬起来,又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百官们把严成锦写得弹章,叫阎王请帖。 不是看脑袋,就是流放,没一个好下场,真是命苦啊,本以为来都察院,能争一争二品大员。 想不到刚来都察院,就被整个院子弹劾了。 严成锦见吴舜捶胸跌足,大口喘着粗气,好像要揍人,他虽然日夜健身,学习防身术和摔跤术。 但怕吴舜精通六艺,身手比他强,就从值房退了出来。 “大人,这砚台放哪儿?” “放你个头!给本官滚出去,本官想一个人静一静。” …… 奉天殿, 弘治皇帝接连翻开两封弹章,都是弹劾吴舜,便觉得有些奇怪 “朕昨日才将吴舜调至都察院,为何今日如此多御史弹章?” 萧敬开口道:“回禀陛下,这是严成锦立下的欢迎仪式,日后入都察院的官员,皆要遭全体御史弹劾一遍。” 弘治皇帝面色垮塌,僵硬得像面具。 刘健气急败坏道:“这不是欺负同僚,陛下,此风不可长啊,原本就无人愿意去都察院,严成锦这么一闹,就更没人愿意去了,日后,叫臣等如何举荐?” 谁说不是呢。 为何都察院的官员频频致仕,还不是因为严成锦? 李东阳等人为难了,举荐人去都察院,发而得罪人了。 “刘公所言甚是,若助长此风,必会令人人推诿,不愿意去都察院。” 弘治皇帝也觉得生气:“召严成锦来!” 上官和和气气地对待同僚和下官,才能彰显管制之能。 严成锦还是太年轻了,不懂为官之道,这样对待同僚,岂不让都察院分化? 弘治皇帝决定教教他,如何管理。 很快,严成锦来到大殿中:“臣严成锦见过陛下,陛下万福长安。” 弘治皇帝原本皱着的眉头,稍微缓和几分,变得慈眉善目起来。 说此子比厚照也大不了多少,在他眼中还是孩子。 “朕听说,你弄了个欢迎仪式,全体御史弹劾吴舜?” “回禀陛下,已经礼毕,陛下应该看到弹章了。”严成锦微微躬身。 “胡闹。” “弹章是纠察百官的公物,岂能用于这等儿戏?” 李东阳和谢迁两人相继痛斥。 身为内给大臣,有义务替严成锦纠正,尽管,他们都不太喜欢这小子。 严成锦本不想弹劾吴舜,但他接连弹劾焦芳和吴宽等人。 令朝廷的任命发生了变化。 吴舜本无机会坐上侍郎之位,可吏部出现了空缺,让他得以升迁。 归根结底,有他的关系。 严成锦思索片刻,从袖口中掏出一封疏奏,道:“并非胡闹,臣在欢迎的过程中,找到了吴大人的罪证。 锦衣卫可顺着线索,继续查。” 弘治皇帝微微低头,发现压在最下面一本弹章。 正是严成锦呈上来的,面色变得严肃了几分。 李东阳看向严成锦:“你与吴舜从无接触,怎调查得这么清楚?” 萧敬和牟斌同时看过来,这个问题,他们也想知道。 严成锦说一个人身上有屎,八成是真的。 “下官运气好。”严成锦含糊道。 弘治皇帝看完弹章,焦芳担任吏部右侍郎时,吴舜给他送过一枚黑色的大珍珠。 但焦芳去了满加剌国,无人可对证。 “彻查三品官员,不能草率,可有证据?”弘治皇帝问道。 严成锦想了想,道:“只有将焦芳召回京城。” 物证当然有,焦芳抄家时,曾抄出来一颗硕大的黑珍珠,丢在府上的鱼塘里。 但并不能证明,那是吴舜用来贿赂焦芳的。 弘治皇帝微微蹙眉:“朕召焦芳回来,需一年之久,还有其他证据吗?” 严成锦道:“吴舜之前的年间大计,皆由焦芳评定,且全为上等评定,焦府的账房,也在京城。” 弘治皇帝倒是没注意过,命萧敬将吏部的宗卷取来。 果然,评定的查核人全是焦芳。 吴府, 吴舜哪里还有心思上朝,坐在府中等弘治皇帝的消息,全员弹劾,实在太可恶了。 “老爷,直接致仕吧!”管家担忧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