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收复鞑靼疆域,却面临治理的问题。 达延汗虽被击溃,但草原上,诸侯统领部落,有许多小部落,并不臣服达延汗。 大明置之不理,瓦剌一定会趁机一统草原,成为更庞大的势力。 弘治皇帝轻视北方的土地,毕竟不能耕种,但却害怕落入瓦剌手中,成为大明的威胁。 “卿等以为,鞑靼的疆域,该如何处置?” 韩文道:“分封诸侯,令他们向大明称臣,代为管理北方疆域。” “如此一来,又将疆域送回虏人手中。”刘健颇为担忧。 严成锦想将鞑靼变成土司自治,选出一个集权领主,与诸公想分裂鞑靼领主的想法相反,未必会被同意。 谢迁道:“国君被杀,扰乱伦常,鞑靼人必不会臣服。” 达延汗被汉人斩首,残部视汉人为仇敌。 鞑靼人也知道,汉人拿北方的土地无可奈何,迟早会退回去。 严成锦想了许久后,才开口:“臣以为,当像南方的土司自治,作为大明的第十六个布政使司,由鞑靼百姓,推选强大且忠顺大明的领主,为布政使。 在鞑靼和瓦剌的边境,设立乌兰乌德卫,和林卫等卫所。 并派使辰出使瓦剌,宣告大明领土完整。” 警告瓦剌,若还敢出兵侵扰,视同侵犯大明。 大殿中,慢慢沉寂下来。 有思恩府的先例,百官能领会严成锦的想法,却疑惑要这块土地何用? 刘健道:“要这块疆域做什么?” 严成锦想说可以养奶牛,但大明,对牛奶并不重视。 他想了想道:“黑白神牛在良乡,已繁衍至一百零五头,臣以为,可让鞑靼百姓牧牛马。 大明战马不如鞑靼,是马匹不能在草原奔跑的缘故。” 农业大国离不开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和纺织业。 大明的农业和纺织业尚可,畜牧业却几乎为零,蚕丝代替了棉袄,并无多少人需求羊毛。 弘治皇帝漫不经心道:“朕有陕西草场和蓟州草场,何须鞑靼。” 百官颔首点头,对畜牧业并不感冒。 严成锦道:“牛奶为补物,赐于三边士卒,可令士卒体魄健硕,军队更强大。” 诸公面色一动,目光落在严成锦身上。 弘治皇帝眸中放光,牛奶还有如此效用。 从大殿出来,严成锦准备去东宫一趟,却发现身旁跟着一个人,赫然是李东阳。 李东阳面色微怒,将他拉到无人的角落。 这几日上朝,严成锦发现他有些不对:“李公有事要求下官?” “清娥嫁去你府上一年有余,为何还没有动静!你该不会到现在,也没碰过清娥吧?” 李东阳觉得,以此子谨慎小心的性子,极难获得他信任。 “一会儿下值,本官就命汪机去府上诊断一番。” 李东阳却目光不善,扫了一眼他下身:“若不是如此,你该不会害了殿下的病吧?” “下官的身体,很健康。” 并不是孕气太差,而是严成锦有不得已的苦衷,不能告诉李东阳。 下值了,严成锦特意让何能绕路到惠民药局,今日,惠民药局排有许多人。 何能走进惠民药局中,带着汪机走出来。 惠民药局的大夫喊道:“今日汪大夫号满,明日再来。” “汪大夫向来不媚官绅,不知谁家大人,如此大权势。” 见汪机背着药箱出来,士绅和百姓面上幽怨。 张敷华站在人群中,微微蹙着眉头,顺着众人目光,不难猜出,这个背着药箱的人是汪机。 “汪大夫留步,本官特意从江南来寻你治病。” 汪机微微躬身,道:“观大人面色,就知病入膏肓,不过也不急于今日,明日,汪某到府上替大人诊断。” 此人面色与常人不同,非一日能治愈,不急于一时。 见汪机背着药箱,匆匆忙忙地走了,张敷华不悦地吩咐:“去看看,汪神医去谁家的府邸。” 管家听闻,连忙快步跟了上去。 终于来到京城西区的一处宅邸,却在小巷中,被锦衣卫截住了。 叶准面色严肃:“为何跟踪至此?” “见过大人,小人是张敷华大人的护卫,奉命来寻汪神医的踪迹。”见突然窜出几十个锦衣卫,管家吓得不轻。 不愧是京城! 叶准眉头一挑:“下锦衣卫大牢,求证张大人后,再放你离去。” 他愈发得到严成锦的认可,可不能毁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 此时,严府中。 汪机替严成锦把脉,又替李清娥把脉,才幽幽道:“严大人和李小姐的身体,已经调整至最佳,可以备身孕了。” 李清娥面色通红,用帕子遮住半张脸。 不愧是少爷,何能暗暗记了下来。 汪机又嘱咐道:“此期间,严大人不宜饮酒,不宜晚寐,以免伤身。” 严成锦颔首点头,李清娥身体有些柔弱,入府后便开始晨练。 不同年龄生育,不同的身体状况生育,是否会对新生儿的智力有影响,他并不知道。 只是,李清娥体弱,他不想分娩时有丝毫风险。 如今,听汪机一席话,安心了一点点,到了今夜,就可以备孕了。 张府,入夜了。 忙着整理行礼和清扫院落,坐下来时,张敷华才发现不见管家回来,猜测遭遇不测,很快有锦衣卫登门拜访。 这才知道,管家被抓入锦衣卫大牢。 半个时辰后,管家才一脸后怕的走回来。 “是何人的府邸,竟还有锦衣卫戍守?” “小人也不知道,那府邸没有门匾,破旧如同废庙,可却有十几个锦衣卫。” 张敷华呷了一口茶,应当就是严成锦的府邸。 因变制得罪太多官员,频频遭遇刺杀。 听闻严成锦向陛下求了锦衣卫,戍守府邸。 大清早,左右掖门。 兵部的前方,多了一个挺拔的官员。 四周官员见了他,热情上前问候。 张敷华含笑点头,片刻后,依巡钟声上朝。 内阁奏报后,接着便是六部。 张敷华开口道:“臣入京畿后,见诸多皇庄荒芜,千里沃土闲置,有伤朝廷税入。” 严成锦收到过疏奏。 种皇庄不得银子,只服徭役,朝廷下令种经济作物免税后,细户和力役种自家的土地去了,亦或是经商。 这就是政令相冲突的地方。 朱元璋抑商重农,有一定道理。 做买卖能赚银子,谁还做打工人,自然没有人愿耕种皇庄。 这实则是政令,带来的社会改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